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25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包括旋转刀体、芯切削刀片和周切削刀片,所述旋转刀体包括切削端部、夹持柄部以及位于所述切削端部、夹持柄部之间的周面,所述夹持柄部、周面均关于所述旋转刀体的中心轴对称,所述切削端部设有芯刀槽和周刀槽,所述芯切削刀片和周切削刀片分别装设在所述芯刀槽、周刀槽内,所述周面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芯刀槽、周刀槽相通的芯容屑槽和周容屑槽,所述芯容屑槽包括底部的圆凹进面以及位于所述圆凹进面两侧的直切面,所述周容屑槽包括底部的平凹进面以及位于所述平凹进面两侧的斜侧面,所述直切面和斜侧面在钻孔刀具径向截面上呈直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排屑能力强、抗振效果好、钻孔深度大等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金属切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硬质合金材料稀缺、价格昂贵且加工性能差,整体硬质合金钻孔刀具的使用成本较高,使用收到限制,而更多地使用分体式钻孔刀具,即钻孔刀具的切削部件由硬质合金制成,而夹持部件由低硬度的钢材料制成,当切削部件磨损后可单独更换切削部件,该类钻孔刀具具有十分好的性价比,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夹持部件为钢质材料的钻孔刀具在钻孔过程中,刀具切削部分完全深入工件中和工件形成封闭区域,切屑卷曲困难且不易排出,为了保证钻孔刀具的切削性能,钻孔刀具一般设有大面积的容屑槽,通过采用具有U型圆弧底部的螺旋状凹进作为容屑槽以提高排屑能力,即芯刀片、周刀片对应的容屑槽为相同的U型圆弧底部结构。此类钻孔刀具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但是钻孔刀具上芯刀槽、周刀槽切削速度差较大,导致芯刀片、周刀片的切屑形状存在较大差异,芯、周容屑槽的排屑能力并不相同,为保证芯、周刀槽都能排出切屑,一般该类钻孔刀具的芯厚小,降低了刀体的刚性,导致钻孔刀具的钻孔深度小且钻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排屑能力强、抗振效果好、钻孔深度大的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包括旋转刀体、芯切削刀片和周切削刀片,所述旋转刀体包括切削端部、夹持柄部以及位于所述切削端部、夹持柄部之间的周面,所述夹持柄部、周面均关于所述旋转刀体的中心轴对称,所述切削端部设有芯刀槽和周刀槽,所述芯切削刀片和周切削刀片分别装设在所述芯刀槽、周刀槽内,所述周面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芯刀槽、周刀槽相通的芯容屑槽和周容屑槽,所述芯容屑槽包括底部的圆凹进面以及位于所述圆凹进面两侧的直切面,所述周容屑槽包括底部的平凹进面以及位于所述平凹进面两侧的斜侧面,所述直切面和斜侧面在钻孔刀具径向截面上呈直线。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在钻孔刀具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圆凹进面与平凹进面之间的径向最小距离为L,所述钻孔刀具的切削直径为D,应满足:0.15D≤L≤0.3D。
[0009]在钻孔刀具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圆凹进面、平凹进面与所述中心轴之间的径向最小距离分别为L1、L2,应满足:0.03D≤L2

L1≤0.08D。
[0010]在钻孔刀具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圆凹进面半径为R,应满足:0.4D≤R≤0.6D。
[0011]在钻孔刀具的径向截面上,两侧的所述斜侧面之间的最大宽度为W,应满足:0.4D≤R≤0.6D。
[0012]在钻孔刀具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平凹进面与任一所述斜侧面之间设有角弧面,所
述角弧面低于平凹进面设置,所述角弧面的最低点与所述平凹进面之间的径向距离为H,应满足:0.02D≤H≤0.1D。
[0013]所述圆凹进面与两侧的直切面在钻孔刀具的径向截面上呈轴对称曲线,且对称轴为过所述中心轴的芯中心线。
[0014]两侧的所述直切面在钻孔刀具的径向截面上所呈直线均平行于所述芯中心线。
[0015]所述平凹进面在钻孔刀具的径向截面上呈直线且关于过该直线中点与所述中心轴的周中心线对称。
[0016]在钻孔刀具的径向截面上,两侧的所述斜侧面与所述周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分别为α1、α2,应满足:10
°
≤α1≤40
°
,10
°
≤α2≤40
°

