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志刚专利>正文

建筑楼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918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楼群。所述建筑楼群包括:第一排楼栋、第一基座及第二排楼栋;所述第一基座设于所述地面,所述第一基座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地面;所述第二排楼栋与所述第一排楼栋沿有效日照时段的日照方向顺次排列,第二排楼栋位于所述第一排楼栋的后方,所述第二排楼栋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上,满足日照标准的冬季日照线能够照射至所述第二排楼栋需要满足日照标准的底部窗台。通过在地面设置第一基座,并将第二排楼栋设于第一基座上,可以提高第二排楼栋的冬季日照起算标高,在满足日照标准的前提下,可以缩短第一排楼栋与第二排楼栋之间的间距,可以提高建筑密度,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楼群


技术介绍

1、住宅楼是城市中最大量的建设项目。住宅楼通常为多层、高层建筑,高度较高。现行住宅区多是按照单一功能规划,住宅楼之间的距离也通常按照真实日照间距控制。也就是说住宅楼的间距需满足大寒日或冬至日一定时数的满窗日照时长。因此,相邻的两栋住宅楼之间的距离较大,容易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住宅楼为满足满窗日照时长的要求而造成间距过大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建筑楼群。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建筑楼群,所述建筑楼群包括:第一排楼栋、第一基座及第二排楼栋;所述第一基座设于所述地面,所述第一基座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地面;所述第二排楼栋与所述第一排楼栋沿有效日照时段的日照方向顺次排列,第二排楼栋位于所述第一排楼栋的后方,所述第二排楼栋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上,满足日照标准的冬季日照线能够照射至所述第二排楼栋需要满足日照标准的底部窗台。

4、在本方案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楼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楼群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楼群还包括坡道,所述坡道自所述第一基座延伸至地面,所述坡道的坡度不大于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楼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楼群还包括转换平台,所述转换平台设于所述第一基座的侧面,所述转换平台与所述第一基座等高,所述坡道自所述转换平台向下延伸至地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内部设有非居住空间,所述非居住空间用于布置无强制性日照要求的城市功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楼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楼群还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楼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楼群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楼群还包括坡道,所述坡道自所述第一基座延伸至地面,所述坡道的坡度不大于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楼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楼群还包括转换平台,所述转换平台设于所述第一基座的侧面,所述转换平台与所述第一基座等高,所述坡道自所述转换平台向下延伸至地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内部设有非居住空间,所述非居住空间用于布置无强制性日照要求的城市功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楼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楼群还包括采光天井,所述采光天井设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非居住空间通过所述采光天井采光和/或通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群,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罗志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