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舱体进料口实时称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945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舱体进料口实时称重系统,包括车箱、实时称重料斗、称重传感器和远程控制系统,车箱上自带有进料口,车箱内设置实时称重料斗;所述实时称重料斗为管道结构,实时称重料斗包括水平段和倾斜段,所述水平段另一端向下弯折构成倾斜段,倾斜段上平面向下倾斜以逐渐缩小倾斜段截面;车箱内设置有撑杆,撑杆一端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实时称重料斗的倾斜段下平面紧抵在称重传感器上;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包括称重信号处理器、称重显示器、称重打印机和上位机,称重信号处理器与称重传感器之间通过电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车箱进料时进行称重,把称重解决在起始端,可得到准确的装载物料的重量,同时也避免了大规模改造车辆。辆。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舱体进料口实时称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实时称重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舱体进料口实时称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罐式工程机械、箱式农用机械领域,罐体填充物称重方式主要是装满后上地磅、在汽车底盘和上装之间安装称重传感器或是在车桥悬架上安装称重传感器这几类称重方式,可适用于上装罐体、箱体整体落在汽车底盘上,没有其他的辅助支撑的情况。
[0003]如果要在运输车辆上安装称重传感器,就需要进行车辆改装,也需要舱、车分离,甚至需要修改局部结构,不但费时并且增加额外的材料和人力成本。
[0004]而随着市场客户需求的变化,小型化、轻量化的要求,罐体和箱体呈现出不规则结构,如上大下小的结构,这就要求罐体或箱体在安装过程中除了底部和车架连接外、侧面和顶部也需要连接固定,进而增加额外的辅助支撑,如若再采用上述的称重传感器安装方式,就会出现称重数值不准确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称重传感器的安装方式造成车辆改装程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舱体进料口实时称重系统,设计在箱体进料口处进行称重,把称重解决在起始端,可避免对车辆的大范围改造。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舱体进料口实时称重系统,包括车箱、实时称重料斗、称重传感器和远程控制系统,所述车箱上自带有进料口,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车箱内,车箱内设置所述实时称重料斗,实时称重料斗与进料口对应连通;
[0008]所述实时称重料斗为金属薄板钣金成型的管道结构,实时称重料斗包括水平段和倾斜段,所述水平段一端设置有用于封闭进料口的盖板,可用于进料口的打开或关闭,水平段另一端向下弯折构成所述倾斜段,倾斜段上平面向下倾斜以逐渐缩小倾斜段截面,进而使得倾斜段出口逐渐变小;
[0009]所述车箱内设置有撑杆,所述撑杆一端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实时称重料斗的倾斜段下平面紧抵在称重传感器上;
[0010]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布设在车辆驾驶室内,便于驾驶员的操作观察,远程控制系统包括称重信号处理器、称重显示器、称重打印机和上位机,所述称重信号处理器与称重传感器之间通过电缆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车箱为标准矩形箱体或非标不规则箱体的一种,进而本称重系统可安装在不同的车箱环境中,车箱顶部设置有检修口,车箱侧壁布设所述进料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实时称重料斗水平段一端的四周侧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车箱内壁螺栓连接,便于实时称重料斗的便捷安装;所述盖板为法兰板,盖板螺栓连接在
车箱外壁,盖板与进料口对应,便于盖板的启闭。
[0013]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段上平面和下平面之间不平行,倾斜段构成了称重传感器的称重区间,倾斜段下平面为称重面,物料冲击称重面进而给称重传感器压力信号;所述撑杆螺栓连接在车箱内壁,便于撑杆的拆装。
[0014]进一步地,所述称重信号处理器为PLC、计算机或工控机的一种,称重信号处理器与称重显示器、称重打印机和上位机之间分别通过电缆连接。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在车箱进料的同时增加称重系统,把称重解决在起始端,不仅提高了称重值的准确性,而且不管是新生产的产品还是针对已经生产出来后期改制的产品,可操作性,维修性和经济性均有显著提高,能让客户更加方便的改装,减少上装拆装甚至结构整改的繁琐工序,改造难度低、投资少且更容易实现,易于推广。
