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及匝道桥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034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及匝道桥梁,所述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用于固定于桥梁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件,用于固定于桥墩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同轴设置;销轴组件,适配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将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能够将匝道桥梁单侧受力更好地分散转移至整个桥梁结构,增加匝道稳定性,避免出现侧翻倾覆的情况,保障桥梁匝道安全通行能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及匝道桥梁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建设
,进一步地涉及一种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及匝道桥梁。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桥梁通过构件工业化制造、装配化施工,可显著加快施工进度,减小对既有交通的干扰,且有利于环境保护。因此,目前装配式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桥梁工程建设。
[0003]在由于车辆超载等因素引起我国数起桥梁侧翻事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之后,我们新建的桥梁,特别是路幅较宽的,多采用双墩柱的设计,桥梁安全性能大为提高。但是在部分匝道区域,由于受地形限制本身匝道较窄,且由于匝道的线形,仍较多只能采用单墩柱的设计。由于匝道曲线线形的要求,以及钢结构本身自重轻、施工便捷、易于不同线形和结构的生产、适用于大跨径等特点,钢箱梁和钢混组合梁广泛应用于匝道桥梁上部结构。钢箱梁匝道和组合梁匝道在设计、施工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是由于钢结构相比于混凝土结构自重较小,匝道可能存在的线形曲率更大,钢结构和钢混组合梁结构单侧受压抗倾覆能力更弱,特别是在单墩柱以及目前我国超载屡禁不止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单墩柱匝道桥的抗倾覆能力。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及匝道桥梁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及匝道桥梁,能够将匝道桥梁单侧受力更好地分散转移至整个桥梁结构,增加匝道稳定性,避免出现侧翻倾覆的情况,保障桥梁匝道安全通行能力。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包括:
[0007]第一连接件,用于固定于桥梁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
[0008]第二连接件,用于固定于桥墩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同轴设置;
[0009]销轴组件,适配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将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抗拉板和若干个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抗拉板的一端,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抗拉板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抗拉板垂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抗拉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一端齐平,用于固定于桥梁上。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两两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抗拉板的相对两侧;
[0012]所述第一抗拉板为钢板,所述第一抗拉板的厚度为35mm

45mm;
[0013]所述第一支撑板为钢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厚度为15mm

25mm。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底板、两个第二抗拉板和若干个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抗拉板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二抗拉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底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抗拉板远离所述第二底板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部分结构夹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抗拉板之间,使得所述销轴组件依次穿过一所述第二抗拉板上的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另一所述第二抗拉板上的所述第二连接孔,将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
[0015]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抗拉板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第二抗拉板垂直固定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底板固定连接。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植筋连接孔,所述桥墩内设置有若干个植筋,若干个所述植筋适配插设于对应的所述植筋连接孔内,并与植筋螺母适配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底板固定于所述桥墩上。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两对称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抗拉板的相对两侧;
[0018]两个所述第二抗拉板为钢板,所述第二抗拉板的厚度为35mm

45mm,两个所述第二抗拉板之间的间距为45mm

55mm;
[0019]所述第二支撑板为钢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厚度为15mm

25mm;
[0020]所述第二底板为钢板,所述第二底板的宽度为800mm

1000mm,长度为800mm

1000mm,厚度为25mm

35mm。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销轴组件包括销轴、螺栓、螺母,所述销轴的一端设置有销轴头,所述销轴头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所述销轴远离所述销轴头的一端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中心线与所述销轴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螺栓适配插设于所述螺栓孔并伸出预设长度与所述螺母适配连接。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径为80mm

120mm;
[0023]所述第二连接孔为腰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为80mm

120mm;
[0024]所述销轴的外径为80mm

120mm,长度为170mm

230mm;
[0025]所述螺栓的外径为6mm

10mm,长度为100mm

150mm。
[002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匝道桥梁,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还包括:
[0027]桥墩,固定于地面上;
[0028]桥梁,设置于所述桥墩的顶部;
[0029]所述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沿所述桥梁的顺桥方向布置于所述桥墩的两侧;
[0030]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桥梁的底部焊接固定,所述桥墩的侧壁内设置有若干个植筋,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若干个植筋连接孔,若干个所述植筋适配插设于对应的所述植筋连接孔内,并与植筋螺母适配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桥墩上。
[00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桥梁上还设置有加劲底板和加劲隔板,所述加劲底板和所述加劲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桥梁的焊接处;
[0032]所述桥墩上还设置有凿毛区,所述凿毛区涂抹有环氧砂浆垫层,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凿毛区并与所述环氧砂浆垫层紧密贴合。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及匝道桥梁至少具有以下之一有益效果:
[0034]1、本技术所提供的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沿顺桥方向布置,第一抗拉板与第二抗拉板平行布置,并且第二抗拉板上的第二连接孔有预留可移动空间,匝道桥梁在车辆及其他荷载作用下,匝道桥梁正常的振动,以及顺桥方向的上下略微摆动不会使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受力,因此该结构在常规通行条件下不受力,使用寿命更长;植筋横向预埋设置不会对桥墩性能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用于固定于桥梁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件,用于固定于桥墩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同轴设置;销轴组件,适配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将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抗拉板和若干个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抗拉板的一端,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抗拉板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抗拉板垂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抗拉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一端齐平,用于固定于桥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两两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抗拉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抗拉板为钢板,所述第一抗拉板的厚度为35mm

45mm;所述第一支撑板为钢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厚度为15mm

25mm。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底板、两个第二抗拉板和若干个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抗拉板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二抗拉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底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抗拉板远离所述第二底板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部分结构夹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抗拉板之间,使得所述销轴组件依次穿过一所述第二抗拉板上的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另一所述第二抗拉板上的所述第二连接孔,将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抗拉板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第二抗拉板垂直固定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底板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植筋连接孔,所述桥墩内设置有若干个植筋,若干个所述植筋适配插设于对应的所述植筋连接孔内,并与植筋螺母适配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底板固定于所述桥墩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匝道桥梁抗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两对称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代刘海峰施曙东岳国柱宋健侯艳斌袁月邓国民杨国章廖剑田北海姚凯陈华仕佳苏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东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