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758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压透水混凝土通过特殊的透水陶粒,添加的聚氨酯水性乳液和特配的共聚物,来增加混凝土内部的透水通道,同时通过高分子添加物来提高混凝土受到外界冲击时的缓冲性能,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应用前景广阔。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制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透水混凝土路面不仅具有截天然降水、蓄养地下水、雪后无结冰不打滑保证行人及车辆安全、较强抗冻融等性能,还具有减少空气飞尘、降低城市噪声等环保作用,广泛应用在市政、园林、公园、人行道、体育场馆、停车场、小区、商业广场和文化设施等。
[0003]但是目前常见的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差,经车辆来回碾压后容易板结破碎,造成长时间后透水率降低,结构损坏等问题。
[0004]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30~40份硅酸盐水泥;15~20份混凝土骨料;15~20份透水陶粒;10~15份聚氨酯水性乳液;3~5份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1~2份木质素磺酸钠;100~150份去离子水。
[0007]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骨料是由混凝土粗骨料和混凝土细骨料按等质量比混合制得的。
[0008]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粗骨料是粒径为2.5~3.0mm的碎石颗粒,混凝土细骨料是粒径为1.5~2.0mm的牡蛎壳颗粒。
[0009]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水性乳液固含量为60%,粘度>500 Pa
·
s,pH为7~9,软化点45~50℃。
[0010]进一步的,所述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率为1.35%,熔融指数为5.0g/10min。
[0011]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为:将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骨料混合得到混合料,再向混合料中加入木质素磺酸钠和去离子水,搅拌得到基体浆料,再向基体浆料中加入聚氨酯水性乳液和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在搅拌速度为800~900r/min下搅拌1~2h,即得前驱体,将前驱体倒入钢模中浇注成型,得到坯体,将坯体置于温度为80~90℃下养护3~5天,脱模,即得抗压透水混凝土。
[0012]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骨料的制备步骤为:称取牡蛎壳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后过筛,得到粒径为1.5~2.0mm的牡蛎壳颗粒作为混凝土细骨料,再将粒径为2.5~3.0mm的碎石颗粒作为混凝土粗骨料,将混凝土粗骨料和混凝土细骨料按等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凝土骨料。
[0013]进一步的,所述透水陶粒的制备步骤为:将预制陶粒和质量分数为15%的柠檬酸溶液按质量比为1:5混合后浸渍3~5h,浸渍结束后取出预制陶粒,立即放入液氮中冷冻5~10s后取出,自然解冻后再次进入液氮冷冻,如此循环3~5遍后,自然晾干得到透水陶粒。
[0014]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陶粒的制备步骤为:(1)将河底淤泥、高岭土和方解石按质量比为7︰3︰2混合后放入烘箱,在105~11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混合干料,再将混合干料粉碎后过200目筛,得到混合干料粉末;(2)按质量比为3:1将上述混合干料粉末分散于质量分数为30%的九水硅酸钠溶液中,得到混合泥料,再将混合泥料放入制球机中制成粒径为2~3mm的生料球,在100~110℃下干燥2~3h,干燥后放入马弗炉中,加热升温至500~550℃,预热10~15min,再升温至1200~1250℃,焙烧30~40min,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出料得到预制陶粒。
