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强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905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强突机器人,设置有车架,所述车架的上端面固定有隔温轿厢,且隔温轿厢的前端设置有激光雷达,并且隔温轿厢的顶部设置有激光雷达;水炮,安装在所述车架的拐角处,所述隔温轿厢的尾部设置有升降云台;空调,安装在所述隔温轿厢的内部,所述空调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路,所述车架的下端面安装有电动绞盘。通过独立双驱动履带式机器人平台搭载各种载荷,控制终端及防护技术等相关辅助部件,实现对灾难现场人员救助护送消防战士安全进入火场进行侦察及区域火势控制与扑灭,过于危险的环境也可单独作为无人消防机器人使用,并且在机器人行进过程中,可自行对碎石以及较大杂物进行引导排除,保证通畅性。保证通畅性。保证通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强突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消防强突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消防强突机器人能代替或者护送消防救援人员进入坍塌,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浓烟等危险灾害事故现场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反馈,有效地解决消防人员在上述场所面临的人身安全,其主要应用在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油品、毒气等危险品存储库房,森林火场,大型人员密集场所,会馆等场合;
[0003]针对高温、浓烟、黑暗、强热辐射、有毒、有害、易坍塌等火灾,以及较大规模的石化企业火灾和化学泄漏事故等有爆炸风险的情况,通常由消防人员进入危险场所,无法保障消防人员生命安全,具有火灾二次伤害的可能,因此需要使用相应的消防强突机器人,然而现有的消防机器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缺点:
[0004]1.针对以上危险环境,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无人方案,即遥控机器人进入,但因技术所限,目前的消防机器人要么无法进入火场(缺少高温防护能力及机械防护能力)、要么进入以上危险环境后侦察能力不足(远程侦察能力受限,无法直观、详尽了解火场内部情况),以及因侦察能力不足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强突机器人,设置有车架(11),所述车架(11)的上端面固定有隔温轿厢(3),且隔温轿厢(3)的前端设置有激光雷达(1),并且隔温轿厢(3)的顶部设置有激光雷达(1);水炮(2),安装在所述车架(11)的拐角处,所述隔温轿厢(3)的尾部设置有升降云台(5),且升降云台(5)的顶部安装有传感器组(4),并且升降云台(5)的边侧设置有放线器(6);空调(7),安装在所述隔温轿厢(3)的内部,所述空调(7)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路(8),所述车架(11)的下端面安装有电动绞盘(9),且车架(11)的边侧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10),并且车架(11)的两侧均等间距安装有自喷淋机构(12);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8),活动安装在所述车架(11)的前方,所述支撑板(18)的一侧和伸缩气缸(21)的输出轴铰接,且伸缩气缸(21)活动安装在车架(11)上;固定筒(19),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8)的另一侧,所述固定筒(19)远离支撑板(18)的一端贯穿有活动杆(20),且活动杆(20)远离固定筒(19)的一端和推铲(13)的侧面固定连接;固定盒(22),固定在所述推铲(13)的顶部,所述固定盒(22)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机(23),且电动机(23)的输出轴设置有连接轴(24),相邻的所述连接轴(24)之间通过皮带轮机构传动,且中间2个连接轴(24)之间通过第二齿轮(27)啮合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强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1)的边缘处活动贯穿有调节杆(14),且调节杆(14)的底部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15),并且调节杆(14)和车架(11)为阻尼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防强突机器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张玮郝翔容大志彭蔚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北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