[0017]所述钻孔刀具的钻孔深度为DL,应满足:3D≤DL≤9D。
[0018]沿从所述切削端部至夹持柄部方向,所述芯容屑槽和周容屑槽均包括依次设置的螺旋槽7a、光顺槽7b、直槽7c和尾槽7d,在钻孔刀具的径向截面上,位于所述螺旋槽7a段的所述芯中心线与周中心线之间具有夹角α3,应满足:3
°
≤α3≤10
°

[0019]在钻孔刀具的径向截面上,位于所述直槽7c的所述芯中心线与周中心线相互平行。
[0020]在所述中心轴方向上,所述芯容屑槽和周容屑槽在所述周面上均具有螺旋升角α4,应满足:15
°
≤α3≤35
°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2]本专利技术的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芯容屑槽包括底部的圆凹进面以及位于圆凹进面两侧的直切面,周容屑槽包括底部的平凹进面以及位于平凹进面两侧的斜侧面,直切面和斜侧面在钻孔刀具径向截面上呈直线,将芯容屑槽和周容屑槽设置为不同的结构,且与芯刀槽、周刀槽实际产生的真实切屑形态相对应,排屑顺畅,有效利用了芯容屑槽、周容屑槽的空间结构,在不降低钻孔刀具的芯厚的前提下,也能保证芯容屑槽、周容屑槽的排屑能力,保证了钻孔刀具的刚性,从而提高钻孔刀具的钻孔尺寸精度、钻孔表面质量和最大允许钻孔深度,即使钻孔刀具在直径悬长达到9倍时仍能实现稳定切削,解决了行业钻孔刀具排屑能力和刚性难以同步提升技术难题,极大地提高了钻孔刀具的切削深度和切削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的立体结构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的主视图。
[0025]图3是图2中的A

A视图。
[0026]图4是图2中的B

B视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的芯容屑槽所产生切屑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的周容屑槽所产生切屑的示意图。
[0029]图中各标号表示:
[0030]1、旋转刀体;11、切削端部;12、夹持柄部;13、周面;2、芯切削刀片;3、周切削刀片;51、芯刀槽;52、周刀槽;71、芯容屑槽;711、圆凹进面;712、直切面;72、周容屑槽;721、平凹进面;722、斜侧面;723、角弧面;7a、螺旋槽;7b、光顺槽;7c、直槽;7d、尾槽;81、芯中心线;
82、周中心线;9、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水平”、“内”、“外”、“顶”、“底”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3]图1至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包括旋转刀体1、芯切削刀片2和周切削刀片3,旋转刀体1包括切削端部11、夹持柄部12以及位于切削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包括旋转刀体(1)、芯切削刀片(2)和周切削刀片(3),所述旋转刀体(1)包括切削端部(11)、夹持柄部(12)以及位于所述切削端部(11)、夹持柄部(12)之间的周面(13),所述夹持柄部(12)、周面(13)均关于所述旋转刀体(1)的中心轴(9)对称,所述切削端部(3)设有芯刀槽(51)和周刀槽(52),所述芯切削刀片(2)和周切削刀片(3)分别装设在所述芯刀槽(51)、周刀槽(52)内,所述周面(13)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芯刀槽(51)、周刀槽(52)相通的芯容屑槽(71)和周容屑槽(72),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容屑槽(71)包括底部的圆凹进面(711)以及位于所述圆凹进面(711)两侧的直切面(712),所述周容屑槽(72)包括底部的平凹进面(721)以及位于所述平凹进面(721)两侧的斜侧面(722),所述直切面(712)和斜侧面(722)在钻孔刀具径向截面上呈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其特征在于:在钻孔刀具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圆凹进面(711)与平凹进面(721)之间的径向最小距离为L,所述钻孔刀具的切削直径为D,应满足:0.15D≤L≤0.3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其特征在于:在钻孔刀具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圆凹进面(711)、平凹进面(721)与所述中心轴(9)之间的径向最小距离分别为L1、L2,应满足:0.03D≤L2

L1≤0.08D。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其特征在于:在钻孔刀具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圆凹进面(711)半径为R,应满足:0.4D≤R≤0.6D。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其特征在于:在钻孔刀具的径向截面上,两侧的所述斜侧面(722)之间的最大宽度为W,应满足:0.4D≤R≤0.6D。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屑能力强的高效钻孔刀具,其特征在于:在钻孔刀具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平凹进面(721)与任一所述斜侧面(722)之间设有角弧面(723),所述角弧面(723)低于平凹进面(721)设置,所述角弧面(723)的最低点与所述平凹进面(721)之间的径向距离为H,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爱胜吴火飞余仁超陈沛文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