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电机盖生产的抛光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85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伺服电机盖抛光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伺服电机盖生产的抛光定位结构,包括工作台;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在工作台的顶侧,所述转盘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中部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中部通过轴承固定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两侧通过轴承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卡设在滑槽内;通过定位组件的结构设计,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和丝杆两侧相反的螺纹就可以控制两侧的滑块同时向中间或者向两侧移动将电机盖的位置定位好,不需要手动做调整,减少工人的工作量,也防止位置偏差导致电机盖的打磨抛光的位置不对,提高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电机盖生产的抛光定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伺服电机盖抛光领域,具体是一种伺服电机盖生产的抛光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可以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在生产时,分成许多工序进行,伺服电机盖通常使铸造成型的,在铸造好后,需要对边角残留的毛刺进行打磨抛光。
[0003]现有的抛光装置由抛光机和各种密度的抛光片组成,需要先将伺服电机盖固定好,然后通过抛光电机带动抛光片对伺服电机盖进行抛光,以保证伺服电机盖表面的光滑整洁。
[0004]但是一些抛光设备在对伺服电机盖进行固定时,缺少定位功能,需要人工不断调整抛光位置,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而且对伺服电机盖抛光的速度比较慢;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伺服电机盖生产的抛光定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伺服电机盖抛光时缺少定位组件和抛光速度比较慢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伺服电机盖生产的抛光定位结构。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盖生产的抛光定位结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侧四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工作台的中部开设有孔,且孔内通过轴承固定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底侧通过轴承固定有转盘,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底侧通过联轴器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000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在工作台的顶侧,所述转盘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工作台的顶侧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插设在伸缩筒的作用端上,所述伸缩筒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伺服电机的作用端连接,所述伸缩筒的一侧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抛光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中部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中部通过轴承固定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两侧通过轴承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卡设在滑槽内,工人将伺服电机盖放置到定位组件上,就可以将电机盖的位置定位好,不需要工人再手动做调整,减少工人的工作量,也防止因为位置偏差导致电机盖的打磨抛光的位置不对,提高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抛光组件可以加快对电机盖的抛光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0008]优选的,所述滑块的顶侧固定有限位板,所述丝杆的一侧固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固定在固定座的一侧,工人可以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固定电机盖,使电机盖的位置始终处于固定的中心位置,从而减少抛光位置的错误。
[0009]优选的,所述丝杆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且螺纹方向相反,这样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和丝杆两侧相反的螺纹就可以控制两侧的滑块同时向中间或者向两侧移动,从而实现对电机盖的定位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滑块和限位板设置有两组,这样才能实现对电机盖的固定作用。
[0011]优选的,所述抛光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孔,且孔内通过轴承套设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的顶侧通过联轴器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底侧通过轴承固定有第一抛光轮,所述连接板的底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孔,且孔内通过轴承套设有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的一侧通过联轴器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旋转轴的另一侧通过轴承固定有第二抛光轮,这样通过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的同时作用,可以提高抛光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抛光轮与所述第二抛光轮的方向相互垂直,这样可以同时对电机盖的顶侧和侧边进行抛光,加快抛光速度。
[0013]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4]1.本技术提供一种伺服电机盖生产的抛光定位结构,通过定位组件的结构设计,就可以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和丝杆两侧相反的螺纹就可以控制两侧的滑块同时向中间或者向两侧移动将电机盖的位置定位好,不需要工人再手动做调整,减少工人的工作量,也防止因为位置偏差导致电机盖的打磨抛光的位置不对,提高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0015]2.本技术提供一种伺服电机盖生产的抛光定位结构,通过抛光组件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的同时作用加快电机盖的抛光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7]图1为实施例一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一的整体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一的整体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实施例一的定位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实施例二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工作台;2、支撑腿;3、第一旋转轴;4、转盘;5、第一驱动电机;6、支撑架;7、固定座;8、伸缩杆;9、伸缩筒;10、第一伺服电机;11、连接板;12、滑槽;13、限位块;14、丝杆;15、滑块;16、限位板;17、第二旋转轴;18、第二伺服电机;19、支撑板;20、第三旋转轴;21、第二驱动电机;22、第一抛光轮;23、固定板;24、第四旋转轴;25、第三驱动电机;26、第二抛光轮;27、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一
[0025]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伺服电机盖生产的抛光定位结构,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底侧四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工作台1的中部开设有孔,且孔内通过轴承固定有第一旋转轴3,第一旋转轴3的底侧通过轴承固定有转盘4,第一旋转轴3的底侧通过联轴器与第一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
[0026]第一驱动电机5放置在支撑架6上,支撑架6上固定在工作台1的顶侧,转盘4固定有固定座7,固定座7内设置有定位组件,工作台1的顶侧固定有伸缩杆8,伸缩杆8插设在伸缩筒9的作用端上,伸缩筒9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伺服电机10的作用端连接,伸缩筒9的一侧固接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上安装有抛光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座7,固定座7的顶侧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的中部固定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的中部通过轴承固定有丝杆14,丝杆14的两侧通过轴承固定有滑块15,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盖生产的抛光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底侧四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所述工作台(1)的中部开设有孔,且孔内通过轴承固定有第一旋转轴(3),所述第一旋转轴(3)的底侧通过轴承固定有转盘(4),所述第一旋转轴(3)的底侧通过联轴器与第一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放置在支撑架(6)上,所述支撑架(6)上固定在工作台(1)的顶侧,所述转盘(4)固定有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内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工作台(1)的顶侧固定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插设在伸缩筒(9)的作用端上,所述伸缩筒(9)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伺服电机(10)的作用端连接,所述伸缩筒(9)的一侧固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上安装有抛光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的顶侧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中部固定有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的中部通过轴承固定有丝杆(14),所述丝杆(14)的两侧通过轴承固定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卡设在滑槽(1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盖生产的抛光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5)的顶侧固定有限位板(16),所述丝杆(14)的一侧固接有第二旋转轴(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金汇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