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孔抛光的多头精密齿轮主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24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孔抛光的多头精密齿轮主轴机构,包括安装在箱体中以行星齿轮系统布设的大齿轮和多个小齿轮,每个小齿轮均通过主轴连接夹头,上箱盖的安装孔装配刀柄,大齿轮通过压盖安装连接刀柄;主轴套装上轴承、下轴承并装配在下箱体的主轴安装孔,主轴设置上密封圈、下密封圈;下箱体的主轴安装孔内壁装配下闷盖、上闷盖构成内腔体,下箱体的主轴安装孔内壁开设分流斜孔;冷却润滑油经下箱体的进油孔进入内腔体,经分流斜孔通过油槽流经上轴承、主轴和下轴承,流到下密封圈后,从底侧的沟槽流向由下闷盖和底封盖构成的下腔体,由与下腔体连通的出油管流回油箱,对各主轴和轴承冷却及润滑循环。具有提高主轴精度及稳定性的优点。及稳定性的优点。及稳定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孔抛光的多头精密齿轮主轴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内孔抛光的多头精密齿轮主轴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例如CN202317949U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杯多头抛光机,其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一个主齿轮和多个从动齿轮,主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驱动多个夹头对多个不锈钢杯进行同时抛光,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实现机械自动抛光,以减少劳动量。其转轴作为抛光加工的主要执行装置,转轴的高速旋转需要克服加工过程中温度升高而引起的热变形,否则,热变形会影响转轴的精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冷却及润滑循环系统、提高精度及稳定性的用于内孔抛光的多头精密齿轮主轴机构。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内孔抛光的多头精密齿轮主轴机构,包括安装在箱体中以行星齿轮系统布设的大齿轮和多个小齿轮,大齿轮与各个小齿轮啮合,每个小齿轮均通过一根主轴连接一个夹头,箱体包括上箱盖、下箱体和底封盖,在上箱盖的安装孔中装配有刀柄,大齿轮通过压盖安装而连接刀柄;主轴套装有上轴承、下轴承并装配在下箱体的主轴安装孔中,主轴上设置有上密封圈、下密封圈;在下箱体的主轴安装孔内壁装配有下闷盖、上闷盖而构成内腔体,下箱体的主轴安装孔内壁开设有若干个分流斜孔;冷却润滑油通过进油管经下箱体的进油孔进入内腔体后,经分流斜孔分流后通过轴承隔圈的油槽流经上轴承、主轴表面和下轴承,在流到下密封圈后,从底侧的沟槽流向由下闷盖和底封盖构成的下腔体,由与下腔体连通的出油管流回供油油箱构成对各主轴和轴承冷却及润滑循环的结构。
[0005]本技术,每个分流斜孔对应一根主轴构成一个由上至下的冷却及润滑支路通道。
[0006]本技术,在下箱体的进油孔前端设置有过滤器,提高润滑效果。
[0007]本技术,夹头采用弹簧夹头。
[0008]本技术,下闷盖、上闷盖分别与下箱体的主轴安装孔内壁的接触面均设置有密封圈,确保冷却润滑油不会发生泄漏。
[0009]本技术,设置通入冷却润滑流体介质的密封流体通道,可以完全流经轴承滚动部位,有效减少轴承摩擦,减少热产生和积累,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流动的介质流经主轴,对主轴强制冷却,提高主轴的精密度和加工稳定性;采用行星齿轮系统布设大、小齿轮,润滑和冷却通道集成为一条通道,可有效地减小主轴体积,使得主轴结构紧凑、外廓尺寸小、重量轻,可以进多个内孔抛光,同时减小振动。
[0010]下面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实施例的冷却及润滑循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大齿轮;2、小齿轮;3、主轴;4、夹头;5、上箱盖;6、下箱体;7、底封盖;8、刀柄;9、压盖;10、上轴承;11、下轴承;12、上密封圈;13、下密封圈;14、下闷盖;15、上闷盖;16、分流斜孔;17、进油管;18、进油孔,19、轴承隔圈;20、油槽;21、沟槽;22、出油管;23、过滤器;24、密封圈;A、内腔体;B、下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照图1至图2,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内孔抛光的多头精密齿轮主轴机构,包括安装在箱体中以行星齿轮系统布设的大齿轮1和多个小齿轮2,大齿轮与各个小齿轮啮合,每个小齿轮均通过一根主轴3连接一个弹簧夹头4,箱体包括上箱盖5、下箱体6和底封盖7,在上箱盖的安装孔中装配有刀柄8,大齿轮通过压盖9安装而连接刀柄;主轴套装有上轴承10、下轴承11并装配在下箱体的主轴安装孔中,主轴上设置有上密封圈12、下密封圈13;在下箱体的主轴安装孔内壁装配有下闷盖14、上闷盖15而构成内腔体A,下箱体的主轴安装孔内壁开设有若干个分流斜孔16,每个分流斜孔对应一根主轴构成一个由上至下的冷却及润滑支路通道;冷却润滑油通过进油管17经下箱体的进油孔18进入内腔体后,经分流斜孔分流后通过轴承隔圈19的油槽20流经上轴承、主轴表面和下轴承,在流到下密封圈后,从底侧的沟槽21流向由下闷盖和底封盖构成的下腔体B,由与下腔体连通的出油管22流回供油油箱构成对各主轴和轴承冷却及润滑循环的结构;在下箱体的进油孔前端设置有过滤器23,提高润滑效果;下闷盖、上闷盖分别与下箱体的主轴安装孔内壁的接触面均设置有密封圈24,确保冷却润滑油不会发生泄漏。
[0015]本技术,设置通入冷却润滑流体介质的密封流体通道,通过冷却润滑油的循环流动,保证了轴承、主轴在工作过程中的润滑和温度的稳定。除了润滑作用外,也起到明显的冷却降温,避免主轴在转动过程中产生高温,也有效减少轴承摩损。通过试验,在没有设置润滑冷却的系统下运行的主轴温度会超过60
°
,抛光精度也会超出0.01mm,高温会使主轴变形,从而影响主轴的精度和轴承的寿命,温度也会通过主轴传到其上的尼龙小齿轮,从而,也影响尼龙小齿轮的精度和寿命。本技术,设置这套润滑冷却系统,冷却润滑油的流动可以保证主轴在持续转动中温度稳定不超40
°
,并使大、小齿轮的温度控制在合理使用范围内。
[0016]本技术,冷却润滑油优选为抗磨液压油,小齿轮优选为尼龙小齿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孔抛光的多头精密齿轮主轴机构,包括安装在箱体中以行星齿轮系统布设的大齿轮(1)和多个小齿轮(2),大齿轮与各个小齿轮啮合,每个小齿轮均通过一根主轴(3)连接一个夹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上箱盖(5)、下箱体(6)和底封盖(7),在上箱盖的安装孔中装配有刀柄(8),所述大齿轮通过压盖(9)安装而连接刀柄;所述主轴套装有上轴承(10)、下轴承(11)并装配在下箱体的主轴安装孔中,主轴上设置有上密封圈(12)、下密封圈(13);在下箱体的主轴安装孔内壁装配有下闷盖(14)、上闷盖(15)而构成内腔体(A),下箱体的主轴安装孔内壁开设有若干个分流斜孔(16);冷却润滑油通过进油管(17)经下箱体的进油孔(18)进入内腔体后,经分流斜孔分流后通过轴承隔圈(19)的油槽(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称平杜毓斌成祖威郑超浩吴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巨轮中德机器人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