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晶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402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19
一种用于眼科使用的可植入或可佩戴晶状体,该晶状体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非球面折射率分布,该非球面折射率分布相对于光轴具有圆形对称性或旋转对称性,或者具有柱面对称性或非旋转对称性,并且具有由福布斯多项式的级数展开定义的几何高程z(r),其中所述折射率分布生成来自晶状体的波前W(r)的增强,诸如以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并增强波前的区域表征,以便在不降低视觉质量的情况下使景深的扩展变化成为可能。TFMTF是描述通过晶状体光学器件的视觉质量的传递函数。
[0014]因此,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提供用于眼科使用的可植入或可佩戴的矫正型晶状体(corrective lens)来实现上述目的,该矫正型晶状体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非球面折射率分布,该非球面折射率分布相对于光轴具有圆形对称性或旋转对称性,或者具有柱面对称性或非旋转对称性,并且被分成数量为Y的相互同轴区域,其中Y从2到8变化,每个区域的分布仅为折射型并且具有由福布斯多项式(Forbes polynomials)的至少到第三项的级数扩展或展开所定义的几何高程z(r),
[0015][0016]其中
[0017]i=从0到x的可变数量,其中2≤x≤11,
[0018]r=至少一个表面的孔径半径(或径向孔径),其从0到r
max
可变,
[0019]c=所述至少一个表面的基球(base sphere)的曲率半径R的倒数或曲率,
[0020]k=所述至少一个表面的圆锥常数,
[0021]r
max
=所述至少一个表面的最大孔径半径,
[0022]Q
i
=指数(α=0和β=4)的雅可比多项式(Jacobi polynomials),
[0023]q
i
=雅可比多项式Q
i
的系数,
[0024]其中对于区域的数量等于Y

1的折射率分布,所有系数q
i
的值不等于零,并且对于最外层区域的折射率分布,所有系数q
i
的值等于零,
[0025]优选地,其中用于定义每个同轴区域的折射率分布的雅可比多项式的系数(q0、
……
q
x
)在以下范围内:

