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株气单胞菌及其在降解多环芳烃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77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气单胞菌及其在降解多环芳烃中的应用,其命名为气单胞菌(Aeromonas sp.BC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气单胞菌及其在降解多环芳烃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发酵工程
,特别涉及一株气单胞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多环芳烃(PAHs)具有毒性、遗传毒性、突变性和致癌性,可对人体可造成多种危害,如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损伤,对肝脏、肾脏造成损害,被认定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有机污染物。
[0003]由于工业炼焦活动,化石能源和城市垃圾等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使得多环芳烃在土壤、沉积物和废水中大量存在。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多环芳烃污染的治理和修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清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或是使污染物无害化的过程。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具有工程量小、能耗低、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点,微生物修复法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在多环芳烃污染修复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4]但是,由于多环芳烃疏水性强,性质稳定,且缺乏高效的降解菌,使得微生物修复降解多环芳烃普遍存在效率低,周期长等问题。因此,开展多环芳烃高效降解菌剂的研究,已经成为多环芳烃污染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株气单胞菌及其在降解多环芳烃中的应用,该株气单胞菌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效果高。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株气单胞菌(Aeromonas sp.BCP

3),所述气单胞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117。<br/>[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酵菌剂,所述发酵菌剂包括:
[0008]将所述的气单胞菌进行发酵获得的发酵液;
[0009]或将所述发酵液经喷雾干燥获得干粉菌剂。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所述的气单胞菌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气单胞菌(Aeromonas sp.BCP

3)或者发酵菌剂加入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0011]所述的培养基为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MSM液体培养基,其中多环芳烃的浓度为10~400mg/L之间;
[0012]所述MSM培养液的配方为:
[0013]1L培养液中的成分如下:1.3~2.0g KH2PO4、4.5~6.5g K2HPO3·
3H2O、0.5~2.4g NH4Cl、0.4~1.0g NaCl、100~500mg MgSO4、0~100mg MnSO4·
H2O、0~100mg FeSO4·
7H2O、0~100mg CaCl2,盐度维持在0.7~1.2%范围内。
[0014]所述MSM液体培养基的pH为6.8~7.2。
[0015]所述培养的温度为30~35℃。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所述的气单胞菌在降解多环芳烃中的应用。
[0017]所述多环芳烃包括:萘、苊、苊烯、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茚并[1,2,3

c,d]芘和苯并[g,h,i]苝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所述的应用场景包括: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和水体。
[0019]所述的应用方法包括:
[0020]先将所述的气单胞菌或者所述的发酵菌剂进行培养,待微生物数量达到107~109CFU/ml时,获得活化菌液。
[0021]针对多环芳烃污染水体:将所述活化菌液按5~20%(v/v)的比例投加到含有多环芳烃污染物的污水中,进行生物降解,保证水体溶解氧4.0~7.0mg/L;
[0022]针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先将所述活化菌液按5~20%(v/v)的比例投加到权利要求3所述的MSM培养液中获得稀释后的菌液,后将污染土壤与所述稀释后的菌液按1:1~1:3(w/v)的比例混合均匀进行生物降解,保证水体溶解氧4.0~7.0mg/L,搅拌并补充0.5~1.5%体积的表面活性剂以促进多环芳烃的溶解。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株气单胞菌及其应用,由专利技术人从武汉某焦化废水处理厂二沉池的活性污泥中通过驯化培养富集分离等手段筛选出来的,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效果显著。
[0025]本专利技术的气单胞菌的保藏日期为2022年2月14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117。其分类命名为气单胞菌(Aeromonas sp.BCP

3),保藏单位名称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邮编:430072。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7]图1是气单胞菌(BCP

3)的菌落形态图(培养皿直径9cm);
[0028]图2是气单胞菌(BCP

3)的系统发育树;
[0029]图3是不同培养温度下专利气单胞菌的生长情况及其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效率;
[0030]图4是不同培养基初始pH值下专利气单胞菌的生长情况及其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效率;
[0031]图5菌株对模拟条件下复合多环芳烃的降解效率;
[0032]图6菌株对实际污染水体的降解效果;
[0033]图7菌株对实际污染土壤的降解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具体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各种效果将由此更加清楚地呈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5]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本说明书优先。
[0036]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获得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获得。
[0037]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38]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从采集于从武汉某焦化废水处理厂二沉池的活性污泥中通过驯化培养富集分离等手段筛选出来的一株微生物,发现该菌株具有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能力,该细菌经菌落形态、生化及16S rRNA测序分析,该菌株与气单胞菌属(Pseudomonas)多个的菌株同源性均在96%以上,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初步确定该菌株属气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并命名为气单胞菌菌株(Aeromonas sp.BCP

3)。
[0039]与普通的气单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气单胞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单胞菌的分类学命名为气单胞菌(Aeromonas sp.BCP

3),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117。2.一种发酵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剂包括: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单胞菌进行发酵获得的发酵液;或将所述发酵液经喷雾干燥获得干粉菌剂。3.一种培养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单胞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单胞菌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菌剂加入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述的培养基为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MSM液体培养基,其中多环芳烃的浓度为10~400mg/L之间;所述MSM培养液的配方为:1L培养液中的成分如下:1.3~2.0g KH2PO4、4.5~6.5g K2HPO3·
3H2O、0.5~2.4gNH4CI、0.4~1.0g NaCI、100~500mg MgSO4、0~100mg MnSO4·
H2O、0~100mg FeSO4·
7H2O、0~100mg CaCI2,盐度维持在0.7~1.2%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M液体培养基的pH为6.8~7.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温度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旭辉赵立坤陈超琪包仕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