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0893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质原料依次进行第一烧结和纯化,得到第一前驱体;将所述第一前驱体、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和水混合,将所得混合浆料进行干燥,得到第二前驱体;所述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中所含掺杂元素为氮、磷、硫和硼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碳质原料与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的质量比为1:0.05~0.55;将所述第二前驱体进行第二烧结,得到硬碳材料。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硬碳材料作为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具有较高的比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负极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高能量密度和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3C消费类、动力类和储能类电池领域。目前商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主要以石墨负极为主,但石墨负极的理论比容量较低,仅为372mAh/g。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比容量高的二次电池负极材料,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硬碳材料作为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
[000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将碳质原料依次进行第一烧结和纯化,得到第一前驱体;
[0007]将所述第一前驱体、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和水混合,将所得混合浆料进行干燥,得到第二前驱体;所述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中所含掺杂元素为氮、磷、硫和硼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碳质原料与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的质量比为1:0.05~0.55;
[0008]将所述第二前驱体进行第二烧结,得到硬碳材料。
[0009]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包括聚氧乙烯烷基胺、聚氧乙烯烷基酰胺、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磷酸酯、烷基磺酸酯、烷基硫酸酯、烷基硼酸酯和烷氧基硼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优选地,所述碳质原料包括天然生物质材料、树脂类材料和植物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烧结的温度为250~700℃;所述第一烧结的保温时间为2~5h。
[0012]优选地,所述纯化包括水洗、碱洗和酸洗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烧结与纯化之间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烧结后所得物料进行颗粒整形。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前驱体的粒度D50为3~15μm。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烧结的温度为800~1500℃;所述第二烧结的保温时间为2~10h。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硬碳材料,包括碳质材料和掺杂在所述碳质材料表面以及孔道中的掺杂元素,所述掺杂元素为氮、磷、硫和硼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硬碳材料中掺杂元素的含量为0.5~5.5wt%;所述硬碳材料的002面的层间距为0.35~0.42nm。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硬碳材料在二次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质原料依次进行第一烧结和纯化,得到第一前驱体;将所述第一前驱体、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和水混合,将所得混合浆料进行干燥,得到第二前驱体;所述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中所含掺杂元素为氮、磷、硫和硼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碳质原料与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的质量比为1:0.05~0.55;将所述第二前驱体进行第二烧结,得到硬碳材料。本专利技术采用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能够在碳质原料表面和孔道内进行浸润,进而能够有效进行掺杂,并且选用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相对于无机掺杂源,能够有效增大碳质材料的层间距,有利于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提高掺杂元素在碳质材料表面以及孔道的附着性和沉积量,将所述硬碳材料作为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实施例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硬碳材料通过元素掺杂,首次可逆容量大于400mAh/g,具有较高的比容量;此外,在锂离子电池测试体系中,首次库伦效率大于83%。同时本专利技术制备硬碳材料所使用的原料价格便宜,制备工序和设备成熟,适合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实施1制备的硬碳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曲线图;
[0021]图2为实施1制备的硬碳材料的放大500倍SEM图;
[0022]图3为实施1制备的硬碳材料的放大5000倍SEM图;
[0023]图4为实施1制备的硬碳材料的EDS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将碳质原料依次进行第一烧结和纯化,得到第一前驱体;
[0026]将所述第一前驱体、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和水混合,将所得混合浆料进行干燥,得到第二前驱体;所述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中所含掺杂元素为氮、磷、硫和硼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碳质原料与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的质量比为1:0.05~0.55;
[0027]将所述第二前驱体进行第二烧结,得到硬碳材料。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若无特殊说明,所用各制备原料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商品。
[0029]本专利技术将碳质原料依次进行第一烧结和纯化,得到第一前驱体。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碳质原料优选包括天然生物质材料、树脂类材料和植物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天然生物质材料优选为杏壳、核桃壳、稻壳、花生壳、玉米芯、开心果壳、椰壳、枣壳、李壳、木材、竹子、榛子和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树脂类材料优选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糠醛树脂和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植物提取物优选为淀粉、蔗糖、葡萄糖、纤维素、麦芽糖和天然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烧结的温度优选为250~700℃,更优选为500~650℃;所述
第一烧结的保温时间优选为2~5h,更优选为4~5h。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烧结优选在保护气氛中进行;提供所述保护气氛的保护气体优选为氮气、氦气、氖气和氩气中的一种,更优选为氮气。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纯化优选包括水洗、碱洗和酸洗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依次进行酸洗和水洗或依次进行碱洗和水洗。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酸洗采用的酸试剂优选包括氢氟酸、亚硫酸、磷酸、亚硝酸、硫酸、盐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盐酸;所述酸试剂的浓度优选为0.2~2mol/L,更优选为0.5~1.5mol/L,进一步优选为1mol/L。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碱洗采用的碱试剂优选包括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锂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碱试剂的浓度优选为0.5~5mol/L,更优选为1~2.5mol/L,进一步优选为2mol/L。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洗优选采用去离子水;所述水洗优选为洗涤至中性。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纯化具有除去碳质原料中钙、镁和磁性物质的作用。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烧结与纯化之间优选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烧结后所得物料进行颗粒整形。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颗粒整形优选包括依次进行粉碎和分级。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粉碎采用的设备优选为锤式破碎机、对辊破碎机和气流粉碎机中的一种或两种,更优选为气流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质原料依次进行第一烧结和纯化,得到第一前驱体;将所述第一前驱体、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和水混合,将所得混合浆料进行干燥,得到第二前驱体;所述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中所含掺杂元素为氮、磷、硫和硼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碳质原料与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的质量比为1:0.05~0.55;将所述第二前驱体进行第二烧结,得到硬碳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类掺杂源包括聚氧乙烯烷基胺、聚氧乙烯烷基酰胺、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磷酸酯、烷基磺酸酯、烷基硫酸酯、烷基硼酸酯和烷氧基硼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质原料包括天然生物质材料、树脂类材料和植物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烧结的温度为250~700℃;所述第一烧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桂明彭天权胡亮俞有康章镇陈厚富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立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