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440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股线交织合并技术领域,提出了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用于将第一线轴上的线与第二线轴上的线合并,包括第一预扭组件、第二预扭组件和退扭组件,退扭组件设置在第一预扭组件和第二预扭组件的一侧,第一预扭组件、第二预扭组件均包括预扭机架,转动架相对预扭机架转动设置,预扭转动驱动件设置在预扭机架上,驱动转动架转动,预扭导轮组分布设置在转动架的侧部和端部;退扭组件包括退扭机架,转筒件转动设置在退扭机架上,退扭转动驱动件驱动转筒件转动,退扭导轮组设置在转筒件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两股或多股线合股后多股线交织在一起,存在部分扭力不能释放,导致合股线内部发生质变的技术问题。导致合股线内部发生质变的技术问题。导致合股线内部发生质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股线交织合并
,具体的,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多股线交织合并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多用于线缆制造、纺织等行业,现实生产中将多股线合并在一起是比较麻烦的工序,现有技术中,对于两股或多股线交织合并通常会选用一股线绷直,另一股线或几股线往上饶,经常会出现合股线不均匀的问题,两股或多股线交织在一起,常存在部分扭力不能释放,导致合股线内部发生质变,如针对于线缆,就会出现线缆横截面不均匀,长短不一,整股线电阻大小不一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也会有将多股线拧合在一起的合股机,同样也存在每股线拧力不同,合股后多股线交织在一起,也存在部分扭力不能释放,导致合股线内部发生质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两股或多股线合股后多股线交织在一起,存在部分扭力不能释放,导致合股线内部发生质变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用于将第一线轴上的线与第二线轴上的线合并,包括第一预扭组件、第二预扭组件和退扭组件,所述退扭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预扭组件和所述第二预扭组件的一侧,第一预扭组件和第二预扭组件均包括预扭机架,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相对所述预扭机架转动设置,预扭转动驱动件,所述预扭转动驱动件设置在所述预扭机架上,驱动所述转动架转动,预扭导轮组,所述预扭导轮组分布设置在所述转动架的侧部和端部;所述退扭组件包括退扭机架,转筒件,所述转筒件转动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上,退扭转动驱动件,所述退扭转动驱动件驱动所述转筒件转动,退扭导轮组,所述退扭导轮组设置在所述转筒件上。
[000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设置在所述退扭组件之后,包括第一槽轮,所述第一槽轮具有若干轮槽,第二槽轮,所述第二槽轮具有若干轮槽,牵引驱动件,所述牵引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槽轮转动。
[000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计米压线组件,所述计米压线组件设置在所述牵引组件之后,包括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上,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上,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压线轮,所述压线轮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滑动件,提供所述压线轮靠近所述支撑轮的力,丝母件,所述丝母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上,且与所述丝母件螺纹连接,所述弹性件一端作用于所述丝母件,另一端作用于所述滑动件,摇柄,所述摇柄设置在所述丝杆的一端。
[000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退扭组件还包括刹车盘,所述刹车盘设置在所述转筒件上,刹车钳,所述刹车钳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上,所述刹车盘伸至所述刹车钳内。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筒件具有线入孔和线出孔,所述线入孔和所述线出孔分别位于所述退扭导轮组的两侧,且均位于所述转筒件的轴部。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退扭导轮组包括入口导轮,所述入口导轮设置在所述转筒件上且位于所述线入孔旁,入口槽轮,所述入口槽轮设置在所述转筒件上且位于所述入口导轮斜侧,出口导轮,所述出口导轮设置在所述转筒件上且位于所述线出孔旁,出口槽轮,所述出口槽轮设置在所述转筒件上且位于所述出口导轮斜侧,其中所述入口槽轮和所述出口槽轮的中心连线,与所述转筒件的转动轴线斜交,且所述入口导轮、所述入口槽轮、所述出口导轮和所述出口槽轮的轴向均与所述转筒件的轴向垂直。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导杆件,所述导杆件位于所述线入孔的前侧,包括前导向对杆和后导向对杆,所述前导向对杆和后导向对杆相邻设置且相互垂直,其中所述前导向对杆和所述后导向对杆中间均用于通过线。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预扭导轮组包括侧导轮,所述侧导轮设置在所述转动架的侧部中间位置,角导轮,所述角导轮设置在所述转动架的角部位置,端导轮,所述端导轮设置在所述转动架的端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一线轴上的线和所述第二线轴上的线,依次经过所述侧导轮、所述角导轮和所述端导轮,其中,所述侧导轮、所述角导轮的轴向垂直,所述角导轮与所述端导轮的轴线平行。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预扭组件和所述第二预扭组件均还包括斜坡,所述斜坡设置在所述预扭机架上,变向转台,所述变向转台设置在所述斜坡一侧。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预扭组件和所述第二预扭组件均还包括滑动支撑台,所述滑动支撑台滑动设置在所述预扭机架上,且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转筒件的轴向,所述滑动支撑台位于所述变向转台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转筒件的下方,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为四个,均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支撑台上,连杆件,所述连杆件与四个所述转动件均铰接,升降支撑台,所述升降支撑台有四个支撑脚,一个所述支撑脚铰接设置在一个所述转动件上,
驱动液压缸,一端与所述预扭机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件铰接。
[0014]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第一预扭组件、第二预扭组件分别安装有第一线轴和第二线轴,送出两股加扭的线,根据需要也可以设计多个预扭组件,送出多股加扭的线,第一预扭组件、第二预扭组件通过同样的速度旋转,使得两股或多股线具备同样的扭力进行交织,拧合在一起,此时,合股的线仍然会有较大的概率存在扭力不均及不能释放的问题,设计了退扭组件,退扭组件的转筒件能够对合股的线进行导向并带动合股的线进行拧力释放,一方面可以使得两股或多股线更好的交织在一起,另一方面,可以使得交织在一起的两股线在转筒件的转动下,释放部分扭力进而避免线的内部发生质变,保证线缆横截面均匀,整股线电阻均匀一致,从而解决了线缆合股后长短不一、电阻大小不一的问题,使电线电缆使用更安全,也延长了线缆使用的寿命。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预扭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退扭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牵引驱动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转筒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导杆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计米压线组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预扭导轮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支撑台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后限位挡件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线轴