0.422≤q
i
≤0.800。
[0026]因此,前述折射率分布生成TFMTF的优化和来自晶状体的波前W(r)的增强,其在期望的光焦度范围内(在

1D和+4.0D(D=屈光度)之间)产生晶状体的景深的变化,而不降低视觉质量,因此,具有不包括0D值的达到+4.0D的附加光焦度。
[0027]优选地,仅在所述同轴区域的内部区域或中心区域和中间环形区域中提供(诱发)球面像差,所述球面像差优选地从四阶到八阶,并且在每个同轴区域和下一个同轴区域之间总是提供光焦度不连续性。
[0028]考虑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眼科使用的可植入或可佩戴的矫正型晶状体来实现上述目的,该矫正型晶状体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非球面折射率分布,该非球面折射率分布相对于光轴具有圆形对称性或旋转对称性,或具有柱面对称性或非旋转对称性,并且被分成数量为Y的相互同轴的区域,其中Y从3到8变化,每个区域的分布仅为折射型,
[0029]其中所述同轴区域由以下项组成:从光轴延伸到第一外半径r
in
的内部区域或中心区域(Z
in
),从所述第一外半径r
in
延伸到第二外半径r
int
的至少一个中间环形区域(Z
int
),以及从所述第二外半径r
int
延伸到与晶状体表面的外半径重合的第三外半径r
out
的外环形区域(Z
out
);
[0030]其中仅在中心区域(Z
in
)中和在至少一个中间环形区域(Z
int
)中提供(或诱发)从四阶到八阶的球面像差,而外环形区域(Z
out
)具有非球面单焦点分布,该非球面单焦点分布具有为了诸如矫正或消除角膜的正球面像差的光焦度。
[0031]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前述两个方面,第一晶状体变型提供所述至少一个表面,所述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具有圆形对称性的三个同心同轴区域(Z1、Z2、Z3);其中中心区域(Z1)的光焦度从第一值P1减少到第一外半径r1处的第二值P2;其中,中间环形区域(Z2)和外环形区域(Z3)中的光焦度从第一外半径r1处的第三值P3减少到第三外半径r3处的第四值P4;其中P2<P4<P3<P1或P4<P2<P3<P1。
[0032]参考本专利技术的两个方面,第二晶状体变型提供所述至少一个表面,所述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具有圆形对称性的五个同心同轴区域(Z1、Z2、Z3、Z4、Z5);其中,随着半径的增加,中心区域(Z1)的光焦度从晶状体的中心开始:
[0033]在第一中心子区域中存在正球面像差的情况下,从第一值P1增加到的第二值P2;
[0034]在第二中心子区域中存在负球面像差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值P2减少到第三值P3;
[0035]在第三中心子区域中存在正球面像差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三值P3增加到第一外半径r1处的第四值P4;
[0036]优选地,其中第一中间环形区域(Z2)中的光焦度从第一外半径r1开始:
[0037]在所述第一中间环形区域(Z2)的初始部分中存在负球面像差的情况下,从第五值P5减少到第六值P6,
[0038]以及在所述第一中间环形区域(Z2)的最后部分(final part)中存在正球面像差的情况下,从所述第六值P6增加到第二外半径r2处的第七值P7;
[0039]优选地,其中第五值P5和第六值P6两者都在第三值P3和第四值P4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其中第七值P7大于中心区域(Z1)的平均光焦度值;
[0040]优选地,其中第二中间环形区域(Z3)中的光焦度从第二外半径r2开始:
[0041]在所述第二中间环形区域(Z3)的初始部分中存在正球面像差的情况下,从第八值P8增加到第九值P9;
[0042]以及在所述第二中间环形区域(Z3)的最后部分中存在负球面像差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九值P9减少到第三外半径r3处的第十值P10,
[0043]优选地,其中第八值P8和第九值P9两者都在第三值P3和第四值P4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其中第十值P10小于中心区域(Z1)的平均光焦度值;
[0044]优选地,其中第三中间环形区域(Z4)中的光焦度从第三外半径r3开始:在存在负球面像差的情况下,从第十一值P11减少到第四外半径r4处的第十二值P12;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三中间环形区域(Z4)中的平均光焦度值基本上对应于中心区域(Z1)中的平均光焦度值;
[0045]优选地,其中外环形区域(Z5)中的光焦度从第四外半径r4开始:从第十三值P13减少到第五外半径r5处的第十四值P14;优选地,其中P12<P14<P13&l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眼科使用的可植入或可佩戴的矫正型晶状体,其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非球面折射率分布,所述非球面折射率分布相对于光轴具有圆形对称性或旋转对称性,或者具有柱面对称性或非旋转对称性,所述非球面折射率分布被分成数量为Y的相互同轴的区域,其中Y从2到8变化,每个区域的分布仅为折射型并且具有由福布斯多项式的至少达到第三项的级数展开所限定的几何高程z(r):其中i=从0到x的可变数量,其中2≤x≤11,r=所述至少一个表面的孔径半径,所述孔径半径从0到r
max
可变,c=所述至少一个表面的基球的曲率半径R的倒数,k=所述至少一个表面的圆锥常数,r
max
=所述至少一个表面的最大孔径半径,Q
i
=指数(α=0和β=4)的雅可比多项式,q
i
=所述雅可比多项式Q
i
的系数,其中,用于定义每个同轴区域的折射率分布的所述雅可比多项式的系数q
i
对于区域的数量等于Y

1的折射率分布都具有非零值,并且对于最外层区域的折射率分布,所述系数q
i
都等于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状体,其中,整个前表面和/或整个后表面由被分成所述数量为Y的仅折射型的同轴区域的所述非球面折射率分布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状体,其中,所述同轴区域彼此相邻,并且在两个相互相邻的区域之间的连接区域或过渡区域中提供了厚度连续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晶状体,其中,所述同轴区域是同心区域,其中,球面像差仅在所述同轴区域的中心区域(Z1)和至少一个中间环形区域(Z2)中被提供,并且其中,在每个同轴区域和下一个同轴区域之间提供光焦度的不连续性。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晶状体,其中,用于定义每个同轴区域的折射率分布的所述雅可比多项式的系数q
i
在以下范围内:

0.422≤q
i
≤0.800。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晶状体,其中,所述非球面折射率分布具有相对于所述光轴的圆形对称性或旋转对称性,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表面包括彼此相邻的三个同心同轴区域(Z1、Z2、Z3)或由所述彼此相邻的三个同心同轴区域(Z1、Z2、Z3)组成,每个同心同轴区域由相应的最大半径或外半径(r1、r2、r3)界定,其中,用于定义每个同心同轴区域的折射率分布的所述雅可比多项式的系数(q0、
……
q2)在以下范围内:

