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制备大粒度晶粒的循环结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403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大粒度晶粒的循环结晶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漏斗结构的导流结构,导流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对接的导流锥段和导流管段,导流锥段的大端面边缘与壳体的内壁周向对接;导流锥段上方的壳体空腔形成混合仓,导流管段外周的壳体空腔形成结晶仓,混合仓内设置有第一搅拌器,壳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第二搅拌器,混合仓的外壁开设有进料口以及至少一个循环入口,结晶仓的外壁上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循环出口,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通过外置的循环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循环结晶装置通过结晶器的特定构型实现晶浆循环和粒度分级,改善了连续结晶过程的产品粒度小、设备结垢严重、运行周期短等问题。运行周期短等问题。运行周期短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大粒度晶粒的循环结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结晶设备
,涉及一种制备大粒度晶粒的循环结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结晶过程按照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连续结晶和间歇结晶两种模式。常用结晶器为釜式搅拌结晶器,生产是间歇式的,适用于年产量较小的产品。间歇结晶由于其操作方式的特点,过程操作控制参数随时间变化,影响因素多,控制变量耦合性强,非常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和调控精度,产品质量和过程收率不稳定,批间差异较大,导致产品一致性差、晶粒粒度不均匀等问题,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由于间歇结晶操作不连续,其生产制备效率往往不高,设备数量或占地面积较大。且国内应用的结晶器大多采用夹套冷却,使得晶状物首先结在釜壁,会在釜壁上形成厚厚的晶状物,大大影响传热效率。
[0003]连续结晶器是指相较于传统单罐式间歇结晶而言的能够实现连续性结晶生产的装置,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工业结晶过程,可以用一个或几个串联的结晶装置实现,每个结晶装置称为一级,每级结晶装置的工艺参数恒定,不随时间变化,结晶过程更稳定易控,从而保证了晶粒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大大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大粒度晶粒的循环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结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漏斗结构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对接的导流锥段和导流管段,所述导流锥段的大端面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周向对接;所述导流锥段上方的壳体空腔形成混合仓,所述导流管段外周的壳体空腔形成结晶仓,所述混合仓内设置有第一搅拌器,所述壳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第二搅拌器,所述混合仓的外壁开设有进料口以及至少一个循环入口,所述结晶仓的外壁上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循环出口,所述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通过外置的循环管路连通;料液进入所述混合仓后经所述第一搅拌器混合结晶,得到的晶粒沿所述导流结构落入所述结晶仓,在所述第二搅拌器的作用下,小粒度晶粒在所述结晶仓内形成旋流并由所述循环管路返回混合仓循环结晶,大粒度晶粒落入所述壳体内腔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大粒度晶粒的循环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仓为圆柱形筒体,所述混合仓的顶部设置有所述进料口;所述混合仓外壁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循环入口,所述循环入口位于同一水平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大粒度晶粒的循环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仓的外壁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对接的第一锥段、圆筒段和第二锥段,所述第一锥段的小端面与所述混合仓对接,所述第一锥段的大端面与所述圆筒段的一端对接,所述圆筒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锥段的大端面对接;所述导流锥段的大端面外缘位于所述第一锥段与所述混合仓的对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大粒度晶粒的循环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段的外壁处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循环出口,所述循环出口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俊波吴送姑张文君韩丹丹汤伟伟陈巍张美景侯宝红尹秋响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