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辉专利>正文

一种日光灯启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925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日光灯启辉器,它包括跳泡与电容构成的启辉电路、底板、触点以及外壳,其特征是在普通启辉器的启辉电路中串联一只二极管,将灯丝被交流加热改为被直流加热,加强了加热效果,实现了日光灯的低电压启辉。这种启辉器适用于功率为6-30W的日光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拆装方便的特点。(*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光灯启动装置,尤其是一种日光灯启辉器。目前市售的日光灯启辉器,它的启辉电路由跳泡和电容并联而成,在电压较低时很难启动;中国专利CN2055662U公告了一种低压快速日光灯启辉器,它采用高压产生电路及电子自动开关,使日光灯能在较低电压下启动,但这种启辉器结构比较复杂,成本高。就启辉器的结构而言,现有的启辉器外壳开口端有四个爪,用以固定装有启辉电路的底板,这种固定方式拆装时不太方便,如果拆装多次,爪子有可能断裂,以致整个启辉器无法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拆装方便,并且能使日光灯在较低电压下启动的日光灯启辉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跳泡与电容并联再与一只二极管串联构成启辉电路,安装在底板上,在底板的下面设有两个触点,外壳套在底板上。外壳的开口端内侧开有与底板相嵌合的环形槽。外壳内侧设有与底板边缘缺口相嵌合的凸条。外壳内侧设有防止底板向其内运动的栅条。本技术适用于日光灯功率和启辉电压符合下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因为只需在现有的启辉电路中串联一只二极管即成。2、拆装方便本技术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外壳与底板靠爪压的固定方式,采用外壳开口端内侧开设环形槽与底板嵌合的固定方式,因而拆装方便。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装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壳主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外壳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底板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底板左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由跳泡1与电容3并联再与一只二极管2串联所构成的启辉电路,安装在底板5上面;在底板5的下面设有两个触点6;外壳4的开口端内侧开有环形槽7,底板5嵌合在此环形槽7中;底板5的边缘开有缺口10,外壳4内侧设有与底板5边缘缺口相嵌合的凸条8,其作用是防止底板5转动;外壳4内侧还设有防止底板5向其内运动的栅条9。本技术要求跳泡1的导通电压要适当降低,使电压较低时灯丝能得到加热。在电路中加入二极管整流,改原来的灯丝被交流加热为直流加热;因灯丝加热为直流电,使串联在电路中的镇流器在灯丝加热期间减少了感抗作用,相对提高了灯丝端电压,加强了灯丝加热效果,从而实现了日光灯低电压启辉。权利要求1.一种日光灯启辉器,跳泡1与电容3并联构成启辉电路,装在底板5上面,在底板5的下面设有两触点6,外壳4套在底板5上,其特征在于在启辉电路中串联一只二极管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光灯启辉器,其特征在于外壳4的开口端内侧开有与底板5相嵌合的环形槽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日光灯启辉器,其特征在于外壳4内侧设有与底板5边缘缺口10相嵌合的凸条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日光灯启辉器,其特征在于外壳4内侧设有防止底板5向其内运动的栅条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光灯启辉器,它包括跳泡与电容构成的启辉电路、底板、触点以及外壳,其特征是在普通启辉器的启辉电路中串联一只二极管,将灯丝被交流加热改为被直流加热,加强了加热效果,实现了日光灯的低电压启辉。这种启辉器适用于功率为6-30W的日光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拆装方便的特点。文档编号H05B41/04GK2100075SQ91224090公开日1992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赖辉 申请人:赖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日光灯启辉器,跳泡1与电容3并联构成启辉电路,装在底板5上面,在底板5的下面设有两触点6,外壳4套在底板5上,其特征在于:在启辉电路中串联一只二极管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辉
申请(专利权)人:赖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