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灯型背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619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灯型背光装置。该多灯型背光装置包含2N个灯、N个平衡变压器及一高压电源。N为一正整数,且k为范围1至N的整数。该N个平衡变压器中的第k个平衡变压器包含一第一主线圈、一第二主线圈及一次线圈。该第一主线圈串接至该2N个灯中的第(2k-1)个灯。该第二主线圈串接于该第一主线圈及第2k个灯。该次线圈对应于该第一主线圈及该第二主线圈。该高压电源电连接于第N个平衡变压器的该第一主线圈与该第二主线圈之间。(*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一种多灯型背光装置有关,并且特别地,关于一种可利用 一个平衡变压器控制两个灯的多灯型背光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不断增大,包含多个冷阴极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的背光装置更加广泛地被用以提供液晶显 示面板所需的高质量光源。然而,多灯型背光装置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使得每一个灯的电 流均能维持大致相等,以确保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的光源具有非常稳定且均 匀的亮度。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 一种可应用于多灯型背光装置的Jin平衡电路 (Jin balancer)被提出。图1是表示先前技术中具有Jin平衡电路结构的多 灯型背光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假设多灯型背光装置1包含有十个灯 12,由于在Jin平衡电路结构中, 一个平衡变压器2仅能串接一个灯12,因 此,多灯型背光装置1总共需要十个平衡变压器2,才能使流经每一个灯12 的灯电流达到大致相等的效果。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灯型背光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 一种多灯型背光装置。才艮据本技术的 一具体实施例 为一种多灯型背光装置。该多灯型背光装置包含2N个灯、N个平衡变压器及 一高压电源。其中N为一正整数。该N个平衡变压器电连接至该2N个灯。该N个平衡变压器中的第k个平 衡变压器包含一第一主线圈(primary windings )、 一第二主线圈及一次线圈 (secondary winding )。 k为范围在1到N之间的正整凄史。该第一主线圈串接至该2N个灯中的第(2k-l)个灯;该第二主线圈串接于4该第一主线圈及该2N个灯中的第2k个灯之间;该次线圈对应于该第一主线 圈及该第二主线圈,该N个平衡变压器中的该多个次线圈串接以形成一回路。 该高压电源电连接于第N个平衡变压器的该第一主线圈与该第二主线圈之间。根据本技术的另 一具体实施例亦为 一种多灯型背光装置。该多灯型 背光装置包含2N个灯、N个平tf变压器及一高压电源。其中N为一正整数。 k为范围在1到N之间的正整数,该N个平衡变压器中的第k个平衡变压器 包含一主线圈及一次线圈。该主线圈串接至该2N个灯中的第(2k-l)个灯及第2k个灯;该次线圈对 应于该主线圈。该N个平衡变压器中的该多个次线圈串接以形成一回路。该 高压电源电连接该N个平衡变压器的该多个主线圈。相较于先前技术,根据本技术的多灯型背光装置,可通过一个平衡 变压器控制两个灯的灯电流,不仅可达到各灯电流的平衡,得到稳定而均匀 的电流,同时亦简化了原本多灯型背光装置所采用的Jin平衡电路结构,以 减少所需平衡变压器的数量,因而,可大幅降低产品的成本。关于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详述及附图得到 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先前技术中具有Jin平衡电路结构的多灯型背光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多灯型背光装置的示意图。图3A是表示灯的低电压端串接高压电容的示意图。 图3B是表示灯的高电压端串接高压电容的示意图。图4A及图4B表示与图2所示的多灯型背光装置相关的灯电流实验数据。 图5是表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多灯型背光装置的示意图。图6A及图6B表示与图5所示的多灯型背光装置相关的灯电流实验数据。