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心室局灶性消融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80059085.7,申请日为2018年9月12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用于心室局灶性消融的系统、设备和方法”的分案申请。
[0002]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3]本申请要求2017年9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557,390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介绍
[0004]在过去二十年里,用于组织治疗的脉冲式电场的产生已经从实验室发展至临床应用,而有关高电压和大电场的短暂脉冲对组织的影响已经研究长达四十年或更长时间。对组织施加短暂高DC电压可在局部产生典型地在每厘米数百伏范围内的高电场,这些电场通过在细胞膜中产生孔来破坏细胞膜。尽管这一电驱动的孔产生或电穿孔的确切机制仍在不断研究,但普遍认为,施加相对较短且较大的电场会使细胞膜的脂质双层不稳定,使得在细胞膜中出现局部间隙或孔分布。如果在细胞膜处施加的电场大于阈值,则这一电穿孔可以是不可逆的,使得孔不会封闭并保持敞开,由此允许生物分子材料跨细胞膜交换,导致坏死和/或细胞凋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包括:界定纵轴的导管轴;联接至所述导管轴的远端的可膨胀构件;在所述导管轴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一组电极;以及在所述可膨胀构件上形成并与所述第一组电极电隔离的第二电极。2.一种设备,包括:界定纵轴的导管轴;联接至所述导管轴的远端的可膨胀构件;在所述可膨胀构件上形成并邻近于所述可膨胀构件的赤道面布置的第一组电极;以及在所述可膨胀构件上形成并在所述可膨胀构件的赤道面的远端布置的第二组电极,所述第二组电极与所述第一组电极电隔离。3.一种设备,包括:界定纵轴的导管轴;联接至所述导管轴的远端的可膨胀构件,所述可膨胀构件具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包含一组导电部分;在所述导管轴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一组电极;以及在位于所述导管轴的所述表面上的所述第一组电极的远端形成的第二组电极,所述第二组电极电联接至所述可膨胀构件的所述外表面并与所述第一组电极电隔离。4.一种系统,包括:被配置用于产生脉冲波形的信号发生器;联接至所述信号发生器并且被配置用于接收所述脉冲波形的消融装置,所述消融装置包含:手柄;界定纵轴的导管轴;联接至所述导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
申请(专利权)人:波士顿科学医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