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731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包括氮气吹扫装置和放散煤气收集装置,用于回收煤气加热炉的放散煤气,煤气加热炉连接有冷煤气支管和烟气支管,冷煤气支管连通于冷煤气主管上,煤气加热炉的燃烧器设置有拱顶及环道,氮气吹扫装置连通于冷煤气主管、冷煤气支管、烟气支管及拱顶及环道,对冷煤气主管、冷煤气支管、烟气支管及拱顶及环道吹扫氮气;放散煤气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放散煤气至烧炉煤气管回收利用,或者输送放散煤气至放散塔燃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对放散煤气回收利用,避免了能源浪费,同时保护了环境,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健康。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健康。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置换、放散煤气绿色环保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煤气加热炉在生产过程中,因工艺需要,会产生如下煤气外排点:
[0003](1)置换煤气外排:煤气加热炉在加热转燃烧过程中,因炉内充满了高热值煤气(CO),在燃烧初期会有大量的空气(O2)进入炉内,为了避免O2遇到CO产生爆炸事故,故需要将氮气(N2)吹入炉内,将炉内的CO用N2置换掉,保证煤气加热炉的各工序生产安全,这部分置换的煤气需要排出炉外。
[0004](2)冷煤气管道输送煤气结束后的吹扫煤气外排:冷煤气管道在输送煤气阀门关闭后,还残留部分煤气(CO),为避免残留的CO与烧炉时的O2发生爆炸事故,需要对加热炉前的一定长度范围的输送管道进行N2吹扫,保证O2含量低于爆炸极限值,这部分煤气经过吹扫排出管道外部。
[0005](3)冷煤气管道检修吹扫煤气外排;在加热炉装置年检时,需要对冷煤气输送管道进行N2吹扫,赶走管内的残留煤气(CO),防止工作人员煤气中毒,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这部分煤气经过吹扫排出管道外部。
[0006]对于传统炼铁高炉的热风炉,这几部分煤气都是直接排向大气,造成了能源浪费,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7]因此,如何对放散的煤气进行回收利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以对放散煤气进行回收利用。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用于回收煤气加热炉的放散煤气,所述煤气加热炉连接有冷煤气支管和烟气支管,所述冷煤气支管连通于冷煤气主管上,所述煤气加热炉的燃烧器设置有拱顶及环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1]氮气吹扫装置,连通于所述冷煤气主管、所述冷煤气支管、所述烟气支管及所述拱顶及环道,对所述冷煤气主管、冷煤气支管、烟气支管及所述拱顶及环道吹扫氮气;
[0012]放散煤气收集装置,包括放散煤气收集管、放散煤气回收管和放散塔放散煤气管,所述放散煤气收集管连通于所述冷煤气主管、冷煤气支管和烟气支管,用于收集放散煤气;所述放散煤气回收管连通于所述放散煤气收集管,用于输送放散煤气至烧炉煤气管;所述放散塔放散煤气管连通于所述放散煤气收集管,用于输送放散煤气至放散塔燃烧。
[0013]可选地,在上述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中,所述放散
煤气收集管包括:
[0014]放散废煤气管,连通于所述冷煤气主管和所述烟气支管,用于收集放散煤气,所述放散废煤气管连通于所述放散煤气回收管和所述放散塔放散煤气管;
[0015]阀间放散废煤气管,连通于所述冷煤气支管,用于收集所述冷煤气支管上设置的阀门之间的放散的废煤气,所述阀间放散废煤气管连通于所述放散塔放散煤气管。
[0016]可选地,在上述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中,所述放散废煤气管连通于并联设置的冷煤气主管煤气放散管和炉本体置换煤气及烟气支管放散煤气管;
[0017]所述冷煤气主管上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蝶阀和盲板阀,所述冷煤气主管煤气放散管一端连通于所述冷煤气主管上且位于所述蝶阀和盲板阀之间,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放散煤气回收管;
[0018]所述烟气支管上设置有第一液动化工双闸板阀,所述炉本体置换煤气及烟气支管放散煤气管一端连通于所述烟气支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液动化工双闸板阀的上游,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放散煤气回收管。
[0019]可选地,在上述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中,所述冷煤气支管上设置的阀门为第二液动化工双闸板阀和液压切断蝶阀,所述阀间放散废煤气管连通于冷煤气支管煤气放散管,所述冷煤气支管煤气放散管一端连通于所述冷煤气支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液动化工双闸板阀和所述液压切断蝶阀之间,另一端连通于所述阀间放散废煤气管。
[0020]可选地,在上述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中,所述氮气吹扫装置包括氮气吹扫主管和并联设置的三条氮气吹扫支管,所述三条氮气吹扫支管分别为第一氮气吹扫支管、第二氮气吹扫支管和第三氮气吹扫支管;
[0021]所述第一氮气吹扫支管一端连通于所述氮气吹扫主管,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冷煤气主管上,且位于所述蝶阀和所述冷煤气主管煤气放散管之间;
[0022]所述第二氮气吹扫支管一端连通于所述氮气吹扫主管,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冷煤气支管上,且位于所述冷煤气支管煤气放散管和所述液压切断蝶阀之间;
[0023]所述第三氮气吹扫支管一端连通于所述氮气吹扫主管,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烟气支管和煤气加热炉的拱顶及环道上。
[0024]可选地,在上述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中,所述第三氮气吹扫支管包括并联设置的第四氮气吹扫支管和第五氮气吹扫支管;
