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建国专利>正文

吸收式红外电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4143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吸收式红外电热板,壳体为密闭式扁盒状容器,有盖封闭,其内腔表面镀有选择性吸收镀层,红外受激体呈板状,其一平面制有凹槽,有形状相同的Ⅰ、Ⅱ两块,热源为耐高温的电阻线,盘旋成方形螺旋形状,装置于红外受激体接合面上凹槽所组成的空腔中,在壳体内腔连接外盖处装有耐高温绝热绝缘密封材料;在壳体内设有去气器和抽气孔,两组接线柱与热源的两极接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电热转换效率高、表面温度高、单位散热面积大、内能损耗小、热惯性小、寿命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红外加热器,具体地是一种吸收式红外电热板,属于工业及民用加热领域的红外电加热器具。目前已知的红外辐射电加热器,尤其是在加热领域中的真空、压力、液体、气体、腐蚀性、熔融体的电加热、均采用电热转换效率很低的电热管,来完成加热过程,而90年代出现的红外定向辐射器,虽然电-热辐射转换率大大地提高,性能很优越,在加热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是,由于其结构上的限制,在上述的一些领域中不能采用,而应用各种类型的电热管,又存在着电-热转换效率低、表面温度低,单位散热面积小,内能损耗大,热惯性大等缺点,而且均是一次性使用,造成了能源的很大浪费,元件不能重复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吸收式红外电热板,其内部结构件红外受激体能有效地吸收波长1.4-2.5um的红外辐射,受激后产生二次激发,而壳体的选择性吸收镀层,对于可见光部分能量高的波段,及红外光波,有着强烈的吸收作用,装置中填充对红外光波有强烈地吸收作用的气体,以排出装置中氧气,增强对红外光波的吸收,和壳体以光孛结触的形式向外传导热能,同时避免了热源的氧化,延长了使用寿命,形成了一种电热转换率高,表面温度高,散热面积大,热惯性小的高效能加热器,除用作常规的加热环境外,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体现了它的价值,基本上可以应用于900℃以下的任何加热领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收式红外电热板,其构造包括壳体、热源、红外受激体,红外气体吸收,其构造为壳体为密闭式扁盒状容器,用耐高温、耐腐蚀、导热系数高的合金材料制成,有盖封闭,其内腔表面镀有一层耐高温,吸收率高,发射率小的选择性吸收镀层;红外受激体呈板状,其一平面制有按一定间距排列的若干凹槽,由形状相同的I、II两块组成,以凹槽所在平面为接合面,二板凹槽面对面对合成一空腔;热源为耐高温的电阻丝,盘旋成长方形螺旋形状,装置于红外受激体I和II接合面上凹槽所组成的空腔中;所述红外受激体I和II连同热源电阻丝一起安装在壳体的密闭内腔中,在该内腔中并填充有红外吸收气体;在壳体内腔连接外盖处装有耐高温绝热绝缘密封材料;在壳体内设有一去气机构,包括去气器和抽气孔;两组接线柱,与热源的两极接通。所述红外受激体配合面上的凹槽可以是V形、矩形,半圆形及其他形状。所述红外受激体I和II为以无定形二氧化硅为主载体,填加稀有元素的材料,用电弧法拉制而成的带有微气泡的板状物。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各种材料的合理布局,结构新颖独特,最终导致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1.电-热转换效率高;2.表面温度高;3.单位散热面积大;4.内能损耗小;5.热惯性小;6.寿命高。这些优点,大大地改善了电热管的性能,节能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形成了一种高效、高能、节能型的红外加热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构造示意图,为全剖正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红外受激体的构造示意图,为正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1中热源电阻丝的形状示意图。