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型远红外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199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型远红外加热器,属于红外加热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远红外加热器,包括家用取暖器其电热远红外发热部件结构可为圆柱状全封闭式和半封闭式,在电热丝上涂上耐高温粘结剂,在箱底底片安装有落地安全开关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加热器,包括家用远红外加热器具有高效、节能、省电、高可靠、长寿命优点。(*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型远红外加热器,属于红外加热
众所周知,现有的灯型远红外加热器,尤其是家用取暖器结构简单,发热体内芯上缠绕的电热丝无粘结剂固定,在使用过程中极易与作为红外发射材料的微晶玻璃相接触,造成局部过热,生成低熔点共熔物而击穿损坏;同时由于未采用双槽螺旋式,所以最高温度不在前端部位,而是中间部位。另外,作为远红外发射材料是由化工原料组成、成本昂贵;反射罩采用不锈钢制作,成本高反射率低。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而在结构和材料尤其是发热丝的缠绕方式和红外发射材料方面,作为实质性的改进;(1)采用双槽螺旋式高铝质发热体内芯,用GJ-90无机耐高温粘结剂作为电热丝的固定胶接材料,外面再罩以园柱状的远红外发热部件构成全封闭式;或(2)园柱状高铝质陶瓷内芯,表面缠绕单股电热丝并涂抹上GJ-90耐高温电绝缘涂层和远红外涂层,除园柱状外也可制成椭园状、球状、半球状等;(3)本技术采用H-1多晶矿化黑陶瓷作为远红外材料以替代现有的石英玻璃、微晶玻璃以及搪瓷远红外材料;(4)采用经光亮阳极氧化工艺的铝质材料作为反射罩材料;(5)结构中增加了落地安全开关等,从而克服现有远红外加热器中的缺点,达到高效、节能、安全以及长寿命的目的。这一切均是本技术的目的所在。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创新点。以家用取暖器为例,附图说明图1是关键部位的结构示意图。10是硅酸铝纤维,11为网罩,12为电热远红外发热部件,13为反射罩,14为落地安全开关,15碗形瓷珠,16球面园柱头螺钉,17硅酸铝纤维垫圈。本技术特征之一,电热远红外发热部件有二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园柱状全封闭式(如图2所示),其中,21为双槽螺旋式高铝质发热体内芯,其上缠绕电热丝22,外面再罩以园柱状的罩子23,园柱状罩子是由H-1远红外发射材料制成,在电热丝22上面涂以由GJ-90无机耐高温电绝缘胶和一般高铝矾土熟料调制成的粘结剂,以固定电热丝不致与园柱形罩子22接触,24为固定连接头,使整个电热远红外发热部件与反射罩13连成一整体。另一种结构形式为半封闭式(如图3所示)。其中,31为高铝质发热体内芯,电热丝缠绕在32位置,然后在电热丝外面先涂上由GJ-90无机耐高温胶和一级高铝矾土熟料调制成的涂抹料33,最后再涂上远红外发射材料34。涂敷33的目的一是固定电热丝,二是不使电热丝直接与红外发射材料34起反应,35为固定连接头,使整个远红外发热部件与反射罩13连成一整体。二种发热体可为园柱状,椭园状、球状、半球状。作为电热丝可以是镍铬或铁铬铝丝。GJ-90粘结剂,其常温体积电阻为1012-1013欧姆-厘米,700℃时的绝缘电阻≥109Ω,且不与镍铬铁铬铝等电热丝在1300℃下发生化学反应,这种胶粘剂的具体组份(wt%)Al2O315-20,P2O510-12,SO310-12,余量为H2O(中国专利申请号90102914.9),高铝质耐火粉(wt%);Al2O370-80,SiO21-16,Fe2O54-1,CaO0.1-0.2,TiO21.3-4.0。此外,二种结构形式的远红外发射材料均为H-1型远红外发射材料,它是由铬铁矿、钛铁矿、锆英砂等矿物原料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或由90%(重量)这三种矿物原料中二种或二种以上再辅以10%(重量)化工原料组成,这类新的远红外发射材料在400℃时的法向全辐射率介于0.87-0.91之间,最高使用温度可高达1400℃,所用的化工原料系SiC、MnO、CoO、NiO中一种或几种。本技术提供的红外发射材料的化学组成如表1所示。