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棉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440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麻棉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亚麻线、丝线、棉纤维、弹性纤维、丙纶以及抗静电剂、锦纶、和防霉抗菌剂。该麻棉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制备时加入弹性纤维,使得弹性纤维与亚麻线黏合,提高成品线的抗断裂性能,还能提高成品纱线的成品的质量,同时,在使用时通过对成品纱线的抗静电处理和防霉抗菌处理,能够使纤维表面电阻率降低也可有效防止或减少由摩擦、吸附等作用产生的电荷积累在织物的表面上,有助于保护织物的柔软性、光泽和耐用性能,而且能够有效的提高纱线的加工效率和防霉抗菌效果,有助于提高成品纱线的使用寿命。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棉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纺
,具体为一种麻棉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亚麻,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纤维之一,距今已有一一万年以上的历史,亚麻纤维天然、古朴、稀有,被誉为“天然纤维中的纤维皇后”,亚麻吸湿性好,能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20倍的水分,导湿快,做成的麻织物具有调温,抗过敏,防静电,防紫外线,抗菌的功能,并且阻燃效果极佳。
[0003]目前,现有的亚麻在进行混纺时由于亚麻的粗糙性制造出来的纱线和面料适用性较低,且制造出来的纱线的弹性韧性较低,导致成品线不抗撕扯,而且在制备纱线的工艺中没有对纱线进行抗菌防霉处理,导致纱线存放时容易受到外界的损坏,从而整体的降低了纱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麻棉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具备提高成品纱线的弹性韧性以及抗菌性等优点,解决了没有对纱线进行抗菌防霉处理,导致纱线存放时容易受到外界的损坏,从而降低了纱线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提高抗菌性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麻棉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亚麻线、丝线、棉纤维、弹性纤维、丙纶以及抗静电剂、锦纶、和防霉抗菌剂。
[0008]优选的,所述棉纤维需要经过去棉絮、梳棉等工序。
[0009]优选的,所述弹性纤维是聚氨酯弹性纤维,所述抗静电剂与水的配比为1:100。
[0010]优选的,所述防霉抗菌剂与水的配比为1:50至1:100。
[0011]优选的,所述亚麻线、丝线、棉纤维、弹性纤维、丙纶的比例为35:20:25:15:5。
[0012]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麻棉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1)首先准备容器,亚麻线、丝线、弹性纤维以及丙纶进行分类清洗,进行充分的清洗10

15分钟,其间将抗静电剂剂按照1:100的比例进行调配,将配好的抗静电剂加入到清洗容器的内部,对原料充分浸泡来减少纱线上的静电,然后将清洗亚麻线、丝线、弹性原料烘干,烘干后再采用喷洒法再次巩固对原料的抗静电效果;
[0014]2)将处理后的亚麻线、丝线、弹性纤维和丙纶以及棉纤维按照比例进行合股混纺,稔成一股纱线,经过初捻和复捻合股制成的本白色股线胚纱;
[0015]3)染色,将合成的纱线进行染色润滑处理,将合成的纱线投放到调配好的染缸里面进行沉浸染色适量的时间,染色后进入到固色剂中进行浸泡适量的时间,直到纱线染色
完成;
[0016]4)防霉处理,首先准备30

45度的温水,将防霉抗菌剂按照1;50的比例进行配比,配比完成后利用搅拌棒进行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后将染色完成的纱线放入到配比完成的溶液中进行浸泡3