图6是图5的侧视图。本技术的吸收式红外电热板,主要由壳体1、密闭式壳体红外受激体I、II,热源2、红外吸收气体、去气装置3、密封绝热材料4、接线柱5组成见图1图2。①壳体1。它是由特殊耐高温,耐腐蚀,导热系数高的合金金属构成,在其内表面镀有耐高温,吸收率高,发射率小的选择性吸收镀层,形成一个从可见光波段-红外波段的广谱吸收的密闭空腔,壳体有安装用法兰边7,其安装口用盖8封闭。②红外受激体I和II见图3图4。它是由无定形二氧化硅为主载体,填加稀有原素用电弧法拉制而成的带有微气泡的板状材料,在板材的一表面磨制带有一定角度的V形槽、U形、矩形,两块板材对合后,形成截面为菱形的孔,热源排布在该菱形槽内。③热源2见图5图6。为特殊的耐高温电热丝,盘旋成长方形螺旋体形状,温度可达1450℃,从两块红外受激体的V形槽U形、矩形中穿过,形成密闭的高温热源,所产生的高温辐射,被两块红外受激体吸收,透射,向上下两方向成半球状辐射。④红外气体吸收在密闭的壳体中填充红外吸收气体,一方而排出装置中的空气,使热源运行在无氧环境中,另一方面增加对热源,红外受激体的能量吸收,形成与壳体镀层成光学结合状态,快速地带走热源的高温,向外传导,加快散热速度,减小热惯性。⑤密封绝热材料4装置中充气后,为了不使气体逸出,采用耐高温绝热绝缘密封材料进行密封。⑥去气器3及轴气孔6为了防止气体热膨胀对壳体的影响,在装置中有一去气机构。所述去气机构为已有技术不详述。⑦接线柱5一对接线柱5与热源电阻丝2的两极接通。权利要求1.一种吸收式红外电热板,其构造包括壳体、热源、红外受激体,红外气体吸收,其特征在于其构造为壳体为密闭式扁盒状容器,用耐高温、耐腐蚀、导热系数高的为合金材料制成,有盖封闭,其内腔表面镀有一层耐高温,吸收率高,发射率小的选择性吸收镀层;红外受激体呈板状,其一平面制有按一定间距排列若干凹槽,由形状相同的I、II两块组成,以凹槽所在平面为接合面,二板凹槽面对面对合成一空腔;热源为耐高温的电阻丝,盘旋成长方形螺旋形状,装置于红外受激体I和II接合面上凹槽所组成的空腔中;所述红外受激体I和II连同热源电阻丝一起安装在壳体的密闭内腔中,在该内腔中并填充有红外吸收气体;在壳体内腔连接外盖处装有耐高温绝热绝缘密封材料;在壳体内设有一去气机构,包括去气器和抽气孔;两组接线柱,与热源的两极接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红外电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受激体配合面上的凹槽可以是V形、矩形,半圆形及其他形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红外电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受激体I和II为以无定形二氧化硅为主载体,填加稀有元素的材料,用电弧法拉制而成的带有微气泡的板状物。专利摘要一种吸收式红外电热板,壳体为密闭式扁盒状容器,有盖封闭,其内腔表面镀有选择性吸收镀层,红外受激体呈板状,其一平面制有凹槽,有形状相同的I、II两块,热源为耐高温的电阻线,盘旋成长方形螺旋形状,装置于红外受激体接合面上凹槽所组成的空腔中,在壳体内腔连接外盖处装有耐高温绝热绝缘密封材料;在壳体内设有去气器和抽气孔,两组接线柱与热源的两极接通。本技术具有电热转换效率高、表面温度高、单位散热面积大、内能损耗小、热惯性小、寿命高等优点。文档编号H05B3/68GK2263430SQ96249460公开日1997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郭建国 申请人:郭建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式红外电热板,其构造包括壳体、热源、红外受激体,红外气体吸收,其特征在于:其构造为壳体为密闭式扁盒状容器,用耐高温、耐腐蚀、导热系数高的为合金材料制成,有盖封闭,其内腔表面镀有一层耐高温,吸收率高,发射率小的选择性吸收镀层; 红外受激体呈板状,其一平面制有按一定间距排列若干凹槽,由形状相同的Ⅰ、Ⅱ两块组成,以凹槽所在平面为接合面,二板凹槽面对面对合成一空腔;热源为耐高温的电阻丝,盘旋成长方形螺旋形状,装置于红外受激体Ⅰ和Ⅱ接合面上凹槽所组成的空腔中;所述 红外受激体Ⅰ和Ⅱ连同热源电阻丝一起安装在壳体的密闭内腔中,在该内腔中并填充有红外吸收气体;在壳体内腔连接外盖处装有耐高温绝热绝缘密封材料;在壳体内设有一去气机构,包括去气器和抽气孔;两组接线柱,与热源的两极接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郭建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