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及内窥镜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811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胶囊内窥镜检测系统,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控制收发天线沿预设的至少两个指向角度向外部设备发出设备探测信号;控制所述外部设备接收并解析所述设备探测信号,得到接收功率值;提取并根据所述接收功率值中的最大功率值,确定收发角度,并控制所述收发天线以所述收发角度接收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检测数据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兼顾通信效率和质量,方便调节、节省成本且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具备传输稳定和覆盖范围广的特性。输稳定和覆盖范围广的特性。输稳定和覆盖范围广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传输方法及内窥镜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内窥镜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数据通信,特别是以胶囊内窥镜作为外部设备,来进行其与体外记录器之间通信的过程,通常是利用无线电磁波实现的。通信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外部设备一侧数据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并取决于接收侧的信噪比(SNR,Signal

Noise Ratio)。基于此,医疗设备通信
中提供了一些技术方案,以提升传输过程的稳定性,间接提升临床检查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一些其他场景下,特别是应用于对临床操作进行模拟或教学时,还具有提升场景重建准确程度的作用。
[0003]上述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技术方案,多在于提高收发天线的增益来提高接收侧的功率,但是生物组织或用于模拟临床场景的仿真模型,对无线电磁波具有很强的衰减特性。基于此,上述技术方案又不得不调整收发天线与待测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收发天线尽可能靠近生物组织或仿真模型。但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不仅难以有效提升接收侧的信噪比,反而还具有覆盖范围窄、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收发天线沿预设的至少两个指向角度向外部设备发出设备探测信号;控制所述外部设备接收并解析所述设备探测信号,得到接收功率值;提取并根据所述接收功率值中的最大功率值,确定收发角度,并控制所述收发天线以所述收发角度接收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检测数据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控制信号收发阵列中至少两个收发天线沿预设的至少两个指向角度向所述外部设备分别发出设备探测信号;控制所述外部设备接收所有所述设备探测信号,解析得到功率数据集合;提取并根据所述功率数据集合中所有接收功率值中的最大功率值,确定标准收发角度,并控制所述信号收发阵列中至少部分收发天线以所述标准收发角度的朝向方位接收所述检测数据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确定所述最大功率值对应的当前收发天线,以及所述信号收发阵列中至少部分参考收发天线相对于所述当前收发天线的相位关系,得到相位差数据;根据所述相位差数据和所述标准收发角度,计算对应于所述参考收发天线的若干参考收发角度,控制所述参考收发天线以所述参考收发角度接收所述检测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参考收发天线在对应的参考收发角度下指向所述标准收发角度的朝向方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确定所述最大功率值对应的当前收发区域,以及所述当前收发区域中至少部分当前收发天线之间的相位关系,得到所述相位差数据;根据所述相位差数据和所述标准收发角度,计算对应于所述当前收发天线的若干当前收发角度,控制所述当前收发天线以所述当前收发角度接收所述检测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参考收发天线包括所述当前收发区域中的当前收发天线,所述参考收发角度包括对应于不同当前收发天线的所述若干当前收发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控制信号收发阵列中至少两个信号收发区域依次向所述外部设备发出设备探测信号,且每个信号收发区域依次沿预设的至少两个指向角度发射所述设备探测信号;所述方法具体包括:确定所述最大功率值对应的所有信号收发区域,根据所述最大功率值对应的设备探测信号的顺序,确定排列最先的最大功率值所对应的信号收发区域和指向角度,分别为所述当前收发区域和所述标准收发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当前收发区域中相邻的当前收发天线之间的距离、所述设备探测信号的射频波长数据和所述标准收发角度,确定所述当前收发天线之间的相位关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康刘佳维周攀
申请(专利权)人: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