表1组份 Cr2O3 Fe2O3 MnO TiO2 Al2O3 MgO SiO2 CoO NiOwt% 20-40 10-15 1-5 15-20 5-15 1-20 5-10 0-5 0-5本技术特征之二是在箱体底部按装有落地安全开关部件14,一旦箱体被人撞倒或其它意外翻倒,可以自动切断电源,保证安全以防意外事故发生。本技术特征之三是反射罩不是用不锈钢板材拉伸成型后制成的。不锈钢不仅成本高,在使用过程中会严重氧化且在红外波段反射率并不高。本技术采用工业纯铝(a00)经特殊工艺处理制成的。具体地说,是将1mm左右厚的工业纯铝(牌号为a00)经拉伸成型后先机械抛光、电化学抛光再光亮阳极氧化、封闭而制成的。本技术提供的经光亮阳极氧化,封闭后的红外反射率优于不锈钢,在5μm-25μm波段的反射率高达0.90-0.95。电解抛光溶液组成为(wt%)磷酸 70.2铬酐 8.4硫酸 15水 6.4操作规范为槽液温度80℃, 槽端电压10-12V电流密度25A/分米2, 阴极材料铅工作时间5-7分钟, 工作状态振动阳极氧化工艺过程是电抛光制作件→阳极氧化(在10%浓度硫酸溶液20℃,10V条件下5分钟)→清洗(100℃蒸馏水中5分钟)→封闭→干燥总之,本技术无论在电热远红外发热部件结构发射材料组成、反射罩选材、电热丝缠绕和固定以及安全保护装置方面均不同于现市场上出售的远红外加热器,具有高效、节能、省电、高可靠、高寿命之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灯型远红外加热器,包括家用取暖器主要是由电热远红外发热部件12、反射罩13以及硅酸铝纤维垫圈17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1)电热远红外发热部件结构可为园柱状全封闭式,在双槽螺旋式高铝质发热体内芯21上缠绕电热丝22,外面再罩以由远红外发射材料制成的园柱状罩子23,在电热丝22上涂上粘结剂,然而通过固定连接头24,使整个电热远红外发热部件与反射罩13连成一整体,(2)电热远红外发热部件结构可为半封闭式,在高铝质发热体31上缠绕电热丝32,然后再涂上粘结剂33和远红外发射材料34,由固定连接头35,与反射罩13连成一整体。(3)反射罩31是由工业纯铝经机械抛光、电化学抛光再光亮阳极氧化、封闭制成的,(4)在箱体底部按装有落地安全开关部件。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器,其特征材料远红外发射材料的具体组成范围为(wt%)Cr2O3 20-40 Al2O3 5-15 CoO 0-5Fe2O3 10-15 MgO 1-20 NiO 0-5MnO 1-5 SiO2 5-10TiO2 15-20 SiC 1-10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J-90无机耐高温胶组份为Al2O315-20P2O510-12SO310-12余量为H2O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高铝矾土熟料组份为(wt%)Al2O370-80SiO21-16Fe2O34-1CaO0.1-0.2TiO21.3-4.0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型远红外加热器,其特征在于电介抛光溶液组成为(wt%)磷酸70.2铬酐8.4硫酸15.0水6.4操作规范为槽液温度80℃槽端电压10-12伏电流密度25A/分米阴极材料铅工作时间5-7分钟工作状态振动阳极氧化工艺过程是电抛光制作件→阳极氧化(在10%浓度硫酸溶液20℃,10V条件下5分钟)→清洗(100℃蒸馏水中5分钟)→封闭→干燥。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型远红外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型远红外加热器,包括家用取暖器主要是由电热远红外发热部件12、反射罩13以及硅酸铝钎维垫圈17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1)电热远红外发热部件结构可为园柱状全封闭式,在双槽螺旋式高铝质发热体内芯21上缠绕电热丝22,外面再罩以由远红 外发射材料制成的园柱状罩子23,在电热丝22上涂上粘结剂,然而通过固定连接头24,使整个电热远红外发热部件与反射罩13连成一整体,(2)电热远红外发热部件结构可为半封闭式,在高铝质发热体31上缠绕电热丝32,然后再涂上粘结剂33和远红外 发射材料34,由固定连接头35,与反射罩13连成一整体。(3)反射罩31是由工业纯铝经机械抛光、电化学抛光再光亮阳极氧化、封闭制成的,(4)在箱体底部按装有落地安全开关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仲寅陈文通夏继余王正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