[0015]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以富含有机质的河底淤泥作为陶粒制备原料,在后期烧结制粒过程中容易产生孔隙气泡,提高陶粒的孔隙率,增加陶粒的透水性能;首先利用柠檬酸溶液对预制陶粒进行酸浸处理,将陶粒中的酸溶性物质溶解去除,进一步拓宽陶粒的孔隙率,增加其透水性,同时酸浸的过程中,酸溶液会留存在陶粒孔隙中,经过液氮冷冻结冰体积变大,从而进一步扩宽陶粒内部孔隙,如此冻融循环下,最终进一步提高陶粒孔隙率,提高其透水性能,得到透水效果极佳的陶粒颗粒,用其作为混凝土掺料,提高混凝土的透水性能;(2)通过粗细骨料的复配,增强混凝土级配设置,提高混凝土宏观密实度,从而提高其抗压强度,而牡蛎壳细骨料具有独特的片状透水结构和高吸水率,这种多孔、高吸水性的物理性质,导致混凝土在水化初期,部分游离的水分子被混凝土内部的牡蛎壳颗粒吸附,从而延迟了水化反应的进行,使得混凝土后期强度显著提高,抗压性能明显改善,而且本专利技术粒径小于2mm的牡蛎壳粉与水泥浆体的交融协调效果更好,与水泥浆体粘结效果更好,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也因此得到改善;(3)通过向混凝土基体浆料中加入聚氨酯水性乳液作为胶黏物质,通过其对混凝土基体浆料起到胶黏效果,增加固化后混凝土的内聚力,从而提高其机械强度,而且聚氨酯是一种弹性填料,它的掺入可以在混凝土受到机械挤压时具有相当的缓冲抗压效果,保持混凝土的结构完整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压效果,而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一端具有能够和聚氨酯反应相容的马来酸酐基团,一端具有不和聚氨酯反应的乙烯辛烯基团,从而在聚氨酯表面形成比较弱的界面力,为水分子的浸渍流通提供了通道,从而提高了混凝土材料的透水性能,应用前景广阔。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8](1)将河底淤泥、高岭土和方解石按质量比为7︰3︰2混合后放入烘箱,在105~11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混合干料,再将混合干料粉碎后过200目筛,得到混合干料粉末;(2)按质量比为3:1将上述混合干料粉末分散于质量分数为30%的九水硅酸钠溶液中,得到混合泥料,再将混合泥料放入制球机中制成粒径为2~3mm的生料球,在100~110℃下干燥2~3h,干燥后放入马弗炉中,加热升温至500~550℃,预热10~15min,再升温至1200~1250℃,焙烧30~40min,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出料得到预制陶粒;以富含有机质的河底淤泥作为陶粒制备原料,在后期烧结制粒过程中容易产生孔隙气泡,提高陶粒的孔隙率,增加陶粒的透水性能;(3)将上述预制陶粒和质量分数为15%的柠檬酸溶液按质量比为1:5混合后浸渍3~5h,浸渍结束后取出预制陶粒,立即放入液氮中冷冻5~10s后取出,自然解冻后再次进入液氮冷冻,如此循环3~5遍后,自然晾干得到透水陶粒;首先利用柠檬酸溶液对预制陶粒进行酸浸处理,将陶粒中的酸溶性物质溶解去除,进一步拓宽陶粒的孔隙率,增加其透水性,同时酸浸的过程中,酸溶液会留存在陶粒孔隙中,经过液氮冷冻结冰体积变大,从而进一步扩宽陶粒内部孔隙,如此冻融循环下,最终进一步提高陶粒孔隙率,提高其透水性能,得到透水效果极佳的陶粒颗粒,用其作为混凝土掺料,提高混凝土的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30~40份硅酸盐水泥;15~20份混凝土骨料;15~20份透水陶粒;10~15份聚氨酯水性乳液;3~5份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1~2份木质素磺酸钠;100~150份去离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骨料是由混凝土粗骨料和混凝土细骨料按等质量比混合制得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粗骨料是粒径为2.5~3.0mm的碎石颗粒,混凝土细骨料是粒径为1.5~2.0mm的牡蛎壳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水性乳液固含量为60%,粘度>500 Pa
·
s,pH为7~9,软化点45~5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率为1.35%,熔融指数为5.0g/10min。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将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骨料混合得到混合料,再向混合料中加入木质素磺酸钠和去离子水,搅拌得到基体浆料,再向基体浆料中加入聚氨酯水性乳液和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在搅拌速度为800~900r/min下搅拌1~2h,即得前驱体,将前驱体倒入钢模中浇注成型,得到坯体,将坯体置于温度为80~90℃下养护3~5天,脱模,即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峰马天鸣王强刘林陈玉龙樊佳男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