0.363≤q
i
≤0.021,其中i=0、1、2,对于所述三个同心同轴区域中的两个区域(Z1、Z2)的折射率分布,所有的所述系数q
i

值是非零的,并且对于所述最外层区域(Z3)的折射率分布,所有的所述系数q
i
的值等于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晶状体,其中,所述三个同心同轴区域是从所述光轴延伸到第一外半径r1的中心区域(Z1)、从所述第一外半径r1延伸到第二外半径r2的中间环形区域(Z2)以及从所述第二外半径r2延伸到与晶状体表面的外半径重合的第三外半径r3的外环形区域(Z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晶状体,其中,仅在所述中心区域(Z1)中以及在所述中间环形区域(Z2)中诱发球面像差。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晶状体,其中,所述中心区域(Z1)的光焦度从第一值P1减少到所述第一外半径r1处的第二值P2;其中,所述中间环形区域(Z2)和所述外环形区域(Z3)中的光焦度从所述第一外半径r1处的第三值P3减少到所述第三外半径r3处的第四值P4;其中P2<P4<P3<P1或P4<P2<P3<P1。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晶状体,其中,所述非球面折射率分布具有相对于所述光轴的圆形对称性或旋转对称性,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表面包括彼此相邻的五个同心同轴区域(Z1、Z2、Z3、Z4、Z5)或由所述彼此相邻的五个同心同轴区域(Z1、Z2、Z3、Z4、Z5)组成,每个同心同轴区域由相应的最大半径或外半径(r1、r2、r3、r4、r5)界定,其中,用于定义每个同心同轴区域的折射率分布的所述雅可比多项式的系数(q0、
……
q
11
)在以下范围内:

0.422≤q
i
≤0.700或者在以下范围内:

0.069≤q
i
≤0.115,其中i=0、
……
11,对于所述五个同心同轴区域中的四个区域(Z1、Z2、Z3、Z4)的折射率分布,所有所述系数q
i
的值是非零的,并且对于所述最外层区域(Z5)的折射率分布,所有所述系数q
i
的值等于零。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晶状体,其中,所述五个同心同轴区域是从所述光轴延伸到第一外半径r1的中心区域(Z1)、从所述第一外半径r1延伸到第二外半径r2的第一中间环形区域(Z2)、从所述第二外半径r2延伸到第三外半径r3的第二中间环形区域(Z3)、从所述第三外半径r3延伸到第四外半径r4的第三中间环形区域(Z4)、以及从所述第四外半径r4延伸到与晶状体表面的外半径重合的第五外半径r5的外环形区域(Z5)。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晶状体,其中,仅在所述中心区域(Z1)中以及在三个中间环形区域(Z2、Z3、Z4)中诱发球面像差。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晶状体,其中,随着半径的增加,所述中心区域(Z1)的光焦度从所述晶状体的中心开始:在第一中心子区域中存在正球面像差的情况下,从第一值P1增加到第二值P2;在第二中心子区域中存在负球面像差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值P2减少到第三值P3;在第三中心子区域中存在正球面像差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三值P3增加到所述第一外半径r1处的第四值P4;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一中间环形区域(Z2)中的光焦度从所述第一外半径r1开始:在所述第一中间环形区域(Z2)的初始部分中存在负球面像差的情况下,从第五值P5减少到第六值P6,
以及在所述第一中间环形区域(Z2)的最后部分中存在正球面像差的情况下,从所述第六值P6增加到所述第二外半径r2处的第七值P7;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五值P5和所述第六值P6两者都在所述第三值P3和所述第四值P4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其中,所述第七值P7大于所述中心区域(Z1)的平均光焦度值;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二中间环形区域(Z3)中的光焦度从所述第二外半径r2开始:在所述第二中间环形区域(Z3)的初始部分中存在正球面像差的情况下,从第八值P8增加到第九值P9;以及在所述第二中间环形区域(Z3)的最后部分中存在负球面像差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九值P9减少到所述第三外半径r3处的第十值P10,优选地,其中,所述第八值P8和所述第九值P9两者都在所述第三值P3和所述第四值P4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其中,所述第十值P10小于所述中心区域(Z1)的平均光焦度值;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三中间环形区域(Z4)中的光焦度从所述第三外半径r3开始:在存在负球面像差的情况下,从第十一值P11减少到所述第四外半径r4处的第十二值P12;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三中间环形区域(Z4)中的平均光焦度值基本上对应于所述中心区域(Z1)中的平均光焦度值;优选地,其中,所述外环形区域(Z5)中的光焦度从所述第四外半径r4开始:从第十三值P13减少到所述第五外半径r5处的第十四值P14;优选地,其中,P12<P14<P13<P11。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晶状体,其中,随着半径的增加,所述中心区域(Z1)的光焦度从所述晶状体的中心开始:在第一中心子区域中存在负球面像差的情况下,从第一值P1减少到第二值P2;以及在第二中心子区域中存在正球面像差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值P2增加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玛丽亚
申请(专利权)人:司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