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甘油精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341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粗甘油精制塔,它包括筒体(1)、上封头(2)与下封头(3),在筒体(1)上端安装半椭圆形上封头(2),而在它的下端安装锥形下封头(3);在上封头(2)顶部中心设置精甘油排出口(21);在下封头(3)侧壁设置粗甘油循环排出口(31),而在下封头(3)锥形顶部安装精制残留液排出管(3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粗甘油精制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制造,操作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粗甘油精制塔可以实现以甘油重量计80%粗甘油精制为以甘油重量计99.5%以上的精甘油,达到粗甘油精制的目的。达到粗甘油精制的目的。达到粗甘油精制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粗甘油精制塔


[0001]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粗甘油精制塔。

技术介绍

[0002]甘油,化学名称丙三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来制造塑料,合成纤维、炸药等。近年来,随着甘油法环氧氯丙烷装置的扩建,甘油用量急剧加大,精甘油供应紧张。目前,国内很多厂家都有粗甘油提纯装置,从国外进口生物柴油副产粗甘油,通过精制提纯得到精甘油。但是,粗甘油成分复杂,特别是一些与甘油沸点接近的有机物很难被去除,即使微量有机物带入精甘油中,都会对精甘油产品的色度、热稳定性影响很大,进而影响下游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粗甘油精制塔。
[0005][技术方案][0006]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涉及一种粗甘油精制塔,它包括筒体1、上封头2与下封头3,在筒体1上端安装半椭圆形上封头2,而在它的下端安装锥形下封头3;在上封头2顶部中心设置精甘油排出口21;在下封头3侧壁设置粗甘油循环排出口31,而在下封头3锥形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甘油精制塔,它包括筒体(1)、上封头(2)与下封头(3),其特征在于在筒体(1)上端安装半椭圆形上封头(2),而在它的下端安装锥形下封头(3);在上封头(2)顶部中心设置精甘油排出口(21);在下封头(3)侧壁设置粗甘油循环排出口(31),而在下封头(3)锥形顶部安装精制残留液排出管(32);在筒体(1)上部一侧设置第一人孔(108),在同一侧中部由上而下分别设置第二人孔(109)与第三人孔(110),在下部设置第四人孔(111);第一人孔(108)与第二人孔(109)之间距离与第三人孔(110)与第四人孔(111)之间距离相等;第二人孔(109)与第三人孔(110)彼此接近;在筒体(1)上部以与筒体(1)纵轴垂直方式安装上分布器(6),它的上边与第一人孔(108)下沿相贴;在与第一人孔(108)相对的另一侧并行设置上温度计插口(101)与精甘油回流口(102),精甘油回流口(102)通过管道与上分布器(6)的上分布器接口(61)相连;在上分布器(6)下方安装上填料压板(5);在贴近第二人孔(109)下沿以与筒体(1)纵轴垂直方式安装上填料支撑板(4);在贴近第三人孔(110)下沿以与筒体(1)纵轴垂直方式安装下分布器(9);在上填料支撑板(4)与下分布器(9)之间在与第三人孔(110)相对一侧由上而下分别设置中温度计插口(103)与粗甘油输入口(104),粗甘油输入口(104)通过管道与下分布器(9)的下分布器接口(91)相连;在下分布器(9)下方安装下填料压板(8);在贴近第四人孔(111)下沿以与筒体(1)纵轴垂直方式安装下填料支撑板(7);在下填料支撑板(7)下面在与粗甘油输入口(104)相同一侧由上而下分别安装压力计安装口(105)与粗甘油循环输入口(106);在靠近筒体(1)下端在与粗甘油循环输入口(106)同侧设置下温度计插口(107),在与它相对的另一侧由上而下分别设置第一液位计安装口(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丽燕尚名王佳健王海迪吴一山杨恒泽魏克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环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