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抗静电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84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抗静电保护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贴合设置的抗静电保护膜层、自带胶泡棉层、第一黑色PET层、双面胶层和第二黑色PET层,自带胶泡棉层开设有有多个避让孔,第一黑色PET层包括相互分离的上PET层和下PET层,上PET层和下PET层分别与抗静电保护膜层的上部和下部形状相适配,形成中间具有避让空位的PET层结构;通过设置自带胶泡棉层和蓝色抗静电保护膜在实现保护膜对主板的保护功能的同时,具有抗静电效果,有效的降低静电对电子元器件的干扰,泡棉层能够有效的提升主板在撞击时的缓震作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用性。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抗静电保护膜


[0001]本技术涉及保护膜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抗静电保护膜。

技术介绍

[0002]保护膜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数码产品保护膜,汽车保护膜,家用保护膜,食品保鲜保护膜等。随着手机等数码产品在中国的普及,保护膜已经慢慢的成为屏幕保护膜的一种统称,而其在屏幕保护膜领域的功能也是五花八门。材料从最早的PP材料到现今流行的AR材质,中间经历了5年多的发展,慢慢的被广大手机群体所接受。保护膜在功能上讲是要对我们所要保护的实体物品外放一层膜。现在世面上已有AR防反光膜、AG磨砂抗反射膜、手机镜子膜、防窥膜,高清防刮膜等功能型保护膜。
[0003]现有技术中,电子产品内的电子元器件非常多,而各个电子元器件和主体之间的拼合是必然的,但是若是都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则会大大增加手机的厚度以及破坏整体的美观程度,故采用粘接的方式为现有市面上常用的电子元件连接方式,但是现有电子设备的主板粘接仍然存在易产生静电和不具有缓震的问题,故亟需一种新的保护膜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抗静电保护膜,通过设置自带胶泡棉层和蓝色抗静电保护膜在实现保护膜对主板的保护功能的同时,具有抗静电效果,有效的降低静电对电子元器件的干扰,泡棉层能够有效的提升主板在撞击时的缓震作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抗静电保护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贴合设置的抗静电保护膜层、自带胶泡棉层、第一黑色PET层、双面胶层和第二黑色PET层,所述自带胶泡棉层开设有有多个避让孔,所述第一黑色PET层包括相互分离的上PET层和下PET层,所述上PET层和所述下PET层分别与所述抗静电保护膜层的上部和下部形状相适配,形成中间具有避让空位的PET层结构。
[0006]具体的:所述避让孔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包括第一避让孔组、第二避让孔、第三避让孔和第四避让孔。
[0007]作为优选:所述抗静电保护膜层、所述第一黑色PET层和所述双面胶层均与所述第二避让孔相同位置开设有相同形状的避让孔。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黑色PET层和所述双面胶层均与所述第三避让孔相同位置开设有相同形状的避让孔。
[0009]具体的:所述双面胶层包括相互分离的上胶层和下胶层,所述上胶层和所述下胶层分别与所述上PET层和所述下PET层靠近避让空位一端形状相适配,形成具有避让空位的双面胶层结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上胶层和所述下胶层为黑色双面胶,粘性为1000~1400g。
[0011]具体的:所述抗静电保护膜层为蓝色抗静电保护膜,厚度至少为0.075mm。
[0012]具体的:所述自带胶泡棉层包括粘合面,所述粘合面朝向所述第一黑色PET层。
[0013]具体的:所述第一黑色PET层为双面哑光的黑色PET。
[0014]具体的:所述第二黑色PET层包括背胶面和哑光黑面,所述背胶面朝向所述双面胶层。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抗静电保护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贴合设置的抗静电保护膜层、自带胶泡棉层、第一黑色PET层、双面胶层和第二黑色PET层,自带胶泡棉层开设有有多个避让孔,第一黑色PET层包括相互分离的上PET层和下PET层,上PET层和下PET层分别与抗静电保护膜层的上部和下部形状相适配,形成中间具有避让空位的PET层结构;通过设置自带胶泡棉层和蓝色抗静电保护膜在实现保护膜对主板的保护功能的同时,具有抗静电效果,有效的降低静电对电子元器件的干扰,泡棉层能够有效的提升主板在撞击时的缓震作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
[00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19]1、抗静电保护膜层;2、自带胶泡棉层;21、第一避让孔组;22、第二避让孔;23、第三避让孔;24、第四避让孔;3、第一黑色PET层;4、双面胶层;5、第二黑色PET层;6、避让空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1]在下文描述中,给出了普选实例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深入的理解。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应当理解所述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它们的组合。
[0023]现有技术中,电子产品内的电子元器件非常多,而各个电子元器件和主体之间的拼合是必然的,但是若是都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则会大大增加手机的厚度以及破坏整体的美观程度,故采用粘接的方式为现有市面上常用的电子元件连接方式,但是现有电子设备的主板粘接仍然存在易产生静电和不具有缓震的问题,故亟需一种新的保护膜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2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具体的提供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抗静电保护膜,请参阅图1

图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贴合设置的抗静电保护膜层1、自带胶泡棉层2、第一黑色PET层3、双面胶层4和第二黑色PET层5,自带胶泡棉层2开设有有多个避让孔,第一黑色PET层3包括相互分离的上PET层和下PET层,上PET层和下PET层分别与抗静电保护膜层1的上部和下部形状相适配,形成中间具有避让空位6的PET层结构;抗静电保护膜层1能够为主板提供一定的保护功能,同时具备防静电的效果,静电在实际的使用中经常会
发生静电损坏电子元器件的问题,故采用抗静电的保护膜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自带胶泡棉层2能够对电子元器件起到很好的缓震效果;上PET层和下PET层形成中间分离的结构能够在贴合时避开中间的电子元器件。
[0025]在本实施例中提及:避让孔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包括第一避让孔组21、第二避让孔22、第三避让孔23和第四避让孔24;设置多个避让孔能够在贴合时有效的避开不贴合的元器件,同时避让孔能欧起到贴膜时的定位作用。
[002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提及:抗静电保护膜层1、第一黑色PET层3和双面胶层4均与第二避让孔22相同位置开设有相同形状的避让孔。
[002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提及:第一黑色PET层3和双面胶层4均与第三避让孔23相同位置开设有相同形状的避让孔。
[0028]在本实施例中提及:双面胶层4包括相互分离的上胶层和下胶层,上胶层和下胶层分别与上PET层和下PET层靠近避让空位6一端形状相适配,形成具有避让空位6的双面胶层4结构。
[002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抗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贴合设置的抗静电保护膜层、自带胶泡棉层、第一黑色PET层、双面胶层和第二黑色PET层,所述自带胶泡棉层开设有有多个避让孔,所述第一黑色PET层包括相互分离的上PET层和下PET层,所述上PET层和所述下PET层分别与所述抗静电保护膜层的上部和下部形状相适配,形成中间具有避让空位的PET层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抗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包括第一避让孔组、第二避让孔、第三避让孔和第四避让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抗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保护膜层、所述第一黑色PET层和所述双面胶层均与所述第二避让孔相同位置开设有相同形状的避让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抗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黑色PET层和所述双面胶层均与所述第三避让孔相同位置开设有相同形状的避让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盛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