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道组件、三维打印头及三维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14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三维打印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风道组件、三维打印头和三维打印机,其中风道组件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包括第一通风口、第一导风通道、散热腔和第二通风口,第一导风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一通风口连通,第一导风通道的第二端与散热腔连通,第二通风与散热腔连通,第一风道用于供第一气流流过,以对三维打印头的喉管进行冷却;第二风道包括第三通风口、容纳腔、第二导风通道和第四通风口,第三通风口与容纳腔连通,第二导风通道与容纳腔和第四通风口连通,第二风道用于供第二气流流过,以对三维打印头的打印模型进行冷却。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解决打印模型冷却不及时发生变形的问题。印模型冷却不及时发生变形的问题。印模型冷却不及时发生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道组件、三维打印头及三维打印机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三维打印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道组件、三维打印头及三维打印机。

技术介绍

[0002]三维打印机又称3D打印机,其工作原理为把液态光敏树脂材料、熔融的塑料丝、石膏粉等打印材料热熔后通过打印头喷出,层层堆积叠加形成三维实体。目前的打印头包括喷头组件、风道组件和风机,风机迫使气流流经风道组件对喷头组件的喉管进行散热,以防止在喷头组件内部的打印材料由于温度过高导致粘度小,缺少刚度而不能正常打印。
[0003]目前的打印头仅设置风道组件对处于喷头组件内的打印材料进行降温,而由喷头组件喷出的打印材料即打印模型仅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实现冷却凝固,打印模型若未能及时冷却,容易发生变形。因此,开发一款同时可以冷却喷头组件,还可以冷却打印模型的风道组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三维打印头及三维打印机,克服了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应用于三维打印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通风口、第一导风通道、散热腔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散热腔连通,所述第二通风口与所述散热腔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用于供第一气流流过,以对所述三维打印头的喉管进行冷却;所述第二风道包括第三通风口、容纳腔、第二导风通道和第四通风口,所述第三通风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导风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导风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通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用于供第二气流流过,以对所述三维打印头的打印模型进行冷却。
[0006]可选的,所述风道组件包括导风件和安装座,所述导风件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通风口,所述导风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口,所述导风件还设置有所述容纳腔、第三通风口、第二导风通道和第四通风口,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导风件连接,所述安装座设置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通风口、第一开口和所述散热腔,所述第二连接口、第二通风口和第一开口均与所述散热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连通,所述散热腔用于容纳所述三维打印头的喉管,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供所述三维打印头的喷头伸出所述安装座。
[0007]可选的,所述导风件还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第二风机安装座,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座设置有风机进风口、安装腔和风机出风口,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座经所述安装口插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座将所述安装口封闭,所述风机进风口朝向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风机进风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风机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导风通道的第一端连通。
[0008]可选的,沿着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第一端往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先减小后增大。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三维打印头,包括壳体、上述的风道组件、喷头组件、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壳体设置有收容腔、第五通风口、第六通风口、第七通风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五通风口、第六通风口、第七通风口和第二开口均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第五通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风口与所述第六通风口连通,所述第三通风口与所述第七通风口连通,所述第四通风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喉管和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喉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喉管设置于所述散热腔,所述喷头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伸出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风机用于迫使所第一气流流经所述第一通风口、第一导风通道、散热腔和第二通风口,以对所述三维打印头的喉管进行冷却;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风机用于迫使第二气流经第三通风口、容纳腔和第四通风口后,对所述三维打印头的打印模型进行冷却。
[0010]可选的,所述风道组件、第二风机、第五通风口和第七通风口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中,两个风道组件沿着壳体的中轴线镜像设置,两个所述第一通风口的朝向相背,两个所述第五通风口相对设置,一所述第一通风口朝向一所述第五通风口,两个所述第二通风口均朝向所述第六通风口,两个所述第七通风口并排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七通风口与所述第六通风口朝向相同,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第六通风口,一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一所述容纳腔,一所述第三通风口朝向一所述第七通风口。
[0011]可选的,所述风道组件、第二风机和第七通风口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中,两个风道组件沿着壳体的中轴线镜像设置,两个所述第一通风口的朝向相背,两个所述第二通风口相对且相连通,所述第五通风口和所述第六通风口相对设置,一所述第一通风口朝向所述第五通风口,另一所述第一通风口朝向所述第六通风口,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五通风口,或者,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第六通风口,一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一所述容纳腔,一所述第三通风口朝向一所述第七通风口。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导风通道的中轴线与所述三维打印头的喷头中轴线相交于所述三维打印头的打印区域。
[0013]可选的,在所述打印区域内距离所述三维打印头的喷头1mm

4mm处,所述第二气流的流量w的范围为:0.5CFM≤w<1CFM。
[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三维打印机,包括上述三维打印头。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组件,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通风口、第一导风通道、散热腔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散热腔连通,所述第二通风与所述散热腔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用于供第一气流流过,以对所述三维打印头的喉管进行冷却;所述第二风道包括第三通风口、容纳腔、第二导风通道和第四通风口,所述第三通风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导风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导风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通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用于供第二气流流过,以对所述三维打印头的打印模型进行冷却。如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组件
可用于同时对喷头组件的喉管以及打印模型进行冷却,解决了打印模型冷却不及时发生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三维打印头的立体图;
[0018]图2是图1所示的三维打印头的爆炸图;
[0019]图3是图1所示的三维打印头的壳体的爆炸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组件,应用于三维打印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通风口、第一导风通道、散热腔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散热腔连通,所述第二通风口与所述散热腔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用于供第一气流流过,以对所述三维打印头的喉管进行冷却;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包括第三通风口、容纳腔、第二导风通道和第四通风口,所述第三通风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导风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导风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通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用于供第二气流流过,以对所述三维打印头的打印模型进行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导风件和安装座,所述导风件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通风口,所述导风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口,所述导风件还设置有所述容纳腔、第三通风口、第二导风通道和第四通风口,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导风件连接,所述安装座设置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通风口、第一开口和所述散热腔,所述第二连接口、第二通风口和第一开口均与所述散热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连通,所述散热腔用于容纳所述三维打印头的喉管,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供所述三维打印头的喷头伸出所述安装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还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第二风机安装座,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座设置有风机进风口、安装腔和风机出风口,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座经所述安装口插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座将所述安装口封闭,所述风机进风口朝向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风机进风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风机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导风通道的第一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第一端往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先减小后增大。5.一种三维打印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收容腔、第五通风口、第六通风口、第七通风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五通风口、第六通风口、第七通风口和第二开口均与所述安装腔连通;如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第五通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琦王志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快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