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翃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磁力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15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磁力钻,其包括可移动式磁力座、磁力钻本体和钻孔机构,钻孔机构与磁力钻本体刚性连接,磁力钻本体与可移动式磁力座刚性连接。无需移动磁力座固定位置,能够连续加工两个及以上孔位,并且保证加工孔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减少了由于加工多个孔位而移动磁力钻的时间。加工过程无需人为控制钻头移动,通过电机传动能够实现自动钻孔的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磁力钻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及钻孔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磁力钻。

技术介绍

[0002]磁力钻主要是通过机器本身底部的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可以直接吸附在大型钢结构件上,直接进行钻孔作业。目前市场上的磁力钻一般是通过人为操纵旋转手柄控制钻头移动来进行钻孔操作,而且每次只能进行加工一个孔位,无法实现连续加工两个及多个孔位加工。如果一个工件上需要加工两个或两个以上孔位时,必须移动磁力钻固定位置进行重新定位钻孔。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钻孔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磁力钻,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实现连续加工两个及以上孔位加工过程,并且无需人为控制钻头移动,能够实现自动钻孔的功能。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磁力钻,其包括可移动式磁力座、磁力钻本体和钻孔机构,所述钻孔机构与所述磁力钻本体刚性连接,所述磁力钻本体与所述可移动式磁力座刚性连接;所述可移动式磁力座包括磁力座、移动平台、固定座、丝杠一、丝杠一螺母、限位环、轴承套杯、轴承一、轴承二、轴承端盖、弹性挡圈、手柄、手轮、锁紧螺母,所述磁力座具有燕尾式导轨,所述移动平台具有燕尾式凹槽,所述移动平台与所述磁力座构成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移动平台刚性连接,所述轴承套杯与所述固定座刚性连接,所述轴承一与所述轴承二安装于所述轴承套杯中,并通过所述轴承端盖进行固定,所述丝杠一的一端与所述轴承一和所述轴承二连接,并通过所述弹性挡圈进行轴向定位,所述丝杠一另一端与所述丝杠一螺母连接,并通过限位环进行轴向限位,所述丝杠一螺母与所述磁力座刚性连接,所述手轮安装在所述丝杠一与轴承连接的一端,并通过所述锁紧螺母进行固定,所述手柄与所述手轮刚性连接;所述磁力钻本体包括手柄外壳、本体外壳、驱动电机、带轮一、同步带、带轮二、轴承座一、丝杠二、丝杠螺母安装座、丝杠二螺母、钻孔机构安装座、轴承座二,所述本体外壳具有燕尾式导轨,所述钻孔机构安装座具有燕尾式凹槽,所述钻孔机构安装座与所述本体外壳构成滑动连接,所述手柄外壳与所述本体外壳刚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本体外壳内侧,所述丝杠螺母安装座安装在所述本体外壳内侧,所述丝杠二通过所述轴承座一和所述轴承座二与所述本体外壳连接,所述丝杠二螺母穿过所述丝杠二与所述丝杠螺母安装座刚性连接,所述带轮一与所述驱动电机轴端连接,所述带轮二与所述丝杠二的一端连接,并通过所述同步带与所述带轮一连接;所述钻孔机构包括执行电机、变速换向机构、钻头安装夹具、钻头,所述执行电机与所述变速换向机构连接,所述钻头安装夹具与所述变速换向机构输出轴连接,所述钻头与所述钻头安装夹具刚性连接。
[0005]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是:
[0006]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磁力钻,无需移动磁力座固定位置,能够连续加工两个及以上孔位,并且保证加工孔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减少了由于加工多个孔位而移动磁力钻的时间。
[0007]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磁力钻,加工过程无需人为控制钻头移动,通过电机传动能够实现自动钻孔的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可移动式磁力座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磁力钻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磁力钻本体结构主视图;
[001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钻孔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4]主要附图标记:
