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深度相机的面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人脸识别和人脸活体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面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脸识别在金融支付、门禁考勤、手机解锁等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应用日渐拓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人脸识别技术虽然能够高效的识别出图像中人脸的身份,但是却无法准确的识别出输入人脸特征信息的真伪。一旦他人获取到真实用户的面部特征信息,并利用该信息捏造真实活体用户就会对真实用户造成较大的损害,尤其是“刷脸”支付,直接威胁到用户的财产安全。
[0003]目前,人脸呈现攻击一般可以分为:照片攻击、视频回放攻击、3D面具攻击及其他隐藏手段的攻击。其中,照片攻击或视频回放攻击通常都是2D平面攻击(扭曲弯折的照片攻击除外),与之相对的3D面具攻击则通过重建3D人脸面具伪影模拟真实的3D人脸。由于3D面具在三维结构的高度真实感以及对人体皮肤纹理的逼真模仿,使得传统的检测照片或视频回放攻击的方法针对非平面攻击的检测准确率低。
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面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相机为RGB
‑
iToF相机,包括:采用所述深度相机获取待检测图像序列,对所述待检测图像序列进行预处理,得到多个待检测图像组;在平面攻击检测结果指示所述待检测图像组通过平面攻击检测时,将所述待检测图像组中的待检测RGB图像和待检测红外图像映射到待检测深度图像,并对所述待检测深度图像中指定区域进行平面拟合;若拟合结果符合预设条件,则依据rPPG方法,对所述待检测RGB图像进行面部活体检测,得到所述待检测图像组对应的指定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多个待检测图像组对应的多个指定检测结果,根据所述多个指定检测结果,生成所述待检测图像序列对应的目标检测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深度相机获取待检测图像序列,对所述待检测图像序列进行预处理,得到多个待检测图像组,包括:调用所述深度相机,连续采集RGB图像、红外图像和深度图像,得到RGB图像序列、红外图像序列和深度图像序列,将所述RGB图像序列、所述红外图像序列和所述深度图像序列聚合为所述待检测图像序列;对所述待检测图像序列进行分段预处理,得到多个待处理图像组;对于每个待处理图像组,将红外图像的通道数调整为预设数值;将所述待处理图像组中的RGB图像、红外图像和深度图像的尺寸调整为预设尺寸,并在空间位置上配准,得到所述待检测RGB图像、所述待检测红外图像和所述待检测深度图像;聚合所述待检测RGB图像、所述待检测红外图像和所述待检测深度图像,得到所述待检测图像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检测图像序列进行分段预处理,得到多个待处理图像组,包括:分别在所述RGB图像序列、所述红外图像序列和所述深度图像序列中提取第一帧RGB图像、第一帧红外图像和第一帧深度图像;聚合所述第一帧RGB图像、所述第一帧红外图像和所述第一帧深度图像得到第一帧的待处理图像组;继续在所述RGB图像序列、所述红外图像序列和所述深度图像序列中提取第二帧RGB图像、第二帧红外图像和第二帧深度图像,得到第二帧的待处理图像组,直至遍历所述待检测图像序列,得到所述多个待处理图像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检测图像序列进行预处理,得到多个待检测图像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于所述多个待检测图像组中每个待检测图像组,分别对所述待检测图像组中的待检测RGB图像和待检测红外图像进行面部区域框检测,得到第一面部检测结果和第二面部检测结果;分别对所述待检测RGB图像和所述待检测红外图像进行面部关键点检测,得到第一关键点检测结果和第二关键点检测结果;依据所述第一面部检测结果、所述第二面部检测结果、所述第一关键点检测结果和所
述第二关键点检测结果,生成所述平面攻击检测结果;在所述平面攻击检测结果指示所述待检测图像组未通过所述平面攻击检测时,输出内容为假体的指定检测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芬,张明,李东晓,黄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