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50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它是由小型X线发生器[1]、X线影像增强摄像装置和电视显示器[5]构成,其特征是X线影像增强摄像装置是由组件式X线影像增强器[2]、光学耦合透镜[3]和CCD摄像机[4]组成,组件式X线影像增强器[2]的输出像面和CCD摄像机[4]的入射端面分别位于光学耦合透镜[3]的物像共轭位置上。(*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诊断检测仪器,特别是一种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目前,用于医疗诊断的X线电视诊断仪都是固定式或移动式产品,如南京第一医疗器械厂生产的NXS100Y型遥控透视X线机,它主要由X线发生器、X线影像增强管、硅靶管摄像机及电视显示器组成。X线发生器发出的X线,透过被测物后形成的X线影像,经X线影像增强管转化并增强为具有足够亮度的可见光影像,这个可见光影像经过摄像机转化为电视信号,在电视显示器上显示,该类诊断仪由于其结构的限制,只能适用于比较固定的场合而不可移动。目前还有一种便携式的低剂量X线诊断仪,它们均为直视式,如中国专利CN8922188.0公开的手提式X线诊断仪,它主要是由双近贴式X线影像增强器和X线放射源组成,由人眼直接观察双近贴式X线影像增强器的输出萤光屏进行工作,其不足之处在于(1)由于是直视工作方式,所以操作者易于疲劳,且还要受到不可能被完全吸收的X线的辐射;(2)直视式仪器不能进行多人观察,也不可能通过录像机、图像处理器等设备进行透视影像的存贮和处理;(3)该仪器中采用了微通道板双贴近式X线影像增强器,其微通道板生产工艺复杂,尤其是大面积的微通道板,成品率低,所以这类仪器的视场受限制,透视面积都较小,多为φ50mm左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的,以电视方式观察且成本较低的低剂量X线诊断仪。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它是由小型X线发生器、X线影像增强摄像装置和电视显示器构成,其特征是X线影像增强摄像装置是由组件式X线影像增强器,光学耦合透镜和CCD摄像机组成,组件式X线影像增强器的输出像面和CCD摄像机的入射像面分别位于光学耦合透镜的物像共轭位置上。本技术的关键在于采用了体积小、重量轻且转化和增强效果好的组件式X线影像增强器,同时摄像机采用CCD摄像机,大大地减轻了整个仪器的体积和重量,对于组件式X线影像增强器,既可选用由X线传感屏、光学耦合透镜以及无微通道板的级联像增强管构成,也可在该组件中采用微通道板像增强器,后者要相对前者价格贵些,但体积比前者更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X线发生器发出的X线透过被测物形成X线影像后,通过组件式X线影像增强器转化增强为具有足够亮度的可见光影像,这个增强的可见光影像再经光学耦合至CCD摄像机的像面上,由摄像机输出标准的电视信号传送给电视显示器显示,观察者可在电视屏幕前进行观察诊断,而不受X线辐射,而且可以有多人同时进行观察。本技术与现有仪器相比其有益的效果是吸取了现有固定式诊断仪和便携式诊断仪的优点,克服了其不足,实现了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的目的,总重量轻(约为12kg),明室观察,操作方便,操作人员不受X线辐射,并且可通过录像机和图像处理器等设备进行透视影像的存贮与处理。具有灵敏度高,整机结构简单,透视X线剂量低等特点;另外与现有便携式X线诊断仪相比,视场较大,可方便地设计出φ150mm以上直径的产品,而且该诊断仪易于生产,如采用无微通道板级联的像增强管的X线影像增强器,还能使成本价格大幅度降低,可方便地携带于任何现场对患者进行X线电视诊断。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所述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所述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下面以6英寸的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为例,以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是由小型X线发生器1、组件式X线影像增强器2、光学耦合透镜3、CCD摄像机4和电视显示器5组成,小型X线发生器1为XDZ-1/85型,组件式X线影像增强器2选用南京理工大学生产的组件式X线增强器,即是由X线传感屏6、光学耦合透镜7和二级一代像增强器8级联而成的φ150mm的像增强器,光学耦合透镜3的焦距为18mm,孔径比为11.42,CCD摄像机4可选用MTV-1881CB型,电视显示器5选用PIH-09型电视监视器,在制作时,应保证X线发生器1、X线影像增强器2、光学耦合透镜3、CCD摄机4的中心位于同一光轴上,X线影像增强器2的输出端面与光学耦合透镜3以及CCD摄像机4的像面应满足透镜成像的物像关系,CCD摄像机4的输出端接电视显示器5的视频输入端。参见图2,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的组成与上述相同,所不同的是X线影像增强器是由光纤锥9和带微通道板的二代像增强器10组成,在光纤锥9的输入端面附着有一层对X光敏感的闪烁体11;如涂有一层1mm厚的X光萤光粉。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它是由小型X线发生器、X线影像增强摄像装置和电视显示器构成,其特征是X线影像增强摄像装置是由组件式X线影像增强器、光学耦合透镜和CCD摄像机组成,组件式X线影像增强器的输出像面和CCD摄像机的入射端面分别位于光学耦合透镜的物像共轭位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其特征是组件式X线影像增强器〔2〕由X线传感屏〔6〕、光学耦合透镜〔7〕和无微通道板的小视场一代像增强器〔8〕级联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其特征是组件式X线影像增强器〔2〕由光纤维〔9〕和带微通道板的二代像增强器〔10〕组成,光纤维〔9〕的输入端面上附着有一层对X光敏感的闪烁体〔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仪,它是由X线发生器,X线影像增强摄像装置和电视显示器构成,其特征是X线影像增强摄像装置由组件式X线影像增强器、光学透镜和CCD摄像机组成。本技术吸取了现有固定式和便携直视式X线诊断仪优点,实现了便携式X线电视诊断目的,仪器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明室观察,总重量低于12kg,操作人员不受X线辐射,并可对透视影像存贮与处理,可方便地携带于任何现场进行X线电视诊断。文档编号A61B6/00GK2200410SQ9424253公开日1995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12日专利技术者张保民, 刘世才, 徐宗和, 陈德炎, 周建勋, 张懋辉 申请人:南京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民刘世才徐宗和陈德炎周建勋张懋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