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组合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72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机组合模组,该电机组合模组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容置腔,壳体的上部设置有走线孔部,壳体的下部设置有输出孔;第一电机组件,设置在容置腔的下部,第一电机组件沿上下方向进行驱动;第二电机组件,和第一电机组件并排设置在容置腔的下部,第二电机组件具有:致动器部,和第一电机组件连接并被第一电机组件驱动,以使其旋转输出端可经由输出孔伸出到壳体之外,导向部,沿上下方向对致动器部进行导向;柔性导线部,设置在容置腔的上方,对经由走线孔进入容置腔的线缆进行导向。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组合模组,能够实现更加合理地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布局。更加合理地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布局。更加合理地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布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组合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装备
,具体涉及电机组合模组。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化装备已经被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例如,在半导体的生产中,使用了电机组合模组(例如Z+R结构)来进行半导体芯片拾取和贴装。
[0003]然而,现有技术当中的电机组合模组,例如Z+R结构的电机组合模组,存在由于内部空间布局不合理而导致电机组合模组体积过大不利于安装,以及线缆和气管走线繁杂且采用拉簧进行配重,影响Z轴出力的稳定性,不利于精密力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电机组合模组,能够实现更加合理地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布局。
[0005]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电机组合模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走线孔部,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有输出孔;第一电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下部,所述第一电机组件沿上下方向进行驱动;第二电机组件,和所述第一电机组件并排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下部,所述第二电机组件具有:致动器部,和所述第一电机组件连接并被所述第一电机组件驱动,以使其旋转输出端可经由所述输出孔伸出到所述壳体之外,导向部,沿上下方向对所述致动器部进行导向;柔性导线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上方,对经由所述走线孔进入所述容置腔、并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机组件以及所述第二电机组件的线缆进行导向。
[0006]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电机组合模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实现更加合理地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布局。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包括两根线性导向件,两根所述线性导向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致动器部的两侧。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和所述致动器部沿所述第一电机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机组件并排的方向设置。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检测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用于检测所述致动器部沿上下方向的位置。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部包括玻璃光栅尺,所述玻璃光栅尺铺设在所述容置腔内并沿上下方向延伸。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配重机构,所述配重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上部,并和所述致动器部连接。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重机构包括磁力弹簧,所述磁力弹簧和所述致动器部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导线部包括拖链,所述拖链的一端固定在朝向所述走
线孔一侧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上方,所述拖链的另一端和所述致动器部连接;所述柔性导线部还包括导线架,所述导线架和所述致动器部连接,所述拖链的另一端安装到所述导线架。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致动器部包括可接气源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设置有旋转接头;所述走线孔部包括第一走线孔,所述第一走线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走线孔安装有气动接头;所述线缆中包括气管,所述气管一端和所述气动接头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拖链,并通过所述旋转接头和所述第一电机连接。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走线孔部包括第二走线孔,所述第二走线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走线孔安装有驱动接头;所述线缆中包括电缆组,所述电缆组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所述电缆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接头,另一端穿过所述拖链;并且,所述电缆组穿过所述拖链后,所述第一电缆与所述第二电缆分开走线,所述第一电缆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组件,所述第二电缆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组件。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电机组合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电机组合模组的主视图。
[0018]图3为图1中C

C处的剖视图。
[0019]图4为图1中D

D处的剖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电机组合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电机组合模组的主视图。
[0022]图7为图5中C

C处的剖视图。
[0023]图8为图5中D

D处的剖视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壳体;101、容置腔;102、走线孔部;102a、第一走线孔;102b、第二走线孔;103、输出孔;104、气动接头;105、驱动接头;106、固定件;107、固定板;200、第一电机组件;300、第二电机组件;301、导向部;302、线性导向件;303、滑动板;310、致动器部;311、第一电机;312、旋转接头;320、检测部;321、玻璃光栅尺;330、配重机构;331、磁力弹簧;400、柔性导线部;401、拖链;402、导线架;500、线缆;501、气管;502、电缆组;502a、第一电缆;502b、第二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9]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一方面的电机组合模组,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内形成有容置腔101,壳体100的上部设置有走线孔部102,壳体100的下部设置有输出孔103。第一电机组件200,设置在容置腔101的下部,第一电机组件200沿上下方向进行驱动。第二电机组件300,和第一电机组件200并排设置在容置腔101的下部,第二电机组件300具有:致动器部310,和第一电机组件200连接并被第一电机组件200驱动,以使其旋转输出端可经由输出孔103伸出到壳体100之外,导向部301,沿上下方向对致动器部310进行导向。柔性导线部400,设置在容置腔101的上方,对经由走线孔进入容置腔101、并分别连接到第一电机组件200以及第二电机组件300的线缆500进行导向。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组合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走线孔部,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有输出孔;第一电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下部,所述第一电机组件沿上下方向进行驱动;第二电机组件,和所述第一电机组件并排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下部,所述第二电机组件具有:致动器部,和所述第一电机组件连接并被所述第一电机组件驱动,以使其旋转输出端可经由所述输出孔伸出到所述壳体之外,导向部,沿上下方向对所述致动器部进行导向;柔性导线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上方,对经由所述走线孔部进入所述容置腔、并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机组件以及所述第二电机组件的线缆进行导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组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两根线性导向件,两根所述线性导向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致动器部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组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和所述致动器部沿所述第一电机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机组件并排的方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组合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用于检测所述致动器部沿上下方向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组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包括玻璃光栅尺,所述玻璃光栅尺铺设在所述容置腔内并沿上下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组合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机构,所述配重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敏谢镐泽刘斯德万铜锤张晋陈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德瑞精工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