8小时,在浸泡时每隔一个小时搅拌一下,翻个面,使得纱线保持均匀程度的浸泡,得到防霉抗菌效果更好的纱线;
[0017]5)浸泡完成后进行烘干处理,均匀的将纱线烘干后,在将上一步配比的防霉抗菌剂用喷壶装起来,在烘干后的纱线表面再次进行喷涂防霉处理,以此得到较为优异的防霉纱线;
[0018]6)完成后,进行绕卷收卷保存工作。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麻棉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该麻棉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制备时加入弹性纤维,使得弹性纤维与亚麻线黏合,提高成品线的抗断裂性能,还能提高成品纱线的成品的质量,同时,在使用时通过对成品纱线的抗静电处理和防霉抗菌处理,能够使纤维表面电阻率降低也可有效防止或减少由摩擦、吸附等作用产生的电荷积累在织物的表面上,有助于保护织物的柔软性、光泽和耐用性能,而且能够有效的提高纱线的加工效率和防霉抗菌效果,有助于提高成品纱线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一种麻棉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亚麻线35份、丝线20份、棉纤维25份、弹性纤维15份、丙纶5份以及抗静电剂、锦纶、和防霉抗菌剂,棉纤维需要经过去棉絮、梳棉等工序,弹性纤维是聚氨酯弹性纤维,抗静电剂与水的配比为1:100,防霉抗菌剂与水的配比为1:50至1:100。
[0024]一种麻棉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1)首先准备容器,亚麻线、丝线、弹性纤维以及丙纶进行分类清洗,进行充分的清洗10分钟,其间将抗静电剂剂按照1:100的比例进行调配,将配好的抗静电剂加入到清洗容器的内部,对原料充分浸泡来减少纱线上的静电,然后将清洗亚麻线、丝线、弹性原料烘干,烘干后再采用喷洒法再次巩固对原料的抗静电效果;
[0026]2)将处理后的亚麻线、丝线、弹性纤维和丙纶以及棉纤维按照比例进行合股混纺,稔成一股纱线,经过初捻和复捻合股制成的本白色股线胚纱;
[0027]3)防霉处理,首先准备30度的温水,将防霉抗菌剂按照1;50的比例进行配比,配比完成后利用搅拌棒进行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后将染色完成的纱线放入到配比完成的溶液中进行浸泡3小时,在浸泡时每隔一个小时搅拌一下,翻个面,使得纱线保持均匀程度的浸泡,得到防霉抗菌效果更好的纱线;
[0028]4)浸泡完成后进行烘干处理,均匀的将纱线烘干后,在将上一步配比的防霉抗菌剂用喷壶装起来,在烘干后的纱线表面再次进行喷涂防霉处理,以此得到较为优异的防霉纱线;
[0029]5)完成后,进行绕卷收卷保存工作。
[0030]实施例二:一种麻棉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亚麻线30份、丝线10份、棉纤维30份、弹性纤维20份、丙纶10份以及抗静电剂、锦纶、和防霉抗菌剂,棉纤维需要经过去棉絮、梳棉等工序,弹性纤维是聚氨酯弹性纤维,抗静电剂与水的配比为1:100,防霉抗菌剂与水的配比为1:50至1:100。
[0031]一种麻棉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32]1)首先准备容器,亚麻线、丝线、弹性纤维以及丙纶进行分类清洗,进行充分的清洗13分钟,其间将抗静电剂剂按照1:100的比例进行调配,将配好的抗静电剂加入到清洗容器的内部,对原料充分浸泡来减少纱线上的静电,然后将清洗亚麻线、丝线、弹性原料烘干,烘干后再采用喷洒法再次巩固对原料的抗静电效果;
[0033]2)将处理后的亚麻线、丝线、弹性纤维和丙纶以及棉纤维按照比例进行合股混纺,稔成一股纱线,经过初捻和复捻合股制成的本白色股线胚纱;...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棉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亚麻线、丝线、棉纤维、弹性纤维、丙纶以及抗静电剂、锦纶、和防霉抗菌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棉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纤维需要经过去棉絮、梳棉等工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棉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纤维是聚氨酯弹性纤维,所述抗静电剂与水的配比为1:1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棉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抗菌剂与水的配比为1:50至1:1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棉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亚麻线、丝线、棉纤维、弹性纤维、丙纶的比例为35:20:25:15:5。6.一种麻棉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准备容器,亚麻线、丝线、弹性纤维以及丙纶进行分类清洗,进行充分的清洗10

15分钟,其间将抗静电剂剂按照1:100的比例进行调配,将配好的抗静电剂加入到清洗容器的内部,对原料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晓勤魏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天虹纺织淮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