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17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球囊导管,包括至少两个球囊、推送管、内管和连接座。所有球囊沿推送管的轴向依次套接于推送管的远端;且在膨胀状态下,球囊的最大直径沿推送管的轴向递增或递减,从而使得血管可以渐进式扩张。推送管的第二内腔沿推送管的轴向延伸,且每一第二内腔与一个球囊相连通,则仅需一个导管即可实现对多个球囊分别充盈,降低成本,且避免多次导入,节约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此外,第一内腔连通推送管的相对两端,内管经第一内腔贯穿推送管;且球囊覆盖下的内管的至少部分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以使得球囊具有良好的柔顺性,便于通过迂曲的路径,而球囊未覆盖的内管壁上未设置凹槽,可以保证球囊导管优异的推送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囊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0002]球囊导管在临床治疗中已受到广泛地应用,尤其是针对血管类疾病的介入治疗,球囊基于自身的物理特性,不仅可以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还可以输送药物或支架。例如,药物球囊就是将药物涂覆在球囊表面,待进入血管后实现药物的靶向释放。以及,常见的扩张球囊可以用于扩张血管中病变的腔体,或者用于对患者体内的靶位置处的器械的二次扩张,如对支架的扩张。其中,在利用球囊实现扩张病变或支架时,为避免对血管的伤害,需要对血管实施逐级扩张。因球囊的耐压性能有限,在术中医生往往先使用小直径的球囊进行扩张,再使用大直径的球囊进行扩张。这种扩张方式使得手术复杂度高,手术时间长。
[000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球囊导管,不仅能够减少导管的使用,实现逐级扩张,降低手术风险以及手术成本,还能够兼具良好的推送性能和柔顺性,提高手术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囊导管,以解决如何实现逐级扩张,如何降低成本,如何降低手术操作复杂度,如何缩短手术时间,如何避免输送过程中对血管壁的损伤,如何避免多次导入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如何兼具良好的推送性能和柔顺性以及如何提高手术成功率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球囊导管,包括至少两个球囊、推送管、内管和连接座;其中,
[0006]所有所述球囊沿所述推送管的轴向依次套接于所述推送管的远端;
[0007]所述推送管具有第一内腔和至少两个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和所有所述第二内腔相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内腔贯穿所述推送管,所述内管设于所述第一内腔中;且位于所述球囊内的所述内管的至少部分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第二内腔沿所述推送管的轴向延伸;
[0008]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推送管的近端相接,且所述连接座具有至少两个充盈通道;所述充盈通道、所述第二内腔及所述球囊一一对应,所述充盈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球囊连通。
[0009]可选的,在所述的球囊导管中,所述球囊具有压缩状态和膨胀状态,且在所述膨胀状态下,所有所述球囊的直径不同,且沿所述推送管的轴向递增或递减。
[0010]可选的,在所述的球囊导管中,在所述膨胀状态下,所述球囊的最小直径的范围为:10mm~20mm;所述球囊的最大直径的范围为:21mm~40mm;其中,相邻的所述球囊之间的间距范围为:2mm~20mm。
[0011]可选的,在所述的球囊导管中,所有所述凹槽沿所述内管的轴向和/或周向间隔排布;或者,所有所述凹槽环绕所述内管呈螺旋分布。
[0012]可选的,在所述的球囊导管中,所述凹槽的开口的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0013]可选的,在所述的球囊导管中,所述内管的远端与所述推送管的远端固定相接;和/或所述球囊的表面设有加强结构。
[0014]可选的,在所述的球囊导管中,所述连接座还具有导丝通道,所述内管的近端固定于所述导丝通道内;所述球囊导管还包括导丝,所述导丝经所述连接座的所述导丝通道伸入所述内管中,并经所述内管的远端伸出。
[0015]可选的,在所述的球囊导管中,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件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远端和所有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远端均与所述推送管的近端相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所述导丝通道,每一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一个所述充盈通道。
[0016]可选的,在所述的球囊导管中,所述连接座包括转向阀、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远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远端均与所述推送管的近端相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所述导丝通道,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充盈通道,所述转向阀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接,以控制并逐一连通所述充盈通道。
[0017]可选的,在所述的球囊导管中,所述球囊导管还包括应力扩散管;所述应力扩散管套接于所述连接座的远端和所述推送管的近端。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球囊导管,包括至少两个球囊、推送管、内管和连接座。其中,所有所述球囊沿所述推送管的轴向依次套接于所述推送管的远端;所述推送管具有第一内腔和至少两个第二内腔,且所述第一内腔和所有所述第二内腔相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座具有至少两个充盈通道,且所述充盈通道、所述第二内腔及所述球囊一一对应,所述充盈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球囊连通。基于此,仅需一个导管即可实现对多个球囊分别充盈,减低了手术成本,也节省了患者医疗费用。且所述推送管配合多个球囊的设计,还可以避免多次导入,以节约手术时间,降低医生和患者在射线下的暴露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腔贯穿所述推送管,所述内管设于所述第一内腔中;且位于所述球囊内的所述内管的至少部分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第二内腔沿所述推送管的轴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位于球囊内的内管壁上设置若干个凹槽可以使得球囊具有良好的柔顺性,便于通过迂曲的路径,而球囊未覆盖的内管壁上未设置凹槽,可以保证球囊导管优异的推送性能。则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球囊导管兼具有良好的推送性能和柔顺性。
[0020]进一步的,在膨胀状态下,所有所述球囊的最大直径沿所述推送管的轴向递增或递减,从而在扩张血管时,可以从近端至远端逐个充盈球囊,或者从远端至近端逐个充盈球囊,使得血管可以渐进式扩张,满足临床需求,避免血管损伤。
[0021]因此,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球囊导管不仅实现了对血管的逐级扩张,还减少导管的使用,降低手术成本,避免多次导入对血管造成的损伤,降低手术操作复杂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所述球囊导管还兼具良好的推送性能和柔顺性,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推送管的截面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凹槽的位置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附图标记为:
[0028]100

球囊;101

推送管;1011

第一内腔;1012

第二内腔;102内管;1021

凹槽;103

连接座;1031

第一连接件;1032

第二连接件;1033

第三连接件;1034

转向阀;104

应力扩散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球囊、推送管、内管和连接座;其中,所有所述球囊沿所述推送管的轴向依次套接于所述推送管的远端;所述推送管具有第一内腔和至少两个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和所有所述第二内腔相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内腔贯穿所述推送管,所述内管设于所述第一内腔中,且位于所述球囊内的所述内管的至少部分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第二内腔沿所述推送管的轴向延伸;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推送管的近端相接,且所述连接座具有至少两个充盈通道;所述充盈通道、所述第二内腔及所述球囊一一对应,所述充盈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球囊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具有压缩状态和膨胀状态,且在所述膨胀状态下,所有所述球囊的直径不同,且沿所述推送管的轴向递增或递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膨胀状态下,所述球囊的最小直径的范围为:10mm~20mm;所述球囊的最大直径的范围为:21mm~40mm;其中,相邻的所述球囊之间的间距范围为:2mm~2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凹槽沿所述内管的轴向和/或周向间隔排布;或者,所有所述凹槽环绕所述内管呈螺旋分布。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碧波王佳豪卢旭晨史光明王丽文徐晓红袁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