[0015]磁力座101,移动平台102,固定座103,丝杠一104,丝杠一螺母105,限位环106,轴承套杯111,轴承一112,轴承二113,轴承端盖114,弹性挡圈115,手柄121,手轮122,锁紧螺母123,手柄外壳201,本体外壳202,驱动电机203,带轮一204,同步带205,带轮二206,轴承座一207,丝杠二208,丝杠螺母安装座209,丝杠二螺母210,钻孔机构安装座211,轴承座二212,执行电机301,变速换向机构302,钻头安装夹具303,钻头304。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详尽本专利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结构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磁力钻,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可移动式磁力座、磁力钻本体和钻孔机构,所述钻孔机构与磁力钻本体刚性连接,所述磁力钻本体与所述可移动式磁力座刚性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可移动式磁力座包括磁力座101、移动平台102、固定座103、丝杠一104、丝杠一螺母105、限位环106、轴承套杯111、轴承一112、轴承二113、轴承端盖114、弹性挡圈115、手柄121、手轮122、锁紧螺母123,所述磁力座101具有燕尾式导轨,所述移动平台102具有燕尾式凹槽,所述移动平台102与所述磁力座101构成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103与所述移动平台102刚性连接,所述轴承套杯111与所述固定座103刚性连接,所述轴承一112与所述轴承二113安装于所述轴承套杯111中,并通过所述轴承端盖114进行固定,所述丝杠一104一端与所述轴承一112和所述轴承二113连接,并通过所述弹性挡圈115进行轴向定位,所述丝杠一104另一端与所述丝杠一螺母105连接,并通过限位环106进行轴向限位,所述丝杠一螺母105与所述磁力座101刚性连接,所述手轮122安装在所述丝杠一104与轴承连接的一端,并通过所述锁紧螺母123进行固定,所述手柄121与所述手轮122刚性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磁力钻本体包括手柄外壳201、本体外壳202、驱动电机203、带轮一204、同步带205、带轮二206、轴承座一207、丝杠二208、丝杠螺母安装座209、丝杠二螺母210、钻孔机构安装座211、轴承座二212,所述本体外壳202具有燕尾式导轨,所述
钻孔机构安装座211具有燕尾式凹槽,所述钻孔机构安装座211与所述本体外壳202构成滑动连接,所述手柄外壳201与所述本体外壳202刚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03安装在所述本体外壳202内侧,所述丝杠螺母安装座209安装在所述本体外壳202内侧,所述丝杠二208通过所述轴承座一207和所述轴承座二212与所述本体外壳202连接,所述丝杠二螺母210穿过所述丝杠二208与所述丝杠螺母安装座209刚性连接,所述带轮一204与所述驱动电机203轴端连接,所述带轮二206与所述丝杠二208一端连接,并通过所述同步带205与所述带轮一204连接;如图6所示,所述钻孔机构包括执行电机301、变速换向机构302、钻头安装夹具303、钻头304,所述执行电机301与所述变速换向机构302连接,所述钻头安装夹具303与所述变速换向机构302输出轴连接,所述钻头304与所述钻头安装夹具303刚性连接。
[0018]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磁力钻,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移动式磁力座、磁力钻本体和钻孔机构,所述钻孔机构与所述磁力钻本体刚性连接,所述磁力钻本体与所述可移动式磁力座刚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磁力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式磁力座包括磁力座、移动平台、固定座、丝杠一、丝杠一螺母、限位环、轴承套杯、轴承一、轴承二、轴承端盖、弹性挡圈、手柄、手轮、锁紧螺母,所述磁力座具有燕尾式导轨,所述移动平台具有燕尾式凹槽,所述移动平台与所述磁力座构成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移动平台刚性连接,所述轴承套杯与所述固定座刚性连接,所述轴承一与所述轴承二安装于所述轴承套杯中,并通过所述轴承端盖进行固定,所述丝杠一的一端与所述轴承一和所述轴承二连接,并通过所述弹性挡圈进行轴向定位,所述丝杠一另一端与所述丝杠一螺母连接,并通过限位环进行轴向限位,所述丝杠一螺母与所述磁力座刚性连接,所述手轮安装在所述丝杠一与轴承连接的一端,并通过所述锁紧螺母进行固定,所述手柄与所述手轮刚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磁力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钻本体包括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翃
申请(专利权)人:苏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