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消防灭火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20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消防灭火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部一侧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底座的前部另一侧安装有臂杆支架,所述臂杆支架上安装有臂杆组件,所述臂杆组件的前端安装有喷嘴,所述底座的后部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安装有灭火器,所述灭火器的出口通过软管与喷嘴相连通,智能消防机器人可搭配多种灭火器,对火灾环境更具有适用性,主要用于扑救各种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初起火灾,能够实现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消防灭火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消防
,具体为一种智能消防灭火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由火灾直接导致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日益增加,目前的家居,楼宇,办公楼消防灭火主要是依靠手持式灭火器,一般需要人手操作才可以进行,很容易出现扑救不及时、灭火器材缺乏等情况,并且在场人员容易惊慌失措导致逃生迟缓,最终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0003]为此,提出一种智能消防灭火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消防灭火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消防灭火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部一侧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底座的前部另一侧安装有臂杆支架,所述臂杆支架上安装有臂杆组件,所述臂杆组件的前端安装有喷嘴,所述底座的后部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安装有灭火器,所述灭火器的出口通过软管与喷嘴相连通,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激光雷达、升降电机和超声波测距仪,所述升降电机上安装有按压灭火器开关的压板,所述底座两侧分别安装有系统板和电源,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总成。
[0006]优选的:所述臂杆组件包括第一步进电机和臂杆固定块,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臂杆固定块均安装于臂杆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
[0007]优选的:所述臂杆固定块上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臂杆固定块上安装有第一节臂杆,所述第一节臂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步进电机安装有第二节臂杆,所述第二节臂杆的一端通过伺服电机安装有第三节臂杆,所述喷嘴安装于第三节臂杆上。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节臂杆、第二节臂杆和第三节臂杆上分别安装有倾角传感器。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三步进电机和万向轮,两个所述第三步进电机和万向轮均安装于底座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三步进电机上均安装有轮子。
[0011]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总成的上连接有5G通信/WiFi模块、2.4G通信模块和姿态控制模块。
[0012]优选的:所述姿态控制模块采用三个倾角传感器,一个防止机器人侧倾倒下,另两个用于灭火时,判断机械臂伸展的距离。
[0013]优选的:所述5G通信/WiFi模块接收场所内的烟雾警报或灭火警报,并进行报警。
[0014]优选的:所述2.4G通信模块能配备无线遥控控制机器人。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智能消防机器人可搭配多种灭火器,对火灾环境更具有适用性,主要用于扑救各种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初起火灾,能够实现
360
°
旋转,精准扑灭火灾,能够能代替消防救援人员进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浓烟等危险灾害事故现场,有效地解决消防人员在上述场所面临的人身安全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系统示意图。
[0018]图中:1、底座;2、臂杆支架;3、臂杆组件;31、第一步进电机;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4、臂杆固定块;35、第一节臂杆;36、第二步进电机;37、第二节臂杆;38、伺服电机;39、第三节臂杆;4、移动组件;41、第三步进电机;42、轮子;43、万向轮;5、喷嘴;6、系统板;7、摄像头;8、激光雷达;9、升降电机;10、压板;11、固定支架;12、灭火器;13、电源;14、超声波测距仪;15、控制器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消防灭火机器人,包括底座1,底座1的前部一侧安装有摄像头7,底座1的前部另一侧安装有臂杆支架2,臂杆支架2上安装有臂杆组件3,臂杆组件3的前端安装有喷嘴5,底座1的后部安装有固定支架11,固定支架11上安装有灭火器12,灭火器12的出口通过软管与喷嘴5相连通,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激光雷达8、升降电机9和超声波测距仪14,升降电机9上安装有按压灭火器12开关的压板10,底座1两侧分别安装有系统板6和电源13,底座1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总成15。
[0021]如图1所示:臂杆组件3包括第一步进电机31和臂杆固定块34,第一步进电机31和臂杆固定块34均安装于臂杆支架2的顶部,第一步进电机3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32。
[0022]如图1所示:臂杆固定块34上安装有第二齿轮33,第二齿轮33与第一齿轮32啮合连接。
[0023]如图1所示:臂杆固定块34上安装有第一节臂杆35,第一节臂杆35的一端通过第二步进电机36安装有第二节臂杆37,第二节臂杆37的一端通过伺服电机38安装有第三节臂杆39,喷嘴5安装于第三节臂杆39上。
[0024]如图1所示:第一节臂杆35、第二节臂杆37和第三节臂杆39上分别安装有倾角传感器。
[0025]如图1所示:移动组件4包括两个第三步进电机41和万向轮43,两个第三步进电机41和万向轮43均安装于底座1的底部,两个第三步进电机41上均安装有轮子42。
[0026]如图2所示:控制器总成15上连接有分别连接有灭火执行电机模块,
[0027]灭火执行电机模块控制升降电机9进行运作;
[0028]机械臂电机模块控制第一步进电机31、第二步进电机36和伺服电机38运作;
[0029]行走电机模块控制第三步进电机41运作;
[0030]电源管理模块可以为整个装置提供电力;
[0031]语音识别模块可以与人员进行语音交互,便于下达指令;
[0032]姿态控制模块采用三个倾角传感器,一个防止机器人侧倾倒下,另两个用于灭火时,判断机械臂伸展的距离;
[0033]5G通信/WiFi模块接收场所内的烟雾警报或灭火警报,并进行报警;
[0034]超声波测距模块可以对周围物体的距离进行检查,从而躲避障碍物;
[0035]2.4G通信模块能配备无线遥控控制机器人;
[0036]ROS系统板模安装ROS操作系统,提供算法平台;
[0037]ROS系统板模块上连接有激光雷达模块和摄像机模块。
[0038]如图2所示:姿态控制模块采用三个倾角传感器,一个防止机器人侧倾倒下,另两个用于灭火时,判断机械臂伸展的距离。
[0039]如图2所示:5G通信/WiFi模块接收场所内的烟雾警报或灭火警报,并进行报警。
[0040]如图2所示:2.4G通信模块能配备无线遥控控制机器人。
[0041]工作原理:
[0042]摄像头7实现3D视觉跟随,物体识别,避障,视觉安全化系统。
[0043]系统板6上安装ROS操作系统,提供算法平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消防灭火机器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部一侧安装有摄像头(7),所述底座(1)的前部另一侧安装有臂杆支架(2),所述臂杆支架(2)上安装有臂杆组件(3),所述臂杆组件(3)的前端安装有喷嘴(5),所述底座(1)的后部安装有固定支架(11),所述固定支架(11)上安装有灭火器(12),所述灭火器(12)的出口通过软管与喷嘴(5)相连通,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激光雷达(8)、升降电机(9)和超声波测距仪(14),所述升降电机(9)上安装有按压灭火器(12)开关的压板(10),所述底座(1)两侧分别安装有系统板(6)和电源(13),所述底座(1)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总成(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灭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杆组件(3)包括第一步进电机(31)和臂杆固定块(34),所述第一步进电机(31)和臂杆固定块(34)均安装于臂杆支架(2)的顶部,所述第一步进电机(3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灭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杆固定块(34)上安装有第二齿轮(3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庆成吴楠谢飞徐丁陈家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雷龙安全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