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5917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热处理装置,能够缩短能够形成用于冷却被处理物的回旋流的热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制作用于在冷却槽中形成回旋流的部件,能够在装置内容易地设置用于形成回旋流的部件。热处理装置(1)具有配置有被处理物(10)的筒状的冷却槽(13)和将用于对被处理物实施热处理的制冷剂向冷却槽(13)导入的导入管(14)。导入管具有转换部件(21),该转换部件在导入管与冷却槽连接的一侧的端部变更制冷剂的流动的方向并且形成沿着冷却槽的周向旋转的制冷剂的流动。转换部件在导入管的底面侧与上表面侧之间沿着冷却槽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在从冷却槽的长度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沿着冷却槽的内周形状的弯曲的面(25a、26a、27a)。27a)。27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被处理物供给制冷剂来实施热处理的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对被处理物供给制冷剂来实施热处理的热处理装置,已知有一种热处理装置,其目的在于,通过在筒状的冷却槽中配置被处理物,并使导入到冷却槽中的制冷剂在冷却槽内成为回旋流,从而均匀地冷却被处理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至3)。
[0003]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处理装置构成为,在作为冷却槽的圆筒形状的罩3的内部配置有作为被处理物的钢管W,通过向罩3导入制冷剂来进行钢管W的热处理。在圆筒形状的罩3的内部设置有支承钢管W的钢管支承板5。钢管支承板5紧密贴合地安装于罩3的内周,以沿着罩3的内周呈螺旋状延伸的方式设置。专利文献1的热处理装置构成为,利用钢管支承板5使导入到罩3内的制冷剂的流动在罩3的内部成为沿着钢管W的外周面的回旋流,从而均匀地冷却钢管W。
[0004]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热处理装置构成为,在作为冷却槽的圆筒形的罩的内部配置有作为被处理物的钢管1,通过向圆筒形的罩导入制冷剂来进行钢管1的热处理。在圆筒形的罩的内部设置有上部整流板4以及下部整流板5。上部整流板4以及下部整流板5紧密贴合地安装于圆筒形的罩的内周,并以沿着圆筒形的罩的内周呈螺旋状延伸的方式设置。专利文献2的热处理装置构成为,利用上部整流板4和下部整流板5使导入到圆筒形的罩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成为在圆筒形的罩的内部在钢管1的外表面呈螺旋状流动的回旋流,从而均匀地冷却钢管1。
[0005]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热处理装置构成为,具有浸渍于贮存槽12内的回旋流产生部19,在回旋流产生部19的内部配置有作为被处理物的工件1,通过向回旋流产生部19内导入制冷剂来进行工件1的热处理。回旋流产生部19具有在内部配置工件1的作为冷却槽的筒状的壁部21,在筒状的壁部21设置有沿着壁部21的内周呈螺旋状延伸的螺旋槽22。专利文献3的热处理装置构成为,利用螺旋槽22使导入到壁部21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成为在筒状的壁部21的内部在工件1的周围流动的回旋流,从而均匀地冷却工件1。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84172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

162480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

160992号公报
[0009]在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热处理装置中,在向冷却槽导入制冷剂并进一步将在冷却槽内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形成为回旋流时,需要设置沿着冷却槽的内周呈螺旋状延伸的构造体。因此,在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热处理装置中,为了形成回旋流,需要设置沿着冷却槽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较长地延伸的构造体,存在冷却槽的长度变长、热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变长的问题。
[0010]另外,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热处理装置中,为了形成回旋流,需要沿着筒状的冷却槽的内周呈螺旋状延伸的板状的3维立体形状的部件。另外,在专利文献3所
公开的热处理装置中,为了形成回旋流,需要设置有沿着筒状的壁部的内周呈螺旋状延伸的槽的3维立体形状的部件。另外,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热处理装置中,用于形成回旋流的部件设置为,在筒状的冷却槽的内部沿着冷却槽的内周呈螺旋状延伸,并且紧密贴合地安装于冷却槽的内周。因此,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热处理装置中,存在不容易为了形成回旋流而将3维立体的螺旋状部件固定到热处理装置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热处理装置,能够缩短能够形成用于冷却被处理物的回旋流的热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制作用于在冷却槽中形成回旋流的部件,能够在装置内容易地设置用于形成回旋流的部件。
