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肠溶缓释的包衣复合益生菌微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822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包衣微丸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肠溶缓释的包衣复合益生菌微丸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耐高温肠溶缓释的包衣复合益生菌微丸,包括丸芯和包衣材料,所述丸芯包含质量比为1:0.1~0.2的益生菌干菌粉和复合保护剂;所述包衣材料包含质量比为18~22:0.5~2:0.5~2:1~5的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和硬脂酸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耐高温肠溶缓释的包衣复合益生菌微丸,能够有效的对益生菌起到保护作用,提高益生菌的生理生化和稳定性能,使其耐酸耐胆盐,可以过胃在肠道缓释,进一步地,采用包衣技术更有利于其在常温下相对长时间的储存。的储存。的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肠溶缓释的包衣复合益生菌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包衣微丸制备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肠溶缓释的包衣复合益生菌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0003]如何在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与品质的同时降低成本,成为畜禽养殖者及饲料加工企业在新形势面临的一大考验。这同时使饲料添加剂的选择和应用成为关键。因此,在畜禽饲料可以采用含有益生菌的生态制剂替换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有望解决抗生素残留和动物耐药等问题,对畜牧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0004]现有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微生态制剂往往不仅含有一种或同属的几种益生菌,而是包含来自不同种或属的多种益生菌的混合益生菌制剂。目前,《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版中允许添加的微生物菌种共35种,以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为代表的微生态制剂,具有保持动物肠道微生物平衡、防止疾病、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畜禽饲养环境等功效,日益成为各大饲料加工企业和畜禽养殖业关注的焦点。
[0005]由于乳酸菌多为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在生长过程中,不形成芽孢,抗性较差,在液体条件下难以长期保存,而且也不利于运输、储藏和使用。乳酸菌制剂必须通过胃环境以大量的存活菌到达肠道并定植于肠黏膜上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但由于胃酸、胆汁酸等的杀菌作用,乳酸菌制剂的活菌数在此过程中会大幅度下降。因此,如何使乳酸菌制剂到达动物肠道后仍能大量(≥107)存活,并进一步在肠道中萌发、增殖以及分泌代谢产物已成为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0006]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提高乳酸菌的耐高温(≥70℃)和耐高湿(≥20%)等性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并取得一定的进展。然而,此种办法有一定的限制:1、耐高温等性能和菌种发酵效率不可兼得;2、耐高温等性能、生理生化特性和代谢产物及其在动物体内生物活性不可兼得;3、转基因菌种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而且,欧洲对进口转基因饲用益生菌在注册、验证、使用上要求及其严格,导致把转基因耐高温乳酸菌销售到欧洲市场难度非常大。
[0007]所以,如何采用非转基因方法提高乳酸菌的以上性能成为本申请饲用益生菌复合制剂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肠溶缓释的包衣复合益生菌微丸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耐高温肠溶缓释的包衣复合益生菌微丸通过添加的复合保护和特殊的包衣材料,能够有效的对益生菌起到保护作用,可以提高益生菌的生理生化性能,比如耐高温、耐酸、耐胆盐性能,使其在饲料高温制粒过程中存活率大大提高,在动物体内可以抗酸过胃,只在肠道中释放,并萌发芽孢形成营养体,并迅速生
长繁殖,发挥生物学功能;同时,采用包衣技术更有利于其在常温下相对长时间的储存。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耐高温肠溶缓释的包衣复合益生菌微丸,,包括丸芯和包衣材料,所述丸芯包含质量比为1:0.1~0.2的益生菌干菌粉和复合保护剂;所述包衣材料包含质量比为18~22:0.5~2:0.5~2:1~5的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和硬脂酸钙。
[0011]进一步地,所述包衣材料包含质量比为20:1:1:3的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和硬脂酸钙。
[001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包衣材料中,由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和硬脂酸钙按照特定比例组成,添加的乙基纤维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成膜性能好,衣膜具有半渗透性是渗透泵式控释水不溶型薄膜衣材料;添加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膜性能好,所成的膜透明、坚韧,生产时不容易粘连,尤其是对于易吸潮、质变的复合益生菌,用此做断绝层可大大提高其不变性,而且可作为复合益生菌定位释放的辅料,将上述组分与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AP)和硬脂酸钙共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包衣材料联合使用,能在丸芯外层均匀地形成质地致密的防水膜,可以有效保护丸芯中的益生菌的活性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伤害,有效延长益生菌微丸在常温下的储存时间;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益生菌微丸的耐胃酸性能,在动物体内可以抗酸过胃,只在肠道中释放,并萌发芽孢形成营养体,并迅速生长繁殖,发挥生物学功能。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复合保护剂为海藻糖、蔗糖、海藻酸钙按质量比0.3~2:0.5~3:0.5~2组成。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复合保护剂为海藻糖、蔗糖、海藻酸钙按质量比1:1:1组成。
