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及其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444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包括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气体吹扫管路、灌浆循环管路、清洗管路和PLC控制器,其中,气体吹扫管路上依次布设有外部气源和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循环管路上依次布设有浆液池和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清洗管路上依次布设有清水池和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PLC控制器实现气体吹扫管路、灌浆循环管路与清洗管路之间的切换。同时还提供了相应的施工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及其施工工艺,集气体吹扫、灌浆、清洗多功能于一体,自动化程度高,在保证灌浆质量的同时,节省人工、材料和工期,并且在作业环境和环境保护方面有明显优势。且在作业环境和环境保护方面有明显优势。且在作业环境和环境保护方面有明显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工程建设领域,进一步地涉及一种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预制拼装技术也称装配式施工技术,是指将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加工厂提前预制,通过车辆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两个预制构件之间的拼装连接通过提前预埋在混凝土结构的灌浆套筒和施工现场的底座钢筋进行灌浆连接。该技术有节约施工现场土地,节省工期等优点,目前已在工程建设领域被广泛使用。
[0003]传统预制构件灌浆方式为人工灌浆,通过人工操作灌浆泵,将浆液由入浆口压入预制构件灌浆套筒,人工观测出浆口出现均匀连续浆液后则判断满浆,停止灌浆,封闭入浆口和出浆口。
[0004]传统预制构件灌浆方式具有以下缺点和局限性:
[0005]1、人工灌浆不易控制灌浆压力和流量,从而影响灌浆质量;
[0006]2、灌浆前预埋在预制构件中的灌浆通道内杂质无法清扫,若杂物较大可能进一步影响灌浆质量;
[0007]3、满浆判断标准过于简单,紧靠人工观测出浆口的出浆情况,容易判断失误;
[0008]4、出浆口连通大气,灌浆现场浆液乱流,导致浆液流失,浪费材料的同时造成环境污染;
[0009]5、灌浆结束后,只能对管道和设备表面进行简单清洗,无法及时清洗管道和设备内部,极易损坏管道和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现有技术中灌浆系统存在灌浆质量低、浆液利用率低、系统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包括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气体吹扫管路、灌浆循环管路、清洗管路和PLC控制器,其中,所述气体吹扫管路上依次布设有外部气源和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所述灌浆循环管路上依次布设有浆液池和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所述清洗管路上依次布设有清水池和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所述PLC控制器实现气体吹扫管路、灌浆循环管路与清洗管路之间的切换。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还设有多个三通电磁阀,所述气体吹扫管路、灌浆循环管路和清洗管路通过所述三通电磁阀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控制不同管路的切换。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的入浆口和出浆口分别设有第一压力计和第二压力计,所述第一压力计和第二压力计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灌
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的出浆口还设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依据第一、第二压力计和流量计的反馈信号作为满浆判别的依据。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部气源由高压气瓶供给,所述高压气瓶内部为压缩空气或压缩氮气。
[0015]优选的,所述高压气瓶与所述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的入浆口之间还设有用于对高压气体减压的减压阀和第三压力计,所述第三压力计设置在所述减压阀的出口位置,用于测量减压后的气体压力。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灌浆循环管路和所述清洗管路上还设有电动泵,所述电动泵设置在所述浆液池、所述清水池与所述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的入浆口之间,用于控制管道的启停和过流介质的流速。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灌浆循环管路上还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电动泵和所述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的入浆口处,用于防止浆液从入浆口倒流。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灌浆循环管路上还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的出浆口与所述浆液池之间。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还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与所述清洗管路的出水口连接,用于回收清洗用水。
[002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工序:
[0021]1)将前述装置进行连接,并检查各部件间连接是否紧密牢固,将三通电磁阀、电动泵、第一压力计、第二压力计、第三压力计、流量计和减压阀与PLC控制器电连接,并在PLC控制器内设置控制程序和参数;
[0022]2)拌和灌浆液,并将检查质量合格的灌浆液置于浆液池中,再向清水池中倒入清洁水;
[0023]3)接通气体吹扫管路,启动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按照PLC控制器内设置的吹扫压力和吹扫时间对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内进行吹扫;
[0024]4)吹扫结束后PLC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控制程序控制三通电磁阀切换工作管路,进入灌浆循环管路;电动泵抽取浆液池的浆液至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待出浆口有均匀连续浆液流出至浆液池,PLC控制器通过第一压力计、第二压力计和流量计反馈的信号判别是否满浆,若满浆则灌浆结束,切换清洗管路,若判断未满浆,则继续灌浆,同时可调节电动泵转速,控制灌浆压力和流量直至满浆;
[0025]5)灌浆结束,PLC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控制程序控制三通电磁阀切换至清洗管路,电动泵抽取清水池内清水对灌浆循环管路进行清洗,清洗时间通过PLC控制器设定,直至出水口出现均匀连续清水为止,清洗后的污水通过沉淀池收集。
[0026]优选的,所述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的灌浆液达到预设强度后,将所述入浆口和出浆口的连接管道去除,清洗管路接头位置,并用水泥砂浆封堵所述入浆口和出浆口。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及其施工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集成了吹扫、灌浆循环和清洗管路,可在PLC控制器中输入吹扫、灌浆和清洗管路工作时间和判别条件等参数,
通过电磁阀进行管路间的自动切换,可设置一键启动,无需人工干预,灌浆过程自动化程度高;
[0029]2、本专利技术通过吹扫管路在灌浆前将套筒内杂物排出,保证灌浆通道的畅通,提高浆液充盈度的同时提高灌浆质量;
[0030]3、本专利技术采用入浆口和出浆口浆液的压力和流量作为满浆判据,更加科学和可靠,有效保证了灌浆质量,避免灌浆不足;
[0031]4、本专利技术将灌浆后的浆液过滤收集到浆液池,循环使用,有效节约材料,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0032]5、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清洗管路可在灌浆结束后第一时间对整个管路进行清洗,避免浆液在管道和部件内凝固损坏系统构件,延长构件和系统的使用寿命,此外对清洗后的污水进行收集,避免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0033]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的示意图。
[0035]附图标号说明:
[0036]1—气体吹扫管路;2—清洗管路;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气体吹扫管路、灌浆循环管路、清洗管路和PLC控制器,其中,所述气体吹扫管路上依次布设有外部气源和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所述灌浆循环管路上依次布设有浆液池和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所述清洗管路上依次布设有清水池和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所述PLC控制器实现气体吹扫管路、灌浆循环管路与清洗管路之间的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还设有多个三通电磁阀,所述气体吹扫管路、灌浆循环管路和清洗管路通过所述三通电磁阀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控制不同管路的切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的入浆口和出浆口分别设有第一压力计和第二压力计,所述第一压力计和第二压力计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的出浆口还设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依据第一、第二压力计和流量计的反馈信号作为满浆判别的依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气源由高压气瓶供给,所述高压气瓶内部为压缩空气或压缩氮气;所述高压气瓶与所述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的入浆口之间还设有用于对高压气体减压的减压阀和第三压力计,所述第三压力计设置在所述减压阀的出口位置,用于测量减压后的气体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循环管路和所述清洗管路上还设有电动泵,所述电动泵设置在所述浆液池、所述清水池与所述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的入浆口之间,用于控制管道的启停和过流介质的流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灌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循环管路上还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的入浆口处,用于防止浆液从入浆口倒流。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代刘海峰施曙东岳国柱赵康冯宇飞邓国民管洪申苏君明李建伟邱轶邓聪马广文刘光耀仕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东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