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氧代哒嗪基-苯基-碳腙酰二腈化合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606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氧代哒嗪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新型氧代哒嗪基

苯基

碳腙酰二腈化合物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氧代哒嗪基

苯基

碳腙酰二腈(oxopyridazinyl

phenyl

carbonohydrazonoyl dicyanide)化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Tau蛋白(tau(τ)蛋白)是一种主要在神经细胞轴突中表达的微管相关蛋白(MAP),分子量为50,000至70,000,用于稳定微管,并通过磷酸化表现出分子多样性。在人类中,tau蛋白通过在N

末端插入29或58个氨基酸残基以及在C

末端选择性剪接3或4个重复结构(称为微管结合结构域)的mRNA而形成6种亚型。
[0003]在健康神经中,tau蛋白通过促进轴突生长和神经细胞极化来稳定微管。当发生病理性过度磷酸化时,tau蛋白从微管中分离,产生不溶性聚集。此外,已经提出了一种诱导tau蛋白聚集的结构骨架,并且已经提供了证据表明不溶性细丝由10个可溶性单体形成,并且这些细丝结合成高维结构,称为神经原纤维缠结(NFT)。人类全长tau蛋白包括由四个重复保守序列组成的微管结合结构域。在这些重复序列中,带正电荷的残基在与高度带负电荷的微管(每个αβ

微管蛋白二聚体有20至30个电子)结合中具有重要作用。对tau微管的结合亲和力也受到tau蛋白磷酸化的主动调节,这种磷酸化引起微管网络的动态重排。当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时,这种动态重排的平衡被破坏,对微管的亲和力迅速降低。
[0004]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和/或聚集导致这些tau蛋白在神经细胞中异常聚集,这被认为是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原因。Tau蛋白聚集体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的细胞体和树突中,这些tau蛋白聚集体被称为神经原纤维缠结(NFT)和神经毡线(neuropil thread)。对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的微观结构的检查表明,其微观结构由成对的螺旋状细丝(PHF)组成,其中tau蛋白像细线一样缠结,并聚集和过度磷酸化,这与正常的tau蛋白不同。tau病中也出现异常的tau蛋白聚集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还不确切知道tau蛋白的聚集在tau病的进展中起什么作用,但这种tau蛋白聚集现象似乎类似于在一般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常见的聚集现象。
[0005]因此,尽管已知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和/或聚集导致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tau病,但尚未证实这些异常tau物种如何导致信号传导途径的变化并引发神经毒性的具体机制,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或治疗剂可用于治疗这些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人付出了大量的努力来开发能够抑制tau蛋白聚集和/或过度磷酸化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作为结果,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了一系列新型的氧代哒嗪基

苯基

碳腙酰二腈化合物在有效浓度下可有效抑制tau蛋白聚集而不表现出细胞毒性,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08]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10][式1][0011][0012]在上式1中,
[0013]是或
[0014]R1是氢或卤素;
[0015]R2是氢或C1‑6烷基;且
[0016]R3是C1‑6烷基、C1‑6烷氧基

C0‑6烷基、C1‑6卤代烷基、C3‑6环烷基、或C1‑6烷氧基

C6‑
10
芳基。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化合物的方法。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抑制tau蛋白聚集的组合物,其包含上述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
[001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组合物,其包含上述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由tau蛋白聚集或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上述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
[002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或治疗由tau蛋白聚集或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有此需要的受试者施用上述药物组合物。
[0022]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氧代哒嗪基

苯基

碳腙酰二腈化合物可以有效地抑制tau蛋白聚集和/或过度磷酸化,因此可以有效地用于预防或治疗由此引起的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各种tau病。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由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25][式1][0026][0027]在上式1中,
[0028]是或
[0029]R1是氢或卤素;
[0030]R2是氢或C1‑6烷基;且
[0031]R3是C1‑6烷基、C1‑6烷氧基

C0‑6烷基、C1‑6卤代烷基、C3‑6环烷基、或C1‑6烷氧基

C6‑
10
芳基。
[0032]具体地,在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中,
[0033]R1是氢、氯或氟;
[0034]R2是氢或甲基;且
[0035]R3是甲基、乙基、异丙基、环丙基、二氟甲基、2,2,2

