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无烟型燃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17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无烟型燃烧室,包括燃烧室本体、燃烧内胆、鼓风机构和筛灰机构,燃烧内胆设置在燃烧室本体内,燃烧室本体内固定连接有密封环,燃烧室本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承载座,燃烧室本体上固定连接有加料漏斗,其适用于无烟燃烧技术领域,其在使用时,对比现有设备,尾气排放环境生态造成破坏,同时排放的尾气温度也极高,如果直接排放的话容易造成成本的浪费,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在燃烧时向燃烧内胆内通入过量的空气,使烟尘与空气充分混合,在底部可燃物底火的点燃下,烟尘全部燃烧,再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尾气导出,通过过滤、传导和吸附的处理,将尾气内携带的余温和有害气体分离出来,本设备在使用时较为简单,实用性较高。较高。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无烟型燃烧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烟燃烧
,具体涉及一种环保无烟型燃烧室。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无焰燃烧指的是煤气与空气在烧嘴内完全均匀混合,实际助燃空气量大于或等于理论空气量,即空气消耗系数,然后进入燃气室或炉膛中进行的燃烧的一种方法。
[0003]在实际使用无烟型燃烧室时,将燃烧物放入燃烧室内进行点燃,形成底火,此时燃烧物燃烧不够充分,会产生细小的颗粒,随热气流向上升腾,再经过高速气流与空气充分混合,充分混合的气体再被底火点燃后,细小颗粒被充分燃烧,不仅能够使燃烧物燃烧的更加充分,在节约燃料的基础上,也不会产生烟气造成环境的污染,但是在该装置使用时,燃烧较为充分虽然不会产生烟气,但是燃烧物在燃烧后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鉍化氢和预化氢、二氧化氮以及其他有毒气体,无烟型燃烧室的排烟管如果设置在室内,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容易使操作人员产生中毒风险,假如设置在室外排放的气体会危害周围环境,对环境生态造成破坏,同时排放的尾气温度也极高,如果直接排放的话容易造成成本的浪费,针对现有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环保无烟型燃烧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无烟型燃烧室,其通过在燃烧时向燃烧内胆内通入过量的空气,使烟尘与空气充分混合,在底部可燃物底火的点燃下,烟尘全部燃烧,再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尾气导出,通过过滤、传导和吸附的处理,将尾气内携带的余温和有害气体分离出来。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无烟型燃烧室,包括燃烧室本体、燃烧内胆、鼓风机构和筛灰机构,所述燃烧内胆设置在燃烧室本体内,燃烧室本体内固定连接有密封环,燃烧室本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承载座,燃烧室本体上固定连接有加料漏斗,所述燃烧室本体的右端设置有用于向燃烧室本体内吹风的鼓风机构,燃烧室本体的左端设置有用于处理有害尾气的净化装置,所述燃烧内胆内设置有用于震动出灰的筛灰机构,燃烧室本体内设置有用卡住燃烧内胆的限位机构,燃烧室本体的顶端设置有盖板,燃烧室本体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密封燃烧室本体的密封机构。
[0008]为了向燃烧室本体内吹入空气,优选的,所述鼓风机构包括鼓风箱,所述鼓风箱固定连接在燃烧室本体的右端,鼓风箱与燃烧室本体之间通过送风管连通,鼓风箱的顶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固定连接有筛板,鼓风箱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安装有鼓风扇。
[0009]为了将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尾气进行处理和余热回收,进一步的,所述净化装置包
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设置在燃烧室本体的左端,净化箱通过两个连接架与燃烧室本体固定连接,净化箱的顶端连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通过出气管与燃烧室本体连通,过滤箱的右端开设有抽屉口,所述抽屉口内滑动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吸附板,净化箱内固定连接有隔板,净化箱内设置有两个换热曲管,两个所述换热曲管的输入端与过滤箱连通,两个换热曲管的输出端均穿过隔板向下延伸,净化箱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通有出水管和进水管,净化箱的左端连通有净化管,所述出水管、进水管和净化管上安装有开关阀门,净化箱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多个出气口。
[0010]为了将燃烧完毕的燃料筛出,再进一步的,所述筛灰机构包括筛灰环,所述筛灰环滑动连接在燃烧内胆上,筛灰环上固定连接有筛灰网,筛灰环上固定连接有卡座,燃烧室本体上滑动连接有卡条。
[0011]为了将燃烧内胆固定安装在燃烧室本体内,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滑动连接在燃烧室本体上,燃烧内胆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盘,限位环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盘上开设有多个与限位块匹配的缺口。
[0012]为了在燃料燃烧时,密闭燃烧室本体,使热量不易散出,作为本方案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固定钩,所述固定钩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钩固定连接在燃烧室本体的底端,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固定钩内滑动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把手。
[0013]为了方便操作提拉燃烧内胆和转动限位环,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燃烧内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提拉把手,限位环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转把,所述操作把手、提拉把手和转把上均设置有防滑纹。
