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758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冲击测试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放置盒,支撑板上通过驱动组件设置有沿支撑板长度方向滑动的挡板,挡板的端部插入放置盒内;还包括固定在机架上且位于下落管正下方的固定盒,固定盒内设置有吸附座,所述吸附座上设置有吸附嘴;以及第一活塞筒,设置在机架的侧部,所述第一活塞筒与吸附嘴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筒上具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通过连接件与挡板做相反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挡板移动出放置盒时,第一活塞杆与挡板运动方向相反,则会沿第一活塞筒向外移动,进而使得吸附嘴工作,产生对放置在吸附座上的样品进行吸力,以实现对样品与滚珠撞击时的固定。的固定。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击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抗冲击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抗冲击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塑料板或金属板类产品生产完成后,均需要对其进行抽样检测,其中抗冲击检测是很重要的一项,用以了解产品抗撞抗冲击的能力,以便投入使用。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大多通过抗冲击检测仪来检测板类样品的抗冲击能力,在检测仪的顶部放置一个滚珠(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放置不同规格的滚珠),通过滚珠下落撞击样品完成检测,在检测仪的底部还设置有一组夹具,用以对样品进行固定,夹具一般通过一可活动的固定块和控制固定块位置的螺纹杆组成,通过旋转螺纹杆来完成对样品的固定,但该类夹具操作较繁琐,且反复正反方向拧动螺栓会影响对批量样品进行持续测试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冲击测试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夹持板类样品的夹具操作较繁琐,且会影响对批量样品进行持续测试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抗冲击测试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具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盒,所述支撑板上通过驱动组件设置有沿支撑板长度方向滑动的挡板,所述挡板的端部插入放置盒内,所述放置盒内放置有置于挡板上的滚珠,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放置盒相连通的下落管;
[0007]固定盒,固定在机架上且位于下落管的正下方,所述固定盒内设置有吸附座,所述吸附座上设置有一组不凸出吸附座的吸附嘴;
[0008]第一活塞筒,设置在机架的侧部,所述第一活塞筒的端部通过连接管与吸附嘴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筒上具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通过连接件与挡板做相反运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配合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外端与挡板的端部相固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一对相互连通的第二活塞筒,两个第二活塞筒上均设置有第二活塞杆,其中一个第二活塞杆通过第一固定块与挡板的端部相固定,另一个所述第二活塞筒通过第二固定块与第一活塞杆相固定。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供第一固定块穿过的槽口,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槽口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座的底部开设有与连接管相连通的密封腔,所述吸附嘴的底部伸入密封腔内并与密封腔相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座上均匀开设有一组凹槽,所述吸附嘴与凹槽一一对应并设
置在凹槽内。
[0014]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的第一活塞筒,第一活塞筒的端部通过连接管与吸附嘴相连通,第一活塞筒上具有与挡板做相反运动的第一活塞杆,在挡板移动出放置盒时,第一活塞杆与挡板运动方向相反,则会沿第一活塞筒向外移动,进而使得吸附嘴工作,对放置在吸附座上的样品产生吸力,以实现对样品与滚珠撞击时的固定,相反,挡板复位后,对样品的吸力消失,可快速的取下样品,且可重新放置滚珠,以便持续性的检测工作。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放置盒的正视剖视图。
[0020]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机架;2、支撑板;3、放置盒;4、挡板;5、滚珠;6、下落管;7、固定盒;8、吸附座;9、吸附嘴;10、第一活塞筒;11、连接管;12、第一活塞杆;13、电机;14、螺纹杆;15、螺纹筒;16、第二活塞筒;17、第二活塞杆;18、第一固定块;19、第二固定块;20、槽口;21、密封腔;2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3]实施例:参照附图1至附图3中所示,一种抗冲击测试装置,适用于板类部件的抗冲击检测,包括机架1,机架1的顶部具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盒3,支撑板2上通过驱动组件设置有沿支撑板长度方向滑动的挡板4,挡板4的端部插入放置盒3内,放置盒3内放置有置于挡板4上的滚珠5,支撑板2的底部设置有与放置盒3相连通的下落管6,其中,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板2上的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4,螺纹杆14上螺纹配合有螺纹筒15,螺纹筒15的外端与挡板4的端部相固定,通过电机13驱动螺纹杆14转动,因螺纹筒15与挡板4的端部相固定,挡板4插入放置盒3内,螺纹筒15受到挡板4的限制,进而使得螺纹筒15沿螺纹杆14方向移动,在挡板4抽出放置盒3后,滚珠5通过下落管6下落,产生撞击力。
[0024]固定盒7,用于放置板类样品,固定盒7固定在机架1上且位于下落管6的正下方,固定盒7内设置有吸附座8,吸附座8上设置有一组不凸出吸附座8的吸附嘴9,吸附嘴9具有吸
附孔,通过吸附嘴9产生对放置在其上的板类样品的吸力,便于对该类样品进行固定,通过盒体的侧壁能够对完成撞击后的滚珠5进行一定位置的阻挡,降低滚珠5反弹至机架1外的概率。
[0025]第一活塞筒10,设置在机架1的侧部,第一活塞筒10的端部通过连接管11与吸附嘴9相连通,第一活塞筒10上具有第一活塞杆12,第一活塞杆12通过连接件与挡板4做相反运动,在挡板4移动出放置盒3时,第一活塞杆12与挡板4运动方向相反,则会沿第一活塞筒10向外移动,进而使得吸附嘴9工作,对放置在吸附座8上的样品产生吸力,以实现对样品固定的目的,相反,挡板4复位后,对样品的吸力消失,可快速的取下样品,且可重新放置滚珠5,以便持续性的检测工作。
[0026]上述第一活塞杆12与挡板4做相反运动,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具体的,连接件包括一对相互连通的第二活塞筒16,两个第二活塞筒16上均设置有第二活塞杆17,其中一个第二活塞杆17通过第一固定块18与挡板4的端部相固定,另一个第二活塞筒16通过第二固定块19与第一活塞杆12相固定,在挡板4离开放置盒3的过程中,第二活塞杆17移动会带动其内部的活塞件同步移动,进而对另一个第二活塞杆17产生外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顶部具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盒(3),所述支撑板(2)上通过驱动组件设置有沿支撑板长度方向滑动的挡板(4),所述挡板(4)的端部插入放置盒(3)内,所述放置盒(3)内放置有置于挡板(4)上的滚珠(5),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设置有与放置盒(3)相连通的下落管(6);固定盒(7),固定在机架(1)上且位于下落管(6)的正下方,所述固定盒(7)内设置有吸附座(8),所述吸附座(8)上设置有一组不凸出吸附座(8)的吸附嘴(9);第一活塞筒(10),设置在机架(1)的侧部,所述第一活塞筒(10)的端部通过连接管(11)与吸附嘴(9)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筒(10)上具有第一活塞杆(12),所述第一活塞杆(12)通过连接件与挡板(4)做相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板(2)上的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上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福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赛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