三氟乙基、甲氧基苯基或甲氧基乙基,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0036]例如,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可以由下面的式2或式3表示:
[0037][式2][0038][0039][式3][0040][0041]在上式2或3中,取代基如上所定义。
[0042]更具体地,化合物可以是:
[0043]1.(4

(1

异丙基
‑6‑
氧代

1,4,5,6

四氢哒嗪
‑3‑
基)苯基)碳腙酰二腈,
[0044]2.(4

(1

异丙基
‑4‑
甲基
‑6‑
氧代

1,4,5,6

四氢哒嗪
‑3‑
基)苯基)碳腙酰二腈,
[0045]3.(4

(1

乙基
‑4‑
甲基
‑6‑
氧代

1,4,5,6

四氢哒嗪
‑3‑
基)苯基)碳腙酰二腈,
[0046]4.(4

(4

甲基
‑6‑
氧代
‑1‑
(2,2,2

三氟乙基)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由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式1]其中,在式1中,是或R1是氢或卤素;R2是氢或C1‑6烷基;且R3是C1‑6烷基、C1‑6烷氧基

C0‑6烷基、C1‑6卤代烷基、C3‑6环烷基、或C1‑6烷氧基

C6‑
10
芳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收的盐,其中R1是氢、氯或氟;R2是氢或甲基;且R3是甲基、乙基、异丙基、环丙基、二氟甲基、2,2,2

三氟乙基、甲氧基苯基或甲氧基乙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收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由下式2或式3表示:[式2][式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收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是:(1)(4

(1

异丙基
‑6‑
氧代

1,4,5,6

四氢哒嗪
‑3‑
基)苯基)碳腙酰二腈,(2)(4

(1

异丙基
‑4‑
甲基
‑6‑
氧代

1,4,5,6

四氢哒嗪
‑3‑
基)苯基)碳腙酰二腈,(3)(4

(1

乙基
‑4‑
甲基
‑6‑
氧代

1,4,5,6

四氢哒嗪
‑3‑
基)苯基)碳腙酰二腈,(4)(4

(4

甲基
‑6‑
氧代
‑1‑
(2,2,2

三氟乙基)

1,4,5,6

四氢哒嗪
‑3‑
基)苯基)碳腙酰二腈,(5)(4

(1

(2

甲氧基乙基)
‑4‑
甲基
‑6‑
氧代

1,4,5,6

四氢哒嗪
‑3‑
基)苯基)碳腙酰二腈,(6)(4

(1

环丙基
‑4‑
甲基
‑6‑
氧代

1,4,5,6

四氢哒嗪
‑3‑
基)苯基)碳腙酰二腈,(7)(4

(1

(4

甲氧基苯基)
‑4‑
甲基
‑6‑
氧代

1,4,5,6

四氢哒嗪
‑3‑
基)苯基)碳腙酰二腈,(8)(4

(1

甲基
‑6‑
氧代

1,6

二氢哒嗪
‑3‑
基)苯基)碳腙酰二腈,(9)(4

(1

异丙基
‑6‑
氧代

1,6

二氢哒嗪
‑3‑
基)苯基)碳腙酰二腈,(10)(4

(1

(二氟甲基)
‑6‑
氧代

1,6

二氢哒嗪
‑3‑
基)苯基)碳腙酰二腈,(11)(4

(1,4

二甲基
‑6‑
氧代

1,6

二氢哒嗪
‑3‑
基)苯基)碳腙酰二腈,(12)(4

(1

异丙基
‑4‑
甲基
‑6‑
氧代

1,6

二氢哒嗪
‑3‑
基)苯基)碳腙酰二腈,(13)(3


‑4‑
(1,4

二甲基
‑6‑
氧代

1,6

二氢哒嗪
‑3‑
基)苯基)碳腙酰二腈,或(14)(4

(1,4

二甲基
‑6‑
氧代

1,6

二氢哒嗪
‑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爱任金允经林相敏林成洙李夏恩孙佑承李蕙妍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