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乏燃料的立式剪切系统及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672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乏燃料的立式剪切系统及拆卸装置,其中,拆卸装置包括:第一横梁;至少两个支腿,至少两个支腿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横梁的一侧,且与第一横梁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横梁,第二横梁垂直设置于第一横梁另一侧且与第一横梁固定连接;第三横梁,第三横梁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上方的;蜗轮蜗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设置于第二横梁与第三横梁之间,蜗轮蜗杆机构的一端与第二横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横梁固定连接;吊钩,吊钩贯穿第三横梁设置,且与第三横梁上的螺母螺旋齿条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通过拆卸装置可以提高剪切系统中付刀架与吊篮拆分效率及拆分效果,同时拆分操作简洁、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乏燃料的立式剪切系统及拆卸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乏燃料后处理装置
,特别是指一种乏燃料的立式剪切系统及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乏燃料后处理工艺生产线需要将核电厂的乏燃料组件通过剪切装置剪成短段,掉入溶解器进行溶解,其中剪切装置由三大件组成,包括吊篮、刀架小车以及付刀架。由于中试厂每年剪切大量的乏燃料组件,剪切刀数达上万刀,因此需要定期对剪切装置进行解体,对刀体进行检查。但在拆解及回装剪切装置时发现,付刀架与吊篮东西侧的装配关系为400(H9/f9),南北侧装配关系为930(H9/f9),由公差带可以计算出,装配最大间隙为0.199mm,最小间隙为0.056mm。虽然为间隙配合,但付刀架的活动间隙极小,在拆装过程由于一级或二级吊具的不匹配,极易造成付刀架在拆装过程中倾斜,进入吊篮后发生卡滞,从而造成二者无法分离和从热室吊出的问题,进而无法检查更换的活动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乏燃料的立式剪切系统及拆卸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付刀架与吊篮间隙配合安装造成的拆卸时的卡滞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拆卸装置,包括:
[0005]第一横梁:
[0006]至少两个支腿,至少两个所述支腿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横梁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横梁一侧固定连接;
[0007]第二横梁:
[0008]所述第二横梁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
[0009]第三横梁:r/>[0010]所述第三横梁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上方的;
[0011]蜗轮蜗杆机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三横梁之间,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梁固定连接;
[0012]吊钩机构,所述吊钩机构贯穿所述第三横梁设置,且与所述第三横梁上的螺旋齿条固定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包括:
[0014]底座,所述底座一侧与所述第二横梁固定连接;
[0015]蜗轮,所述蜗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0016]涡轮转盘,所述涡轮转盘设置于所述蜗轮的一侧,且与所述蜗杆通过螺旋齿条固定连接;
[0017]蜗杆,所述蜗杆依次贯穿所述涡轮转盘、所述蜗轮设置,且所述蜗杆穿过所述涡轮转盘、所述蜗轮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螺接,所述蜗杆穿过所述蜗轮、所述涡轮转盘、的第二
端与所述第三横梁固定连接。
[0018]可选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还包括:
[0019]顶升平台,所述顶升平台设置于所述蜗杆的第二端上,且所述顶升平台的一端与所述蜗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梁固定连接。
[0020]可选的,所述蜗杆上设置有螺旋齿,在所述蜗轮的推动作用下,所述蜗杆沿所述蜗杆所在的直线上下移动。
[0021]可选的,所述吊钩包括:
[0022]丝杆,所述丝杆贯穿所述第三横梁设置,且与所述第三横梁螺接;
[0023]丝杆转盘,所述丝杆转盘与贯穿所述第三横梁的丝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0024]钩头,所述钩头与贯穿所述第三横梁的丝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0025]可选的,所述吊钩还包括:
[0026]螺母,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三横梁上,且与所述丝杆螺接。
[0027]可选的,所述第一横梁包括:第一支撑横梁;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梁平行设置的第二支撑横梁。
[0028]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支腿包括:第一支腿、第二支腿、第三支腿、第四支腿;
[0029]所述第一支腿与所述第二支腿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横梁两端;
[0030]所述第三支腿与所述第四支腿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横梁的两端;
[0031]所述第一支腿与所述第二支腿设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三支腿与所述第四支腿设为第二长度,且所述第二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长度。