[0017]本技术在车箱的进料口加装实时称重料斗,实时称重料斗对物料进行聚拢;车箱内安装撑杆来支撑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配合实时称重料斗可测出单位长度上的载荷值信号,远程控制系统安装在驾驶室内。物料通过称重区间时使称重面受力,称重传感器监测到的压力信号传递给称重信号处理器,称重信号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即可得到物料的瞬时重量,再对连续的重量值进行累积运算,即可得到物料的累积重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舱体进料口实时称重系统的标准矩形车箱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种舱体进料口实时称重系统的非标不规则车箱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一种舱体进料口实时称重系统的实时称重料斗主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一种舱体进料口实时称重系统的实时称重料斗侧视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一种舱体进料口实时称重系统的原理图。
[0023]附图中标号为:1车箱,2实时称重料斗,21水平段,22倾斜段,3称重传感器,4远程控制系统,41称重信号处理器,42称重显示器,43称重打印机,44上位机,5检修口,6安装板,7盖板,8撑杆,9称重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0025]如图1~图5所示,一种舱体进料口实时称重系统,包括车箱1、实时称重料斗2、称重传感器3和远程控制系统4。车箱1即为运输车辆上盛装物料的舱室,车箱1可以为标准矩形箱体或非标不规则箱体的任意一种,车箱1顶部设置有检修口5。
[0026]车箱1上自带有进料口,即在车箱1侧壁布设进料口,车箱1通过进料口向内装载物料。
[0027]为了对通过进料口的物料进行实时称重,在车箱1内设置实时称重料斗2,实时称重料斗2为管道结构,实时称重料斗2采用金属薄板钣金成型。实时称重料斗2与进料口对应连通,进而物料先通过进料口,再通过实时称重料斗2后落在车箱1内。
[0028]实时称重料斗2包括水平段21和倾斜段22,水平段21的一端与进料口对接。实时称重料斗2在安装时,实时称重料斗2水平段21一端的四周侧均设置有安装板6,安装板6与车
箱1内壁螺栓连接,进而可将实时称重料斗2牢固安装在车箱1内。
[0029]水平段21一端设置有用于封闭进料口的盖板7,盖板7置于车箱1外,盖板7与进料口对应。盖板7为法兰板,盖板7螺栓连接在车箱1外壁,盖板7安装后进料口为封闭状态,盖板7拆下后进料口为敞开状态,此时可向车箱1内装载物料。
[0030]实时称重料斗2水平段21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弯折构成倾斜段22,倾斜段22上平面向下倾斜以逐渐缩小倾斜段22截面,即倾斜段22上平面和下平面之间不平行,也就是倾斜段22的上平面和下平面之间存在一定夹角,使得倾斜段22的截面不断缩小,倾斜段22进口至出口横截面积不断变小。
[0031]称重传感器3采用高精度称重传感器3,为了实现称重传感器3的安装,在车箱1内设置有撑杆8,撑杆8螺栓连接在车箱1内壁,撑杆8一端连接称重传感器3。
[0032]实时称重料斗2的倾斜段22下平面紧抵在称重传感器3上,具体的,倾斜段22构成了称重传感器3的称重区间,倾斜段22下平面为称重面9。
[0033]远程控制系统4布设在车辆驾驶室内,可便于驾驶员的操作观察,远程控制系统4和称重传感器3均由车辆自带的整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舱体进料口实时称重系统,包括车箱(1)、实时称重料斗(2)、称重传感器(3)和远程控制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1)上自带有进料口,车箱(1)内设置所述实时称重料斗(2),实时称重料斗(2)与进料口对应连通;所述实时称重料斗(2)为金属薄板钣金成型的管道结构,实时称重料斗(2)包括水平段(21)和倾斜段(22),所述水平段(21)一端设置有用于封闭进料口的盖板(7),水平段(21)另一端向下弯折构成所述倾斜段(22),倾斜段(22)上平面向下倾斜以逐渐缩小倾斜段(22)截面;所述车箱(1)内设置有撑杆(8),所述撑杆(8)一端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3),实时称重料斗(2)的倾斜段(22)下平面紧抵在称重传感器(3)上;所述远程控制系统(4)布设在车辆驾驶室内,远程控制系统(4)包括称重信号处理器(41)、称重显示器(42)、称重打印机(43)和上位机(44),所述称重信号处理器(41)与称重传感器(3)之间通过电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东宋朋飞黄云鹏王宗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森鹏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