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力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40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抗冲击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冲击力检测设备,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顶面一侧的夹持件以及两个对称设置于壳体顶面另一侧的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零件需要进行抗冲击力检测的位置,快速调整连接环、撞击球的位置,从而提高抗冲击力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通用性,同时,撞击球以钟摆摆动的方式撞击冲击物,冲击物对零件形成固定的冲击力,此种冲击方式,撞击球对零件的冲击力随撞击球摆动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撞击球的摆动高度,对零件形成不同的冲击力,进而可以全面检测零件抵抗冲击力。进而可以全面检测零件抵抗冲击力。进而可以全面检测零件抵抗冲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击力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抗冲击力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抗冲击力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外壳是汽车零部件中具有一定安全性作用的构件,现有技术中有对塑料零部件的试验,都是基于碰撞的试验,以整个汽车作为试验对象,试验车辆在碰撞试验中的强度,但该试验无法试验塑料零部件单独受到冲击时的情况;
[0003]一般汽车外壳等零件进行抗冲击力检测大部分都是由人工进行检测,人工检测时,需要工作人员手拿着锤子对汽车外壳等零件进行敲击,从而对汽车外壳等零件进行抗冲击力检测,人工进行检测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敲击力度一致,所以容易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现有技术中也有部分通过滚珠掉落撞击汽车外壳进行的抗冲击力检测,但是当需要对汽车外壳不同位置进行检测时,一般是通过调节汽车外壳的位置来使得钢球掉落在汽车外壳的不同位置,从而对汽车外壳不同位置进行检测,这种方式只能适用于特定大小的汽车外壳,当对较大的汽车外壳进行检测时,该种方式无法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冲击力检测设备,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对汽车外壳不同位置进行检测时,操作麻烦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抗冲击力检测设备,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顶面一侧的夹持件以及两个对称设置于壳体顶面另一侧的连接块,还包括设置于两个连接块之间的转杆、弹性连接于转杆侧面的连接环以及连接于连接环下端的撞击球,转杆的侧面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槽,连接环的内表面连接有气囊;
[0007]设置于连接块内部的驱动件,用于调整撞击球的倾斜角度;
[0008]设置于连接块内部靠近驱动件位置的调整件,用于调整连接环、撞击球的位置。
[0009]进一步地,驱动件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连接块侧面的气泵,连接块内部对应气泵位置开设的安装槽,安装槽的输出端与安装槽贯穿连接,安装槽远离气泵的侧面通过弹簧连接有挤压板,转杆靠近气泵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槽的内部,并与挤压板螺纹连接,安装槽靠近气泵的侧面下端贯穿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包括管道与控制阀。
[0010]进一步地,调整件包括开设于转杆内部的连接槽、设置于转杆的侧面靠近连接环位置的第一波纹连接管、设置于第一波纹连接管靠近连接环一端的推动块以及贯穿连接于推动块侧面的放气管,所述放气管包括管道与控制阀,所述连接槽的一端与第一波纹连接管贯穿连接,所述连接槽的另一端设有连接件。
[0011]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转杆的侧面靠近安装槽内部与连接槽贯穿连接的第二波纹连接管,第二波纹连接管远离连接槽的一端与挤压板贯穿连接,第二波纹连接管的侧面靠近挤压板的位置连接有开关阀。
[0012]进一步地,壳体的顶面通过伸缩杆与连接块连接。
[0013]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零件需要进行抗冲击力检测的位置,快速调整连接环、撞击球的位置,从而提高抗冲击力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通用性,同时,撞击球以钟摆摆动的方式撞击冲击物,冲击物对零件形成固定的冲击力,此种冲击方式,撞击球对零件的冲击力随撞击球摆动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撞击球的摆动高度,对零件形成不同的冲击力,进而可以全面检测零件抵抗冲击力。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连接块的侧面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图。
[0020]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壳体;2、夹持件;3、连接块;4、转杆;5、连接环;6、撞击球;7、气泵;8、安装槽;9、弹簧;10、挤压板;11、出气管;12、连接槽;13、第一波纹连接管;14、推动块;15、放气管;16、第二波纹连接管;17、开关阀;18、气囊;19、卡槽;20、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3]参照图1至图4,实施例:一种抗冲击力检测设备,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顶面一侧的夹持件2以及两个对称设置于壳体1顶面另一侧的连接块3,还包括设置于两个连接块3之间的转杆4、弹性连接于转杆4侧面的连接环5以及连接于连接环5下端的撞击球6;
[0024]壳体1的顶面通过伸缩杆20与连接块3连接;
[0025]当需要对汽车外壳等零件进行抗冲击力检测时,首先,通过夹持件2将汽车外壳等零件固定在壳体1上,再根据零件需要进行抗冲击力检测的位置,调整撞击球6的位置,当需要调整撞击球6的高度时,打开伸缩杆20带动连接块3、转杆4上下移动,即可调整撞击球6的高度;
[0026]设置于连接块3内部靠近驱动件位置的调整件,用于调整连接环5、撞击球6的位置;调整件包括开设于转杆4内部的连接槽12、设置于转杆4的侧面靠近连接环5位置的第一
波纹连接管13、设置于第一波纹连接管13靠近连接环5一端的推动块14以及贯穿连接于推动块14侧面的放气管15,放气管15包括管道与控制阀,连接槽12的一端与第一波纹连接管13贯穿连接,连接槽12的另一端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转杆4的侧面靠近安装槽8内部与连接槽12贯穿连接的第二波纹连接管16,第二波纹连接管16远离连接槽12的一端与挤压板10贯穿连接,第二波纹连接管16的侧面靠近挤压板10的位置连接有开关阀17;
[0027]当需要调整连接环5、撞击球6上的位置时,当需要连接环5、撞击球6在转杆4的侧面上向右移动时,打开气泵7、开关阀17,此时,气泵7产生的气体通过其输出端进入至安装槽8的内部,由于推动连接环5移动需要的气体挤压力小于推动挤压板10克服弹簧9的弹力在安装槽8内部移动的气体挤压力,即控制气泵7产生的气体挤压力不推动挤压板10克服弹簧9的弹力在安装槽8内部移动,此时,气体通过开关阀17、第二波纹连接管16以及连接槽12进入至第一波纹连接管13的内部对推动块14进行挤压,随着气体挤压力的增大,由于波纹管由弹性材料制成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力检测设备,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顶面一侧的夹持件(2)以及两个对称设置于壳体(1)顶面另一侧的连接块(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两个连接块(3)之间的转杆(4)、弹性连接于转杆(4)侧面的连接环(5)以及连接于连接环(5)下端的撞击球(6);设置于连接块(3)内部的驱动件,用于调整撞击球(6)的倾斜角度;设置于连接块(3)内部靠近驱动件位置的调整件,用于调整连接环(5)、撞击球(6)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件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连接块(3)侧面的气泵(7),所述连接块(3)内部对应气泵(7)位置开设的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的输出端与安装槽(8)贯穿连接,所述安装槽(8)远离气泵(7)的侧面通过弹簧(9)连接有挤压板(10),所述转杆(4)靠近气泵(7)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槽(8)的内部,并与挤压板(10)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槽(8)靠近气泵(7)的侧面下端贯穿连接有出气管(11),所述出气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福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赛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