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
‑
羟基
‑2‑
甲基
‑
吡啶
‑
4(1H)
‑
酮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3
‑
羟基
‑2‑
甲基
‑
吡啶
‑
4(1H)
‑
酮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植物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如水稻白叶枯病、辣椒青枯病、白菜叶斑病、烟草青枯病、柑桔溃疡病、猕猴桃溃疡病、黄瓜灰霉病、辣椒枯萎病、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马铃薯晚疫病、蓝莓根腐病、葡萄座腔菌、火龙果炭疽病、水稻纹枯病等,是由植物病原细菌和真菌引起并影响农作物生产的几种重要病害,主要表现为坏死、枯萎、腐烂等症状。由于传统杀菌剂的使用不仅增加了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而且影响环境和危害农作物安全。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开发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并且与现有农药无交互抗性的新型杀菌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
‑
羟基
‑2‑
甲基
‑
吡啶
‑
4(1H)
‑
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如下(Ⅰ)所示:其中,R为氢、氘、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中的一个或多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为氢、氘、C1‑
C
10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15
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15
苄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10
杂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所述取代的指的是被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氨基、卤素、硝基、三氟甲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麦芽酚和伯胺加入pH为5的乙醇水溶液中,将混合液加入水热反应釜中,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用盐酸调节pH为7,使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然后无水Na2SO4干燥,除去溶剂,剩余物经柱层析纯化分离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肖万林,廖艳梅,邵武斌,周翔,柳立伟,吴志兵,薛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