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排汗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897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湿排汗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使用的喷丝板中的喷丝孔为不连续的类“十”字型结构,并利用熔体的孔口膨化效应,将聚酯熔体制得吸湿排汗聚酯纤维,得到的聚酯纤维不仅仅为异形截面纤维,还会形成一种条干不匀的结构,能够增加纤维之间的空隙,增加织物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利于排出湿气和汗水;聚酯纤维表面具有非周期性排布的节点,造成纤维的应力不匀,从而使形成卷曲,有利于织物的吸湿排汗。此外,得到的聚酯纤维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而且单纤维表面具有“L”形沟槽,能够与其他纤维的沟槽形成毛细管,利用毛细管原理,使得纤维能够快速的吸水、输水、扩散和挥发,能迅速吸收皮肤表面湿气和汗水,并排放到外层蒸发。发。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湿排汗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湿排汗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酯纤维作为合成纤维中的三大主力纤维之一,因其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其它非服装领域。聚酯纤维产品自问世以来,也曾以其悬垂性好、强度高而被下游用户当作主要纺织原料来织造各类纺织品。但后面人们发现,由于聚酯大分子链规整,不含有亲水基团,这会导致其吸湿透气性差,使做成的织物或服装穿着不舒适、透气性差,有闷热感。因此能够吸湿排汗的聚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0003]当前,吸湿排汗聚酯织物具有广泛的用途,主要用于运动服、休闲服、内衣、旅游服、外套及袜类产品等,甚至可用于土工布,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目前吸湿排汗聚酯主要是通过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两类方法实现。化学改性方法有亲水性基团接枝共聚和亲水性化合物涂层处理。物理改性方法有纤维截面异形化、原料共混纺丝、双组分复合共纺。
[0004]其中,吸湿排汗纤维主要是通过纤维截面异形化实现的,其吸湿排汗机理是基于纤维表面微细沟槽所产生的毛细现象使汗水经芯吸、扩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排汗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FDY工艺,将聚酯熔体经计量、挤出、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和卷绕制得吸湿排汗聚酯纤维,使用的喷丝板中的喷丝孔为类“十”字型结构,所述喷丝孔包括两个不连接的第一L形孔和第二L形孔,所述第一L形孔和第二L形孔均由两条直线孔连接形成,且各自的两条直线孔所呈的夹角a和b分别为80
°‑
90
°
,第一L形孔的一条直线孔和所述第二L形孔的一条直线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L形孔和所述第二L形孔的面积分别为S1、S2,所述S1:S2=1.3

1.5: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形孔的孔宽和所述第二L形孔的孔宽相同;所述第一L形孔和所述第二L形孔之间的最短间距为所述第一L形孔的孔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形孔的外边长和孔宽的比为7

9: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DY工艺的参数为:纺丝温度:285℃

290℃;冷却温度:20℃

25℃;网络压力:0.20MPa

0.25MPa;一辊速度:2000m/mi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作强黄喆崔太勋胡文龙张义成党丹旸陆佳颖顾琳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轩达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