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冷却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73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冷却水池,包括水池本体,所述水池本体上开设有出水口与排污口,还包括储液箱、与储液箱相连通的第一水泵以及设在水池本体内的循环散热机构,所述循环散热机构包括分水器、散热管道、第一进液管道、第二进液管道以及出液管道,所述分水器固定于水池本体内,且至少设有两组,包括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所述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通过散热管道相连通,所述储液箱通过所述第一进液管道与第一分液器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液器通过出液管道与设备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道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水泵,另一端连通于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容量大、冷却效率高且能够节约能耗。耗。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冷却水池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机冷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冷却水池。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塑料机在生产运作时,需要对有些机构进行冷却处理,而现有的大多数塑料机的冷却机构均采用冷却水塔直接进行冷却,容易造成冷却机构腐蚀、结垢,影响其冷却效果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效果高的循环冷却水池。
[0004]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冷却水池,包括水池本体,所述水池本体上开设有出水口与排污口,还包括储液箱、与储液箱相连通的第一水泵以及设在水池本体内的循环散热机构,所述循环散热机构包括分水器、散热管道、第一进液管道、第二进液管道以及出液管道,所述分水器固定于水池本体内,且至少设有两组,包括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所述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通过散热管道相连通,所述储液箱通过所述第一进液管道与第一分液器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液器通过出液管道与设备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道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水泵,另一端连通于设备。
[0005]上述结构中,设备上排出带有废热的冷却液,通过出液管道进入第二分液器内,带有废热的冷却液通过第二分液器流入散热管道内,与水池本体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水池本体内的冷却水内并散入大气中,以此对冷却液进行散热、冷却;通过散热后的冷却液通过散热管道流入第一分液器内,再通过第一进液管道流入储液箱,然后第一水泵将储液箱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二进液管道输送至设备内,从而完成冷却液的循环流动,节约了能耗,提高了对冷却液的冷却速度,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冷却效率。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管道一端朝向另一端上下弯折设置,形成多段U型。
[0007]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加散热管道在水池本体内的散热面积,且能够加长冷却液流动的行程,从而提高了冷却速度,提高了本技术的冷却效率。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管道相对分水器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0009]采用上述结构,使其与分水器相配合,使得冷却液能够进入间隔的散热管道内,能够增加散热管道在水池本体内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冷却速度,提高了本技术的冷却效率。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均通过固定件与水池本体相连固定,所述固定件的截面呈Z型。
[0011]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的拆装,从而提高了本技术安装、维修的便捷性。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分别位于水池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
[0013]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加散热管道的长度,从而增加了冷却面积,提高了本技术的散热效率。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池本体的上下两端均套设有固定架。
[0015]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固定架能够提高水池本体的牢固性及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固定于水池本体上的冷却水塔,所述冷却水塔顶端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水池本体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管道上接设有第二水泵以及控制阀,所述冷却水塔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水池本体内腔相连通的溢出口。
[0017]上述结构中,通过控制阀控制第二水泵将水池本体内的冷却水抽取至冷却水塔顶端,冷却水从其顶端流落至冷却水塔内的底部,再从溢出口溢出至水池本体内,从而对冷却水进行冷却,提高了本技术对冷却液的冷却效率及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含义:1

水池本体;11

出水口;12

排污口;2

储液箱;3

第一水泵;4

循环散热机构;41

散热管道;42

第一进液管道;43

第一进液管道;44

出液管道;45

第一分液器;46

第二分液器;5

固定件;6

固定架;7

冷却水塔;71

溢出口;8

第二水泵;9

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池,包括水池本体1,所述水池本体1上开设有出水口11与排污口12,还包括储液箱2、与储液箱2相连通的第一水泵3以及设在水池本体1内的循环散热机构4,所述循环散热机构4包括分水器、散热管道41、第一进液管道42、第二进液管道43以及出液管道44,所述分水器固定于水池本体1内,且至少设有两组,包括第一分液器45与第二分液器46,所述第一分液器45与第二分液器46通过散热管道41相连通,所述储液箱2通过所述第一进液管道42与第一分液器45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液器46通过出液管道44与设备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道43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水泵3,另一端连通于设备。
[0024]上述结构中,设备上排出带有废热的冷却液,通过出液管道44进入第二分液器46内,带有废热的冷却液通过第二分液器46流入散热管道41内,与水池本体1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水池本体1内的冷却水内以此对冷却液进行散热、冷却;通过散热后的冷却液通过散热管道41流入第一分液器45内,再通过第一进液管道42流入储液箱2,然后第一水泵3将储液箱2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二进液管道43输送至设备内,从而完成冷却液的循
环流动,节约了能耗,提高了对冷却液的冷却速度,并且能够防止设备腐蚀、结垢,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冷却效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管道41一端朝向另一端上下弯折设置,形成多段U型。
[0026]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加散热管道41在水池本体1内的散热面积,且能够加长冷却液流动的行程,从而提高了冷却速度,提高了本技术的冷却效率。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管道41相对分水器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0028]采用上述结构,使其与分水器相配合,使得冷却液能够进入间隔的散热管道41内,能够增加散热管道41在水池本体1内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冷却速度,提高了本技术的冷却效率。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液器45与第二分液器46均通过固定件5与水池本体1相连固定,所述固定件5的截面呈Z型。
[0030]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冷却水池,包括水池本体,所述水池本体上开设有出水口与排污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箱、与储液箱相连通的第一水泵以及设在水池本体内的循环散热机构,所述循环散热机构包括分水器、散热管道、第一进液管道、第二进液管道以及出液管道,所述分水器固定于水池本体内,且至少设有两组,包括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所述第一分液器与第二分液器通过散热管道相连通,所述储液箱通过所述第一进液管道与第一分液器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液器通过出液管道与设备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道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水泵,另一端连通于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道一端朝向另一端上下弯折设置,形成多段U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道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迦乐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永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