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链霉菌菌株及其发酵液在治理大豆炭疽病菌抗药性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73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湿地链霉菌在治理大豆炭疽病菌抗药性中的应用,属于农作物病害抗性治理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生防菌株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地链霉菌菌株及其发酵液在治理大豆炭疽病菌抗药性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病害抗性治理的生物防治
,具体为湿地链霉菌菌株及其发酵液在治理大豆炭疽病菌抗药性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大豆是一种重要粮食、油料作物,是全球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将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力争到2022年达到1.5亿亩。大豆炭疽病是大豆生产上的重要真菌病害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轻者减产,重者绝收。
[0003]目前,使用化学药剂是控制大豆炭疽病的主要手段。苯醚甲环唑是使用最广泛的三唑类杀菌剂(DMIs)之一,其通过杂环上的氮原子与羊毛甾醇14α脱甲基酶的血红素

铁活性中心结合,抑制14α脱甲基酶的活性,从而阻碍麦角甾醇的合成,最终起到杀菌的作用,对大多数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均有防治效果,不仅具有高效、低毒和持续时间长的优点,还有良好的内吸性,对病害具有保护和治疗的作用。但近几十年来随着该类杀菌剂被大量推广应用,田间许多重要的靶标病原菌已逐渐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据报道,葡萄胶孢炭疽菌和草莓胶孢炭疽菌在田间已出现低抗苯醚甲环唑的亚群体。
[0004]农用抗生素是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即可用于防治植物病害、草害、虫害和抗病毒的生防制剂。因此,寻找广谱、高效、低毒及不易产生抗药性的农用抗生素一直都是研究热点。从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Xenorhabdus nematophila var.pekingensis)CB6菌株的代谢产物中提取分离的活性物质Xenocoumacin 1(Xcn1),对棉铃疫病菌、瓜类疫病菌、马铃薯晚疫病菌、辣椒疫病菌及宝珠梨疫病菌5种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EC
50
在0.25至4.17μg/mL之间。浓度为1.5μg/mL时,Xcn1不仅能100%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丝的生长,而且能够抑制孢子囊的产生。浓度为12.0、6.0μg/L时,对马铃薯离体叶片感染晚疫病的抑制率分别高达100%、92.63%。盆栽试验,浓度为6.0和3.0μg/L时,对晚疫病的抑制率分别高达80.27%、70.53%,稍逊于化学杀菌剂甲霜灵。Xcn1有望成为控制马铃薯晚疫病新型的生物杀菌剂。
[0005]农用抗生素作为生物农药的重要分支,具有高效、易分解、无残留及与环境相容性等优点,应加大对其的研究,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生物农药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增强我国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大豆炭疽病发生严重,阻碍大豆产业发展,杀菌剂大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和病原菌抗药性等问题,提供湿地链霉菌菌株在治理大豆炭疽病菌抗药性中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湿地链霉菌菌株发酵液在治理大豆炭疽病菌抗药性
中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湿地链霉菌菌株在治理大豆炭疽病菌抗药性中的应用,所述菌株为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830,保藏日期:2021年7月6日;所述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对抗三唑类杀菌剂的大豆炭疽病菌具有拮抗作用。
[0010]所述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对抗苯醚甲环唑的大豆炭疽病菌具有拮抗作用。
[0011]湿地链霉菌菌株发酵液在治理大豆炭疽病菌抗药性中的应用,所述发酵液为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发酵液,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发酵液应用于防治由抗三唑类杀菌剂大豆炭疽病菌引起的大豆炭疽病。
[0012]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发酵液应用于防治由抗苯醚甲环唑的大豆炭疽病菌引起的大豆炭疽病。
[0013]所述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发酵液制备方法如下:将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接种于ISP2固体培养基,发酵温度为26

28℃,发酵培养时间7

8天,采用乙酸乙酯萃取,提取液减压浓缩蒸干后用DMSO溶解,得发酵液。
[0014]所述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发酵液对抗苯醚甲环唑的大豆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
[0015]所述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发酵液对抗苯醚甲环唑的大豆炭疽病菌的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0016]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对抗苯醚甲环唑类(DMIs)杀菌剂的大豆炭疽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其发酵液可以显著抑制抗苯醚甲环唑类(DMIs)杀菌剂的大豆炭疽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且发酵液对由抗苯醚甲环唑类(DMIs)杀菌剂的大豆炭疽病菌引起的大豆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好,可用于抗性治理,这对降低化学杀菌剂的使用,降低农药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0018]此外,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是从土壤中获得的,与土壤环境和谐相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0020]图2为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与抗苯醚甲环唑的大豆炭疽病菌的对峙培养。注:A为抗性菌株RR1,B为抗性菌株RR2,CK为对照组。
[0021]图3为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发酵液对抗苯醚甲环唑的大豆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注:A为抗性菌株RR1,B为抗性菌株RR2,CK为对照组。
[0022]图4为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发酵液对抗苯醚甲环唑的大豆炭疽病菌的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注:A为菌株13

3发酵液处理后的抗性菌株RR1分生孢子的萌发,B为菌株13

3发酵液处理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湿地链霉菌菌株在治理大豆炭疽病菌抗药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为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830,保藏日期:2021年7月6日;所述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对抗三唑类杀菌剂的大豆炭疽病菌具有拮抗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链霉菌菌株在治理大豆炭疽病菌抗药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对抗苯醚甲环唑的大豆炭疽病菌具有拮抗作用。3.湿地链霉菌菌株发酵液在治理大豆炭疽病菌抗药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液为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发酵液,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3发酵液应用于防治由抗三唑类杀菌剂大豆炭疽病菌引起的大豆炭疽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地链霉菌菌株发酵液在治理大豆炭疽病菌抗药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液为湿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paludis)菌株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宜新石妞妞阮宏椿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