[0015]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复合益生菌微丸的丸芯中除了益生菌干菌粉外,还添加了复合保护剂,其成分为海藻糖、蔗糖和海藻酸钙。海藻糖是一种典型应激代谢物,能够在高温、高寒、高渗透压及干燥失水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在细胞表面形成独特的保护膜,有效地保护生物分子结构不被破坏,从而维持生命体的生命过程和生物特征。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的由海藻糖、蔗糖、海藻酸钙按特定比例组成的复合保护剂,应用于本专利技术丸芯的制备过程中,可以形成容纳益生菌的“支架”,作为益生菌的保护层,有助于在烘干过程中稳定益生菌的纤维素膜免受高温影响,同时还能够保护益生菌的细胞完整性,帮助保护益生菌免受恶劣环境的破坏,有助于保护益生菌在到达肠道之前不被胃酸分解,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丸芯内益生菌的稳定性,及耐高温、耐酸、耐胆盐等性能。
[001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高温肠溶缓释的包衣复合益生菌微丸,所述益生菌干菌粉为复合乳酸菌粉、凝结芽孢杆菌粉、复合芽孢杆菌粉中的一种。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复合乳酸菌粉为肠球菌和植物乳杆菌的混合菌粉,按照活菌数1:10的比例组成,所述复合乳酸菌粉的活菌总数≥550
×
108CFU/g;
[0018]所述凝结芽孢杆菌粉的活菌数≥5
×
108CFU/g;
[0019]所述复合芽孢杆菌粉为丁酸梭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菌粉,按照活菌数1:2:2的比例组成,所述复合芽孢杆菌粉的活菌总数≥25
×
108CFU/g。
[0020]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耐高温肠溶缓释的包衣复合益生菌微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S1、制粒:
[0022](1)丸芯的制备:
[0023]将益生菌干菌粉与复合保护剂混合均匀后投入离心式制丸机的离心转盘上,启动风机和转盘,同时喷入去离子水,形成蓬松沙砾状颗粒,当颗粒粒径达到0.2~0.6mm,提高转盘转速至400~500rpm,有利于将松散的丸芯滚圆,然后降低喷液速度至250~300rpm,使颗粒继续保持湿润状态下滚圆,停止喷液;
[0024]所述益生菌干菌粉、复合保护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0.1~0.2:0.66~0.72。
[0025](2)烘干过筛:
[0026]降低转盘的转速至150~250rpm,使步骤S1(1)中所得的物料维持流动状态,打开加热装置,烘干,过筛,即得丸芯;
[0027]S2、包衣:
[002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肠溶缓释的包衣复合益生菌微丸,其特征在于,包括丸芯和包衣材料,所述丸芯包含质量比为1:0.1~0.2的益生菌干菌粉和复合保护剂;所述包衣材料包含质量比为18~22:0.5~2:0.5~2:1~5的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和硬脂酸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肠溶缓释的包衣复合益生菌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材料包含质量比为20:1:1:3的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和硬脂酸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肠溶缓释的包衣复合益生菌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护剂为海藻糖、蔗糖、海藻酸钙按质量比0.3~2:0.5~3:0.5~2组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高温肠溶缓释的包衣复合益生菌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护剂为海藻糖、蔗糖、海藻酸钙按质量比1:1:1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肠溶缓释的包衣复合益生菌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干菌粉为复合乳酸菌粉、凝结芽孢杆菌粉、复合芽孢杆菌粉中的一种,所述复合乳酸菌粉为肠球菌和植物乳杆菌按照活菌数1:10的比例组成,所述乳酸菌总数≥550
×
108CFU/g;所述凝结芽孢杆菌粉的活菌数≥5
×
108CFU/g;所述复合芽孢杆菌粉为丁酸梭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按照活菌数1:2:2的比例组成,所述芽孢杆菌总数≥25
×
108CFU/g。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肠溶缓释的包衣复合益生菌微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制粒:(1)丸芯的制备:将益生菌干菌粉与复合保护剂混合均匀后投入离心式制丸机的离心转盘上,启动风机和转盘,同时喷入去离子水,形成蓬松沙砾状颗粒,当颗粒粒径达到0.2~0.6mm,提高转盘转速,并降低喷液速度使颗粒保持湿润状态下滚圆,停止喷液;(2)烘干过筛:降低转盘的转速,使步骤S1(1)中所得的物料维持流动状态,打开加热装置进行烘干,过筛,即得丸芯;S2、包衣:(1)包衣液的制备:将去离子水加入到质量浓度为95%乙醇中形成混合液,并搅拌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碧王俊青崔志英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希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