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10、 50:多灯型背光装置 12、 52:灯主要元件符号i兑明1、 10、 50:多灯型背光装置2、 14、 54:平衡变压器12、 52:灯16、 56:高压电源 20:第二主线圈 58:主线圈18:第一主线圈 22、 60:次线圈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多灯型背光装置。请参照图2, 图2是表示该多灯型背光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多灯型背光装置10包 含2N个灯12、 N个平衡变压器14及一高压电源16。其中N为一正整数。在 此范例中假设N等于5,因此,图2中的多灯型背光装置IO总共包含了十个 灯12、五个平衡变压器14以及一个高压电源16。在上述的多灯型背光装置10中,该N个平衡变压器14中的第k个平衡 变压器14包含一第一主线圈18、 一第二主线圈20以及一次线圈22, k为范 围在1到N之间的正整数。其中,第k个平衡变压器14的第一主线圈18串接至2N个灯12中的第 (2k-l)个灯12;而第k个平衡变压器14的第二主线圈20串接于第一主线圈 18及2N个灯中的第2k个灯12之间;至于第k个平4軒变压器14的次线圈22, 则会对应于第k个平衡变压器14的第一主线圈18及第二主线圈20。以图2所示的多灯型背光装置10为例,对于其中的第三个平衡变压器 14而言,其所包含的第一主线圈18串接至第五个灯12;而其所包含的第二 主线圈20除了与其第一主线圈18串接的外,亦会串接至第六个灯12;至于 其所包含的次线圈22,则会对应于同一个平衡变压器14中的第一主线圈18 及第二主线圈20。此外,在多灯型背光装置10中,N个平衡变压器14所包含的N个次线 圈22彼此串接以形成一回路。因此,流经此N个次线圈22的串"t妾回路的电 流应具有同等的一电流值。至于高压电源16则电连接于第N个平衡变压器 14的第一主线圈18与第二主线圈20之间。此外,N个次线圈22所形成的回 路可耦接一反馈电路(未图示),此反馈电路可以通过控制电路调整高压电源 16的电压值,使灯12的电流达到一设定的数值。在同一个平衡变压器14中,第一主线圈18、第二主线圈20与次线圈22接高压电容的灯的电极端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可以是一高电压端,亦可 为一低电压端。图3即表示灯的电极端串接高压电容的示意图。其中图3A代表灯12的低电压端串接高压电容C的情形;图3B则代表灯12的高电压端串 接高压电容C的情形。无论高压电容串接至灯的高电压端或低电压端,其主要目的在于减少线 路中由于阻值差异度不同对于各灯电流均匀度所造成的影响。假设与灯串接 的第一主线圈、第二主线圈或灯本身的阻值并非十分均匀,将会使得各灯电 流间的偏差值变大,因而对于灯电流的平衡效果造成负面的影响。为了改善 此一现象,可以在灯的一侧串接电容值很小的高压电容,使第一主线圈、第 二主线圈或灯本身的阻值差异度均可被忽略不计,藉此得到稳定而均匀的灯 电流。请参照图4A及图4B,其中的表格列出与上述多灯型背光装置IO相关的 实验数据。于此实验中,根据本技术的多灯型背光装置包含二十个灯。 图4A是表示在灯亮度被设定为100%的情况下,各灯电流值及其与平均值的 偏差百分比;图4B则显示在灯亮度^皮设定为30°/。的情况下,各灯电流值及其 与平均值的偏差百分比。由图4A及图4B可知,通过本实施例的多灯型背光装置,无论是在灯亮 度被设定为100%或30%的情形下,各个灯电流值的偏差量大多都小于5%。由 此可知,采用根据本技术的多灯型背光装置可提供各灯稳定而均匀的灯 电流。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具体实施例亦为 一种多灯型背光装置。请参阅图 5,图5是表示该多灯型背光装置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多灯型背光装置 50包含2N个灯52、 N个平衡变压器54及一高压电源56。其中N为一正整数。 在此范例中,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灯型背光装置,包含:2N个灯,N为一正整数;N个平衡变压器,电连接至该2N个灯,k范围在1到N之间的正整数,该N个平衡变压器中的第k个平衡变压器包含:一第一主线圈,串接至该2N个灯中的第(2k-1)个灯;   一第二主线圈,串接于该第一主线圈及该2N个灯中的第2k个灯之间;以及一次线圈,对应于该第一主线圈及该第二主线圈,该N个平衡变压器中的该N个次线圈串接以形成一回路;以及一高压电源,电连接于第N个平衡变压器的该第一主线圈与该第 二主线圈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峰林朝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