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掘进机刀箱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掘进机刀箱修复定位装置。掘进机刀箱修复定位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刀箱上的架体,架体具有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和第三定位面,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平行,第三定位面垂直于第一、二定位面;第一定位面在使用时与刀箱上的原第一支撑面平齐或平行,第二定位面在使用时与刀箱上的原第二支撑面平齐或平行,第三定位面在使用时与刀箱上的原第三支撑面平齐或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架体上的三个定位面分别对刀箱上的三个原支撑面进行定位,无需频繁测量砂轮的打磨面,只需打磨面与定位面平齐即可停止打磨,简化了修复过程,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使得毫无经验的工人也能对刀箱进行修复,同时保证修复精度。同时保证修复精度。同时保证修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掘进机刀箱修复定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掘进机刀箱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掘进机刀箱修复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掘进机的施工条件通常较差,当岩石抗压强度较高且盾构机长时间掘进后,可能会将刀箱的支撑面压溃,如果不及时修复,则会导致滚刀轴承承受较大的偏载力,影响滚刀的使用寿命。如图1所示,刀箱100包括相对布置的刀座105和设置在刀座105两端的端板104,支撑面包括设置在刀座105上的原第一支撑面101、原第二支撑面102以及原第三支撑面103。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堆焊的方式对压溃后的支撑面进行修复,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284663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所公开的掘进机刀轴支撑面压溃原位修复方法。堆焊以后需要打磨修复面,以保证修复面与原来的支撑面一致。
[0004]目前,为了保证修复面与原来的支撑面一致,需要对修复面边用砂轮打磨、边用尺子测量,该修复过程不仅繁琐,而且对工人经验要求高,修复精度不容易保证,最终成型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掘进机刀箱修复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堆焊后的刀箱修复面需要边打磨边测量而导致修复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掘进机刀箱修复定位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0007]掘进机刀箱修复定位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刀箱上的架体,架体具有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和第三定位面,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平行,第三定位面垂直于第一、二定位面;第一定位面在使用时与刀箱上的原第一支撑面平齐或平行,第二定位面在使用时与刀箱上的原第二支撑面平齐或平行,第三定位面在使用时与刀箱上的原第三支撑面平齐或平行。
[0008]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架体上的三个定位面分别与刀箱上的三个原支撑面平齐或平行,以对砂轮或砂轮的防护罩进行定位,无需频繁测量砂轮的打磨面,只需砂轮或防护罩接触定位面即可停止打磨,简化了修复过程,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使得毫无经验的工人也能对刀箱进行修复,同时能够保证修复精度。
[000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架体包括第一定位架、第二定位架和第三定位架,第一定位架具有所述的第一定位面,第一定位架上设有用于将第一定位架固定在刀箱上的第一调节螺杆;第二定位架具有所述的第二定位面,第二定位架上设有用于将第二定位架固定在刀箱上的第二调节螺杆;第三定位架具有所述的第三定位面,第三定位架上设有用于将第三定位架固定在刀箱上的第三调节螺杆,或者第三定位架连接在第一定位架或第二定位架上。
[0010]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架体分成三个定位架,使得各定位面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使
得修复装置能够适用不同尺寸的刀箱。
[001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定位架和第二定位架之间设有连接螺杆。
[0012]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定位架和第二定位架之间设置连接螺杆,以保证二者之间的稳定性。
[001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三定位架为第三定位板,第一定位架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三定位板连接在第一定位板上,第一定位板上设有用于分别支撑在刀箱的两个端板上的第一支撑螺杆和第二支撑螺杆。
[0014]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定位板上设置分别支撑在刀箱的两个端板上的第一支撑螺杆和第二支撑螺杆,以保证第一定位板的稳定性。
[001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三定位板之间设有加强板。
[0016]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以保证第三定位板的稳定性。
[0017]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支撑螺杆和第二支撑螺杆均设置有至少两个。
[0018]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进一步保证第一定位板的稳定性。
[001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定位架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一L形板,第一L形板固定在第一定位板上,第一定位板具有所述的第一定位面,第一调节螺杆设置在第一L形板上;第二定位架包括第二定位板和第二L形板,第二L形板固定在第二定位板上,第二定位板具有所述的第二定位面,第二调节螺杆设置在第二L形板上。
[0020]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便于第一定位架和第二定位架的加工。
[002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定位板上设有至少两组第一固定孔,第一L形板选择其中一组第一固定孔固定在第一定位板上,以实现第一L形板在第一定位板上的位置调节;第二定位板上设有至少两组第二固定孔,第二L形板选择其中一组第二固定孔固定在第二定位板上,以实现第二L形板在第二定位板上的位置调节。
[0022]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可以大幅度调节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的位置。
[002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掘进机刀箱修复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点焊在刀箱上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均设有螺纹孔,第一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块上,第二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在第二固定块上。
[0024]有益效果是:相比于在刀箱上加工螺纹孔,该设计不会对刀箱造成较大损伤,进而不会降低刀箱强度;而且相比于在刀箱上加工螺纹孔,在刀箱上点焊具有螺纹的固定块更为容易。
[002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设置有两个。
[0026]有益效果是:相比于将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设计成一个条形块,这样设计,能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现有技术中刀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掘进机刀箱修复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图2中掘进机刀箱修复定位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图4中去掉一个刀座和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00、刀箱;101、原第一支撑面;102、原第二支撑面;103、原第三支撑面;104、端板;105、刀座;11、第一定位板;12、第一L形板;13、第一固定孔;14、第一固定螺栓;15、第一调节螺杆;16、第一固定块;17、连接螺杆;18、第二L形板;19、第二调节螺杆;20、第二固定块;21、第二固定螺栓;22、第二定位板;23、第一支撑螺杆;24、第二支撑螺杆;25、第三定位板;26、第二固定孔;27、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4]本专利技术掘进机刀箱修复定位装置的实施例1:
[0035]如图2和图3所示,掘进机刀箱修复定位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刀箱上的架体,架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定位架、第二定位架和第三定位架。
[0036]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架包括第一定位板11和第一L形板12,第一定位板11具有第一定位面,第一L形板12的长度大于第一定位板11的宽度,第一L形板12的竖直板段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4与第一定位板11固定连接,第一L形板12的水平板段上设有第一调节螺杆15,第一调节螺杆15用于将第一定位架固定在刀座105上。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掘进机刀箱修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刀箱上的架体,架体具有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和第三定位面,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平行,第三定位面垂直于第一、二定位面;第一定位面在使用时与刀箱上的原第一支撑面平齐或平行,第二定位面在使用时与刀箱上的原第二支撑面平齐或平行,第三定位面在使用时与刀箱上的原第三支撑面平齐或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机刀箱修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第一定位架、第二定位架和第三定位架,第一定位架具有所述的第一定位面,第一定位架上设有用于将第一定位架固定在刀箱上的第一调节螺杆;第二定位架具有所述的第二定位面,第二定位架上设有用于将第二定位架固定在刀箱上的第二调节螺杆;第三定位架具有所述的第三定位面,第三定位架上设有用于将第三定位架固定在刀箱上的第三调节螺杆,或者第三定位架连接在第一定位架或第二定位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掘进机刀箱修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架和第二定位架之间设有连接螺杆。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掘进机刀箱修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架为第三定位板,第一定位架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三定位板连接在第一定位板上,第一定位板上设有用于分别支撑在刀箱的两个端板上的第一支撑螺杆和第二支撑螺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掘进机刀箱修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向可,马瑞,高翔,方新强,苗中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