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梨脱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698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刺梨脱刺装置,它包括机架(1)及固定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2),在机架上可转动地安装有转筒(4),所述转筒的一端通过联轴器(3)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在机架上可转动地安装有用于围罩转筒的筒罩(6),所述筒罩与转筒之间形成脱刺腔,在筒罩上设有与脱刺腔相连通的进出料口(10),在转筒的圆周面上均布有刷毛(5),在机架与筒罩之间设有用于驱动筒罩转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筒及其上的刷毛一起旋转,利用刷毛不断刷除刺梨表面的毛刺,即能脱掉刺梨表面的毛刺,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脱刺效率,满足了刺梨的规模化脱刺需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刺梨脱刺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刺梨加工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刺梨脱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刺梨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缫丝花的果实,又名山王果、刺莓果或刺菠萝,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是一种稀有的果实,主要生长在海拔500米——2500米的向阳山坡、沟谷、路旁以及灌木丛中,在贵州省有大面积的人工种植。刺梨果实多为扁圆球形,横径一般为2厘米至4厘米,呈黄色或黄褐色,外表面上密生有毛刺。刺梨果实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每100克鲜果的可食用部分含维生素C3000——4500毫克,被称为“维C之王”,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
[0003]在刺梨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刺梨表面的毛刺去掉。目前,人们往往都是通过搓揉方式来对刺梨进行脱刺处理,即将刺梨装入口袋中用手反复搓揉。但这种脱刺方式对人的依赖程度极高,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还容易刺伤手,无法满足刺梨的规模化脱刺需求。在上述情况下,提供一种脱刺效率高的刺梨脱刺装置就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刺梨脱刺装置,其代替人工对刺梨进行脱刺,脱刺效率高,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刺梨脱刺装置,它包括机架及固定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在机架上可转动地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在机架上可转动地安装有用于围罩转筒的筒罩,所述筒罩与转筒之间形成脱刺腔,在筒罩上设有与脱刺腔相连通的进出料口,在转筒的圆周面上均布有刷毛,在机架与筒罩之间设有用于驱动筒罩转动的驱动机构。
[0006]上述的刺梨脱刺装置是,所述筒罩和转筒共轴线。
[0007]上述的刺梨脱刺装置是,所述进出料口为矩形口,其长度方向与筒罩的轴线方向一致。
[0008]上述的刺梨脱刺装置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步进电机、固定在步进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和固定套装在筒罩外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
[0009]上述的刺梨脱刺装置是,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筒罩的一端。
[0010]上述的刺梨脱刺装置是,所述步进电机为带抱闸的步进电机。
[0011]上述的刺梨脱刺装置是,所述刷毛自由端与筒罩侧壁之间的间距为1—1.5cm。
[0012]上述的刺梨脱刺装置是,在筒罩上设有排渣孔。
[0013]上述的刺梨脱刺装置是,所述转筒与筒罩之间相互不接触。
[0014]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筒罩转动,使进出料口朝上,即可向脱刺腔加注待脱刺的刺梨;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筒及其上的刷毛一起旋
转,利用刷毛不断刷除刺梨表面的毛刺,即能脱掉刺梨表面的毛刺;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筒罩转动,使进出料口朝下,即能将脱刺腔中的刺梨排出。本技术代替人工对刺梨进行脱刺处理,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脱刺效率,满足了刺梨的规模化脱刺需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利用筒罩上的排渣孔,在脱刺处理过程中可及时地将刺梨残渣排出。此外,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和操作控制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主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为:1、机架;2、驱动电机;3、联轴器;4、转筒;5、刷毛;6、筒罩;7、步进电机;8、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10、进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刺梨脱刺装置,它包括机架1及固定在机架1上的驱动电机2,在机架1上可转动地安装有转筒4,所述转筒4的轴线与水平面相平行,所述转筒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3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在机架1上可转动地安装有用于围罩所述转筒4的筒罩6,所述筒罩6与转筒4之间形成脱刺腔,在筒罩6上设置与该脱刺腔相连通的进出料口10,在转筒4的圆周面上均匀布置刷毛5,在机架1与筒罩6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筒罩6转动的驱动机构。
[0021]具体地,所述筒罩6呈圆筒状结构,所述筒罩6和所述转筒4共轴线。
[0022]具体地,所述进出料口10为矩形口,其长度方向与筒罩6的轴线方向一致,利用所述进出料口10,可以将待脱刺的刺梨均匀加入脱刺腔,即脱刺腔中的刺梨在转筒4轴线上均匀分布。
[0023]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步进电机7、固定在步进电机7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8和固定套装在筒罩6外的从动齿轮9,所述主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9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9设置在筒罩6的一端;所述步进电机7为带抱闸的步进电机。
[0024]具体地,所述刷毛5自由端与筒罩6侧壁之间的间距为1—1.5cm。
[0025]为了在脱刺处理中能够及时地将刺梨残渣排出,在筒罩6上设有有排渣孔。
[0026]为了避免转筒4和筒罩6各自能够独立转动,所述转筒4与筒罩6之间相互不接触。
[0027]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通过控制驱动机构带动筒罩6进行转动,使进出料口8朝上,向脱刺腔加注待脱刺的刺梨。然后,保持进出料口8朝上,通过驱动电机2带动转筒4及其上的刷毛5一起转动,利用刷毛5不断刷除刺梨表面的毛刺,即能脱掉刺梨表面的毛刺;同时,刺梨残渣通过筒罩6上的排渣孔可及时地排出。最后,通过控制驱动机构带动筒罩6进行转动,使进出料口8朝下,即可将脱刺腔中的刺梨排出。
[0028]本技术的刺梨脱刺装置,还可与前端的刺梨加注设备及后端的刺梨输送设备配合使用形成生产线。
[0029]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刺梨脱刺装置,它包括机架(1)及固定在机架(1)上的驱动电机(2),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上可转动地安装有转筒(4),所述转筒(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3)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在机架(1)上可转动地安装有用于围罩转筒(4)的筒罩(6),所述筒罩(6)与转筒(4)之间形成脱刺腔,在筒罩(6)上设有与脱刺腔相连通的进出料口(10),在转筒(4)的圆周面上均布有刷毛(5),在机架(1)与筒罩(6)之间设有用于驱动筒罩(6)转动的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梨脱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罩(6)和转筒(4)共轴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刺梨脱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料口(10)为矩形口,其长度方向与筒罩(6)的轴线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刺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永飞徐卫平汤盼盼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山地农业机械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