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果栽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562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燕窝果栽培结构,包括多个支撑件、多个亲水毯状件以及喷淋管线,多个支撑件呈行列布置以形成多组支撑架组,多个亲水毯状件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多组支撑架组上,以在每组支撑架组上形成一堵亲水性墙体,喷淋管线设置在支撑架组上,用以朝向亲水性墙体喷淋液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亲水性墙体结合喷淋管线的设置,一方面,无需对燕窝果苗做弯枝条处理,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也方便修剪;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结果枝条数量、提高亩产;再有,能够诱导燕窝果根系生长,解决了燕窝果根系丰富度的问题,同时一旦土壤中根系出现问题,可以通过亲水性墙体上的地上部分吸收水肥,缓解了地下部分造成的危害,增加了燕窝果苗生长稳定性。苗生长稳定性。苗生长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燕窝果栽培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果树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燕窝果栽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燕窝果又叫麒麟果,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纤维,原产于中美洲,目前我国南方也有种植。
[0003]对于燕窝果的栽培,目前大多沿用火龙果的栽培方式,采用柱式栽培以及排式栽培,然而,由于燕窝果枝条硬,十分容易断裂,在上架之后,十分容易被风吹断,或者在人工弯曲的时候,容易断裂,燕窝果上架后弯枝需要大量的人工,工作量巨大,且燕窝果上架后容易形成长枝,导致修剪不便;同时燕窝果根系脆弱,极容易受到线虫,以及肥害等影响造成烂根,同时燕窝果根系丰富度不够,在夏季等高温季节,极其容易受到高温影响,导致苗被晒死,干瘪,落花落果等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燕窝果栽培结构,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的燕窝果栽培结构,包括:
[0006]多个支撑件,多个所述支撑件呈行列布置以形成多组支撑架组;
[0007]多个亲水毯状件,多个所述亲水毯状件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多组支撑架组上,以在每组所述支撑架组上形成一堵亲水性墙体;以及
[0008]喷淋管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组上,用以朝向所述亲水性墙体喷淋液体。
[0009]可选择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立柱件和沿所述立柱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架,所述喷淋管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0010]可选择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分别位于所述立柱件的相对两侧上,所述喷淋管线包括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和所述第二喷淋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上,用以分别朝向所述亲水性墙体的相对两侧喷淋液体。
[0011]可选择地,所述支撑架组上沿所述立柱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第一喷淋管和至少两根所述第二喷淋管。
[0012]可选择地,所述立柱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以浇筑于地面,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上设置有照明件。
[0013]可选择地,每组支撑架组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照明件。
[0014]可选择地,每组支撑架组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件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照明件。
[0015]可选择地,所述燕窝果栽培结构还包括有灌溉管,所述灌溉管沿所述支撑架组敷设在地面上。
[0016]可选择地,所述立柱件上穿设有钢绞线,所述亲水毯状件通过所述钢绞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组上。
[0017]可选择地,所述支撑架组上沿所述立柱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根钢绞线。
[0018]本技术基于亲水性墙体结合喷淋管线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枝条贴在亲水性墙体上生长,无需对燕窝果苗做弯枝条处理,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且不易形成长枝,有利于机械化修剪;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结果枝条数量、提高亩产;再有,能够诱导燕窝果根系生长,解决了燕窝果根系丰富度的问题,同时一旦土壤中根系出现问题,可以通过亲水性墙体上的地上部分吸收水肥,缓解了地下部分造成的危害,增加了燕窝果苗生长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9]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0020]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0021]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燕窝果栽培结构的局部主视图;
[0022]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燕窝果栽培结构的侧视图。
[0023]图中标号说明:
[0024]10、支撑架组;11、支撑件;111、立柱件;1111、第一端;1112、第二端;112、支架;1121、第一架体;1122、第二架体;20、亲水毯状件;30、喷淋管线;31、第一喷淋管;32、第二喷淋管;40、导线;50、照明件;60、灌溉管;70、钢绞线;80、地锚;90、主供液管;200、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燕窝果栽培结构,包括多个支撑件11、多个亲水毯状件20以及喷淋管线30。多个支撑件11呈行列布置以形成多组支撑架组10,图1示出了一组支撑架组10的布局结构,图2示出了五组支撑架组10。多个亲水毯状件20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多组支撑架组10上,以在每组支撑架组10上形成一堵亲水性墙体,这里,亲水毯状件20可以采用网格状的椰丝毯,也可以采用网格状的棕丝毯等等,只要能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能即可。喷淋管线30设置在支撑架组10上,用以朝向亲水性墙体喷淋液体。
[0028]这里,每组支撑架组10上的亲水性墙体可以是单层结构,即,每组支撑架组10上设置一条亲水毯状件20。
[0029]这里,每组支撑架组10上的亲水性墙体也可以是双层结构,即,每组支撑架组10上设置两条亲水毯状件20,两条亲水毯状件20形成双层结构。
[0030]这里,每组支撑架组10上的亲水性墙体还可以是多层结构,即,每组支撑架组10上
设置多条亲水毯状件20,多条亲水毯状件20形成多层结构。
[0031]上述的燕窝果栽培结构,主要用于辅助燕窝果苗生长,燕窝果苗种植在亲水性墙体的两面上,形成双面栽培方式,应当能理解地,上述的燕窝果栽培结构,也可以用于辅助火龙果苗生长。亲水毯状件20设置在支撑架组10上,同时架设喷淋管线30,通过喷淋管线30朝向亲水毯状件20形成的亲水性墙体喷淋液体,使得亲水性墙体保持湿润,如此,燕窝果树枝沿着亲水性墙体贴合生根,形成地上

地下复合根系系统,一方面,有利于枝条贴着亲水性墙体生产,无需对燕窝果苗做弯枝条处理,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且不易形成长枝,有利于机械化修剪;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结果枝条数量、提高亩产;再有,能够诱导燕窝果根系生长,解决了燕窝果根系丰富度的问题,同时一旦土壤中根系出现问题,可以通过亲水性墙体上的地上部分吸收水肥,缓解了地下部分造成的危害,增加了燕窝果苗生长稳定性。
[0032]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燕窝果栽培结构,支撑件11包括立柱件111和沿立柱件111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架112,喷淋管线30设置在支架112上,如此,不仅方便架设喷淋管线30;而且,在支撑架组10的高度方向上形成多层喷淋管线30,能更加有效地喷淋亲水性墙体,保持亲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燕窝果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撑件(11),多个所述支撑件(11)呈行列布置以形成多组支撑架组(10);多个亲水毯状件(20),多个所述亲水毯状件(20)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多组支撑架组(10)上,以在每组所述支撑架组(10)上形成一堵亲水性墙体;以及喷淋管线(30),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组(10)上,用以朝向所述亲水性墙体喷淋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窝果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包括立柱件(111)和沿所述立柱件(111)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架(112),所述喷淋管线(30)设置在所述支架(1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燕窝果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2)包括第一架体(1121)和第二架体(1122),所述第一架体(1121)和所述第二架体(1122)分别位于所述立柱件(111)的相对两侧上,所述喷淋管线(30)包括第一喷淋管(31)和第二喷淋管(32),所述第一喷淋管(31)和所述第二喷淋管(3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1121)和所述第二架体(1122)上,用以分别朝向所述亲水性墙体的相对两侧喷淋液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燕窝果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组(10)上沿所述立柱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徐军桂刘家欣李雨欣何金午和国刚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