[0014]为了提高燃烧室本体的使用寿命,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本体设置为耐火材料,燃烧室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涂层,燃烧室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隔热涂层。
[0015]为了提高净化箱、连接架和燃烧室本体的连接强度,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净化箱焊接在两个连接架上,两个连接架焊接在燃烧室本体上。
[0016]为了避免水源侵蚀净化箱,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净化箱和过滤箱设置为金属材质,净化箱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水涂层。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无烟型燃烧室,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燃烧室本体、燃烧内胆、密封环、承载座和加料漏斗的配合,便于燃烧燃料,通过鼓风机构便于向燃烧室本体内通入足够的空气,达到无烟的目的,通过净化装置便于将尾气的高温回收,将尾气内的有害物质吸附去除,通过筛灰机构便于将燃料燃烧完毕后的残渣排出,通过限位机构便于将燃烧内胆固定安装在燃烧室本体内,通过盖板和密封机构便于将燃烧室本体进行密封,加速燃烧室本体内温度的升高,因此,该环保无烟型燃烧室对比现有设备,尾气排放环境生态造成破坏,同时排放的尾气温度也极高,如果直接排放的话容易造成成本的浪费,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在燃烧时向燃烧内胆内通入过量的空气,使烟尘与空气充分混合,在底部可燃物底火的点燃下,烟尘全部燃烧,再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尾气导出,通过过滤、传导和吸附的处理,将尾气内携带的余温和有害气体分离出来,本设备在使用时较为简单,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局部剖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鼓风机构的局部剖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净化装置的局部剖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筛灰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限位机构和燃烧内胆等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密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燃烧室本体;2、燃烧内胆;3、密封环;4、承载座;5、加料漏斗;6、鼓风机构;7、净化装置;8、筛灰机构;9、限位机构;10、盖板;11、密封机构;12、提拉把手;13、转把;601、鼓风箱;602、送风管;603、筛板;604、安装板;605、鼓风扇;701、净化箱;702、连接架;703、过滤箱;704、出气管;705、门板;706、吸附板;707、隔板;708、换热曲管;709、出水管;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无烟型燃烧室,包括燃烧室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烧内胆(2),所述燃烧内胆(2)设置在燃烧室本体(1)内,燃烧室本体(1)内固定连接有密封环(3),燃烧室本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承载座(4),燃烧室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加料漏斗(5);鼓风机构(6),所述燃烧室本体(1)的右端设置有用于向燃烧室本体(1)内吹风的鼓风机构(6),燃烧室本体(1)的左端设置有用于处理有害尾气的净化装置(7);筛灰机构(8),所述燃烧内胆(2)内设置有用于震动出灰的筛灰机构(8),燃烧室本体(1)内设置有用卡住燃烧内胆(2)的限位机构(9),燃烧室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盖板(10),燃烧室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密封燃烧室本体(1)的密封机构(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无烟型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构(6)包括鼓风箱(601),所述鼓风箱(601)固定连接在燃烧室本体(1)的右端,鼓风箱(601)与燃烧室本体(1)之间通过送风管(602)连通,鼓风箱(601)的顶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固定连接有筛板(603),鼓风箱(601)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04),所述安装板(604)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安装有鼓风扇(6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无烟型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7)包括净化箱(701),所述净化箱(701)设置在燃烧室本体(1)的左端,净化箱(701)通过两个连接架(702)与燃烧室本体(1)固定连接,净化箱(701)的顶端连通有过滤箱(703),所述过滤箱(703)通过出气管(704)与燃烧室本体(1)连通,过滤箱(703)的右端开设有抽屉口,所述抽屉口内滑动设置有门板(705),所述门板(70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吸附板(706),净化箱(701)内固定连接有隔板(707),净化箱(701)内设置有两个换热曲管(708),两个所述换热曲管(708)的输入端与过滤箱(703)连通,两个换热曲管(708)的输出端均穿过隔板(707)向下延伸,净化箱(70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通有出水管(709)和进水管(710),净化箱(701)的左端连通有净化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静怡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卓越涂装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