[0025]所述第四氮气吹扫支管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氮气吹扫支管,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烟气支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液动化工双闸板阀与所述炉本体置换煤气及烟气支管放散煤气管之间;
[0026]所述第五氮气吹扫支管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氮气吹扫支管,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拱顶及环道。
[0027]可选地,在上述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中,所述放散废煤气管的下游设置有一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
[0028]可选地,在上述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中,当所述一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浓度≥预设浓度时,所述放散废煤气管与所述放散煤气回收管
的连通管路处于连通状态,所述放散废煤气管与所述放散塔放散煤气管的连通管路处于切断状态;
[0029]当所述一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浓度<预设浓度时,所述放散废煤气管与所述放散塔放散煤气管的连通管路处于连通状态,所述放散废煤气管与所述放散煤气回收管处于的连通管路处于切断状态。
[0030]可选地,在上述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中,所述放散废煤气管与所述放散煤气回收管的连通管路上沿所述放散煤气流动反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手动闸阀、第一液压快切蝶阀、第一液压盲板阀、止回阀和第二手动闸阀;
[0031]所述放散废煤气管与所述放散塔放散煤气管的连通管路上沿所述放散煤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三手动闸阀、第二液压快切蝶阀和第二液压盲板阀,所述阀间放散废煤气管连通于所述放散塔放散煤气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液压盲板阀的下游。
[0032]可选地,在上述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中,所述放散塔放散煤气管上设置有手动阀。
[0033]本技术提供的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用于回收煤气加热炉的放散煤气。煤气加热炉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用于回收煤气加热炉(100)的放散煤气,所述煤气加热炉(100)连接有冷煤气支管(210)和烟气支管(110),所述冷煤气支管(210)连通于冷煤气主管(200)上,所述煤气加热炉(100)的燃烧器设置有拱顶及环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氮气吹扫装置,连通于所述冷煤气主管(200)、所述冷煤气支管(210)、所述烟气支管(110)及所述拱顶及环道,对所述冷煤气主管(200)、冷煤气支管(210)、烟气支管(110)及所述拱顶及环道吹扫氮气;放散煤气收集装置,包括放散煤气收集管(400)、放散煤气回收管(500)和放散塔放散煤气管(600),所述放散煤气收集管(400)连通于所述冷煤气主管(200)、冷煤气支管(210)和烟气支管(110),用于收集放散煤气;所述放散煤气回收管(500)连通于所述放散煤气收集管(400),用于输送放散煤气至烧炉煤气管(700);所述放散塔放散煤气管(600)连通于所述放散煤气收集管(400),用于输送放散煤气至放散塔(800)燃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散煤气收集管(400)包括:放散废煤气管(410),连通于所述冷煤气主管(200)和所述烟气支管(110),用于收集放散煤气,所述放散废煤气管(410)连通于所述放散煤气回收管(500)和所述放散塔放散煤气管(600);阀间放散废煤气管(420),连通于所述冷煤气支管(210),用于收集所述冷煤气支管(210)上设置的阀门之间的放散煤气,所述阀间放散废煤气管(420)连通于所述放散塔放散煤气管(60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散废煤气管(410)连通于并联设置的冷煤气主管煤气放散管(421)和炉本体置换煤气及烟气支管放散煤气管(422);所述冷煤气主管(200)上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蝶阀(201)和盲板阀(202),所述冷煤气主管煤气放散管(421)一端连通于所述冷煤气主管(200)上且位于所述蝶阀(201)和盲板阀(202)之间,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放散煤气回收管(500);所述烟气支管(110)上设置有第一液动化工双闸板阀(111),所述炉本体置换煤气及烟气支管放散煤气管(422)一端连通于所述烟气支管(11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液动化工双闸板阀(111)的上游,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放散煤气回收管(50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煤气支管(210)上设置的阀门为第二液动化工双闸板阀(211)和液压切断蝶阀(212),所述阀间放散废煤气管(420)连通于冷煤气支管煤气放散管(411),所述冷煤气支管煤气放散管(411)一端连通于所述冷煤气支管(210)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液动化工双闸板阀(211)和所述液压切断蝶阀(212)之间,另一端连通于所述阀间放散废煤气管(42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富氢碳循环高炉配套煤气加热炉放散煤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吹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龙张开钧魏翠萍刘颖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