[0012](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热处理装置具有:筒状的冷却槽,其配置有被处理物;以及导入管,其将用于对所述被处理物实施热处理的制冷剂向所述冷却槽导入,按照所述冷却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入管的长度方向为不同的方向的方式将所述冷却槽与所述导入管连接。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热处理装置中,所述导入管具有转换部件,该转换部件在所述导入管与所述冷却槽连接的一侧的端部变更所述制冷剂的流动的方向并且形成沿着所述冷却槽的周向旋转的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所述转换部件在所述导入管的底面侧与上表面侧之间沿着所述冷却槽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在从所述冷却槽的长度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沿着所述冷却槽的内周形状的弯曲或屈曲的面。
[0013]根据该结构,供给至导入管的制冷剂在导入管中流动,并到达配置于导入管中的连接有冷却槽的一侧的端部的转换部件。并且,到达转换部件的制冷剂在导入管的底面侧与上表面侧之间顺着沿着冷却槽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转换部件的面流动,并且流动的方向从沿着导入管的长度方向的流动向沿着冷却槽的长度方向的流动变更。进而,制冷剂在从冷却槽的长度方向观察的状态下顺着沿着冷却槽的内周形状的面且弯曲或屈曲的面流动,形成沿着冷却槽的周向旋转的制冷剂的流动。因此,通过转换部件来变更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并且以形成沿着冷却槽的周向旋转的制冷剂的流动的方式转换制冷剂的流动的方式。通过转换部件转换了流动方式的制冷剂沿着冷却槽的周向旋转,并且从导入管的底面侧朝向上表面侧流动而从导入管被导入冷却槽。并且,向冷却槽导入的制冷剂一边沿着冷却槽的周向旋转一边形成沿着冷却槽的长度方向流动的回旋流一边在冷却槽中流动。通过该制冷剂的回旋流,配置在冷却槽中的被处理物从被处理物的周围整体被均匀地冷却。
[0014]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在与冷却槽连接的导入管中,设置有转换部件,该转换部件沿着冷却槽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设置有在从冷却槽的长度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沿着冷却槽的内周形状的面且弯曲或屈曲的面,由此能够形成均匀地冷却冷却槽内的被处理物的回旋流。因此,根据上述的结构,在将从导入管供给的制冷剂向冷却槽导入并进一步将在冷却槽内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形成为回旋流时,不需要设置沿着冷却槽的内周呈螺旋状延伸那样的构造体。因此,不需要为了形成回旋流而设置沿着冷却槽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较长地延伸的构造体,因此能够缩短冷却槽,能够缩短热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
[0015]另外,根据上述结构,转换部件形成为具有弯曲或屈曲且在从冷却槽的长度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沿着冷却槽的内周形状的面并在导入管的底面侧与上表面侧之间延伸的2维加工即可完成的面的部件,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制作用于在冷却槽中形成回旋流的部
件。
[0016]另外,由于形成为2维加工完成的面的部件,因此能够在装置内容易地固定用于形成回旋流的部件。
[0017]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供一种热处理装置,其能够缩短能够形成用于冷却被处理物的回旋流的热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制作用于在冷却槽中形成回旋流的部件,能够在装置内容易地固定用于形成回旋流的部件。
[0018](2)存在如下情况:所述面在从所述冷却槽的长度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呈螺旋状配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处理装置,其具有:筒状的冷却槽,其配置有被处理物;以及导入管,其将用于对所述被处理物实施热处理的制冷剂向所述冷却槽导入,按照所述冷却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入管的长度方向为不同的方向的方式将所述冷却槽与所述导入管连接,其中,所述导入管具有转换部件,该转换部件在所述导入管与所述冷却槽连接的一侧的端部变更所述制冷剂的流动的方向并且形成沿着所述冷却槽的周向旋转的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所述转换部件在所述导入管的底面侧与上表面侧之间沿着所述冷却槽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在从所述冷却槽的长度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沿着所述冷却槽的内周形状的弯曲或屈曲的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面在从所述冷却槽的长度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呈螺旋状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面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面在从所述冷却槽的长度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呈螺旋状排列配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田绫香幸田尚久山本亮介
申请(专利权)人:捷太格特热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