[0032]可选的,所述第三横梁包括:第三支撑横梁,以及与所述第三支撑横梁平行设置的第四支撑横梁。
[003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乏燃料的立式剪切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拆卸装置,还包括:
[0034]吊篮,安装于剪切机机体中,整体放置于热室中;
[0035]付刀架,所述付刀架上安装有用于剪切乏燃料的付刀具,所述付刀架上开设有安装球头吊具的吊装孔,通过所述球头吊具将所述付刀架悬吊于所述吊篮中;
[0036]其中,所述拆卸装置设置于所述吊篮与所述付刀架的正上方,且所述拆卸装置的一端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支腿与所述吊篮固定连接;所述拆卸装置中吊钩结构的钩头与所述付刀架上的球头吊具卡接,在更换刀具时,通过所述吊钩结构的钩头作用在所述球头吊具上,将所述付刀架与所述吊篮拆卸开。
[003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3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提供的乏燃料的立式剪切系统及拆卸装置,其中所述拆卸装置,包括:第一横梁;至少两个支腿,至少两个所述支腿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横梁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横梁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上方的;蜗轮蜗杆机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三横梁之间,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梁接触;吊钩,所述吊钩贯穿所述第三横梁且与所述第三横梁上的螺母的螺旋齿条固定连接,提高了付刀架拔与吊篮拆分效率及拆分效果。
附图说明
[003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拆卸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41]图3是图1的主视图;
[0042]图4是图1的俯视图;
[0043]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蜗轮蜗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4]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蜗轮蜗杆机构的爆炸图
[0045]图7是图5的俯视图;
[0046]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设置于第三支撑横梁或第四支撑横梁上的一对吊钩机构的剖视图;
[0047]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球头吊具的剖视图;
[0048]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立式剪切系统的俯视图;
[0049]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支腿结构示意图。
[0050]附图标号说明:1、吊篮;2、付刀架;3、吊装孔;4、球头吊具;41、吊具吊耳;42、吊头(钢珠);51、第一支撑横梁;52、第二支撑横梁;61、第一支腿;62、第二支腿;63、第三支腿、64、第四支腿;7、第二横梁;71、横梁吊耳;81、第三支撑横梁;82、第四支撑横梁;9a、第一蜗轮蜗杆机构;9b、第二蜗轮蜗杆机构;91、底座;92、蜗轮;93、涡轮转盘;94、蜗杆;95、顶升平台;10a、第一吊钩机构;10b、第二吊钩机构;10c、第三吊钩机构;10d、第四吊钩机构;11、丝杆;12、丝杆转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梁:至少两个支腿,至少两个所述支腿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横梁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横梁(51)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横梁(7):所述第二横梁(7)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7)的上方的;蜗轮蜗杆机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7)与所述第三横梁之间,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梁固定连接;吊钩机构,所述吊钩机构贯穿所述第三横梁设置,且与所述第三横梁上螺母螺旋齿条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包括:底座(91),所述底座(91)一侧与所述第二横梁(7)固定连接;蜗轮(92),所述蜗轮(92)设置于所述底座(91)上;涡轮转盘(93),所述涡轮转盘(93)设置于所述蜗轮(92)的一侧,且与所述蜗杆(94)通过螺旋齿条固定连接;蜗杆(94),所述蜗杆(94)依次贯穿所述涡轮转盘(93)、所述蜗轮(92)设置,且所述蜗杆(94)穿过所述涡轮转盘(93)、所述蜗轮(92)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91)螺接,所述蜗杆(94)穿过所述蜗轮(92)、所述涡轮转盘(93)的顶端部分与所述第三横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机构还包括:顶升平台(95),所述顶升平台(95)设置于所述蜗杆(94)的第二端上,且所述顶升平台(95)的一端与所述蜗杆(94)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94)上设置有螺旋齿,在所述蜗轮(92)的推动作用下,所述蜗杆(94)沿所述蜗杆(94)所在的直线上下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机构包括:丝杆(11),所述丝杆(11)贯穿所述第三横梁设置,且与所述第三横梁螺接;丝杆转盘(12),所述丝杆转盘(12)与贯穿所述第三横梁的丝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乐汤锐胡云科王超王保胜常戈马玉贵关峪张浩男颜长鲁李丙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四零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