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志刚专利>正文

洞穴式建筑及多洞建筑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041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洞穴式建筑及多洞建筑群。洞穴式建筑包括:建筑本体、内部空间及洞口,所述建筑本体的横截面自下向上变小;所述内部空间设于所述建筑本体内,所述内部空间用于满足现代城市功能;自所述建筑本体的外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洞口;所述洞口与所述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洞口具有内斜面,所述内斜面朝向所述内部空间,所述内斜面用于栽种植被,所述内斜面的面积不小于所述洞口的开口面积。通过在建筑本体上设置洞口及内部空间,将洞口与内部空间相连通,便于空气流入内部空间。内斜面用于栽种植被,并且内斜面的面积不小于开口的面积,从而可以满足原始植被的回植,保持建筑本体原有的绿化面积,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的破坏。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洞穴式建筑及多洞建筑群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洞穴式建筑及多洞建筑群。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通行的建筑技术为地上建筑体系,可以直接开窗通风采光,但是随着国家建设用地政策的紧缩,地表建设用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迫切需要寻找“不占地”的建设空间。洞穴式建筑无疑成为理想的选择。
[0003]洞穴式建筑也被称为岩土切削建筑,通常以自然的山体为基体,在山体中挖出空洞,空洞可以用来人、畜居住或贮藏物品。
[0004]现有的洞穴式建筑规模多为小尺寸,一般为落后地区使用,洞穴式建筑的深处阳光无法进入,光照较差。洞穴内部湿度也较大,不利于正常居住使用。洞穴式建筑的入口也需要破坏山体原有的植被,造成山体绿化面积减少,对山体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洞穴式建筑会造成山体绿化面积减少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洞穴式建筑及多洞建筑群。
[0006]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洞穴式建筑,所述洞穴式建筑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洞穴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洞穴式建筑包括: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的横截面自下向上变小;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设于所述建筑本体内,所述内部空间用于满足现代城市功能;洞口,自所述建筑本体的外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洞口;所述洞口与所述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洞口具有内斜面,所述内斜面朝向所述内部空间,所述内斜面用于栽种植被,所述内斜面的面积不小于所述洞口的开口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穴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空间的底部为底平面,所述底平面向外延伸至所述洞口,所述洞口与所述内部空间通过所述底平面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洞穴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洞穴式建筑设有雨水池,所述雨水池设于所述内斜面与所述底平面的交界处;和/或,所述洞穴式建筑包括两个所述洞口,两个所述洞口相对设于所述内部空间的两侧,两个所述洞口相贯通;和/或,所述内斜面的坡度满足当地冬至日11点

13点的太阳高度角;和/或,所述内部空间与所述洞口的接口处,设置巨型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穴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内部空间包括若干子功能空间,所述子功能空间用于满足现代城市功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洞穴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洞穴式建筑还包括通风发电系统,所述通风发电系统利用所述洞穴式建筑的风压差发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罗志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