1,第二线轴

2,第一预扭组件

3,预扭机架

301,转动架

302,预扭转动驱动件

303,预扭导轮组

304,侧导轮

3041,角导轮

3042,端导轮

3043,变向转台

305,滑动支撑台

306,转动件

307,连杆件

308,升降支撑台

309,支撑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用于将第一线轴(1)上的线与第二线轴(2)上的线合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扭组件(3)、第二预扭组件(4)和退扭组件(5),所述退扭组件(5)设置在所述第一预扭组件(3)和所述第二预扭组件(4)的一侧,所述第一预扭组件(3)和所述第二预扭组件(4)均包括预扭机架(301),转动架(302),所述转动架(302)相对所述预扭机架(301)转动设置,预扭转动驱动件(303),所述预扭转动驱动件(303)设置在所述预扭机架(301)上,驱动所述转动架(302)转动,预扭导轮组(304),所述预扭导轮组(304)分布设置在所述转动架(302)的侧部和端部;所述退扭组件(5)包括退扭机架(501),转筒件(502),所述转筒件(502)转动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501)上,退扭转动驱动件(503),所述退扭转动驱动件(503)驱动所述转筒件(502)转动,退扭导轮组(504),所述退扭导轮组(504)设置在所述转筒件(50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组件(6),所述牵引组件(6)设置在所述退扭组件(5)之后,包括第一槽轮(601),所述第一槽轮(601)具有若干轮槽(6011),第二槽轮(602),所述第二槽轮(602)具有若干轮槽(6011),牵引驱动件(603),所述牵引驱动件(603)驱动所述第一槽轮(601)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米压线组件(7),所述计米压线组件(7)设置在所述牵引组件(6)之后,包括支撑轮(701),所述支撑轮(701)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501)上,导向杆(702),所述导向杆(702)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501)上,滑动件(703),所述滑动件(703)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702)上,压线轮(704),所述压线轮(704)设置在所述滑动件(703)上,弹性件(705),所述弹性件(705)作用于所述滑动件(703),提供所述压线轮(704)靠近所述支撑轮(701)的力,丝母件(706),所述丝母件(706)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702)上,丝杆(707),转动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501)上,且与所述丝母件(706)螺纹连接,所述弹性件(705)一端作用于所述丝母件(706),另一端作用于所述滑动件(703),摇柄(708),所述摇柄(708)设置在所述丝杆(707)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扭组件(5)还包括刹车盘(505),所述刹车盘(501)设置在所述转筒件(502)上,刹车钳(506),所述刹车钳(502)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501)上,所述刹车盘(501)伸至所述刹车钳(502)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件(502)具有线入孔(5021)和线出孔(5022),所述线入孔(5021)和所述线出孔(5022)分别位于所述退扭导轮组(504)的两侧,且均位于所述转筒件(502)的轴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扭导轮组(504)包
括入口导轮(5041),所述入口导轮(5041)设置在所述转筒件(502)上且位于所述线入孔(5021)旁,入口槽轮(5042),所述入口槽轮(5042)设置在所述转筒件(502)上且位于所述入口导轮(5041)斜侧,出口导轮(5043),所述出口导轮(5043)设置在所述转筒件(502)上且位于所述线出孔(5022)旁,出口槽轮(5044),所述出口槽轮(5044)设置在所述转筒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金龙鹰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