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式可变张力的绕丝机张力保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3226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控式可变张力的绕丝机张力保持装置,属于绕丝机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安装座设置有沿丝线输送路径依次排列的纱筒、第一支架、张力传感器以及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均设置有用于供丝线穿过的通孔;电机,电机安装于安装座,并且纱筒与电机联动连接,张力传感器与电机电连接;在工作过程中,张力传感器可检测丝线的实时张力并生成电信号传递至电机的控制器从而控制电机的力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张力保持装置结构简单巧妙,通过张力传感器实时感应纤维丝线在缠绕时的张力,并根据实时的张力控制电机输出的力矩,从而使得纤维丝线保持一定的恒定张力。的恒定张力。的恒定张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式可变张力的绕丝机张力保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绕丝机
,涉及一种电控式可变张力的绕丝机张力保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纤维缠绕工艺作为管道、容器类复合材料制品的首选成型工艺而获得蓬勃发展。缠绕工艺中的纤维张力控制技术是缠绕成型工艺中的核心技术,设计适合纤维缠绕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张力控制装置对提升缠绕复合材料制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对于碳纤维材料,在缠绕时纱线张力如果发生波动会降低纤维的拉伸强度达10

43%,将会使得缠绕纱线松弛,降低成品质量,故而在纤维缠绕过程中保持张力恒定是非常必要的。
[0003]目前,现有张力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并且大部分为恒张力保持装置,不能够调节张力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工况,但缠绕机在缠绕不同材料的纤维丝线以及缠绕不同形状的工件时往往需要不同的张力才能保证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控式可变张力的绕丝机张力保持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控式可变张力的绕丝机张力保持装置,包括:
[0006]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有沿丝线输送路径依次排列的纱筒、第一支架、张力传感器以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均设置有用于供丝线穿过的通孔;
[0007]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并且所述纱筒与所述电机联动连接,所述张力传感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0008]在工作过程中,所述张力传感器可检测丝线的实时张力并生成电信号传递至所述电机的控制器从而控制所述电机的力矩。
[0009]较佳的,所述张力传感器具有至少三个滚轮。
[0010]较佳的,所述安装座设置有可转动的气胀轴,所述气胀轴与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纱筒套设于所述气胀轴上。
[0011]较佳的,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板、连接板以及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并且形成Z字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架、所述张力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支架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纱筒以及所述电机均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
[0012]较佳的,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所述电机与所述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内穿设有与所述电机转轴连接的连接端盘,所述气胀轴与所述连接端盘连接。
[0013]较佳的,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下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
上端设置有安装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该张力保持装置结构简单巧妙,通过张力传感器实时感应纤维丝线在缠绕时的张力,并根据实时的张力控制电机输出的力矩,从而使得纤维丝线保持一定的恒定张力。
[0016]2、丝线位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部分以穿插的形式通过各个滚轮,张力传感器通过各个滚轮检测检测丝线的实时张力。
[0017]3、气胀轴是一种通过高压充气后表面可以胀大的轴,气胀轴可以快速的胀紧纱筒,纱筒通过气胀轴的作用可快捷的进行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张力保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张力保持装置的俯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气胀轴与电机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1]图中,100、安装座;110、第一安装板;120、连接板;130、第二安装板;140、法兰盘;150、连接端盘;200、纱筒;300、第一支架;400、张力传感器;410、滚轮;500、第二支架;600、通孔;700、气胀轴;800、电机;900、连接支架;910、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控式可变张力的绕丝机张力保持装置,包括:安装座100以及电机800,所述安装座100设置有沿丝线输送路径依次排列的纱筒200、第一支架300、张力传感器400以及第二支架500,所述第一支架300以及所述第二支架500均设置有用于供丝线穿过的通孔600;所述电机800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00,并且所述纱筒200与所述电机800联动连接,所述张力传感器400与所述电机800电连接;在工作过程中,所述张力传感器400可检测丝线的实时张力并生成电信号传递至所述电机800的控制器从而控制所述电机800的力矩。
[0024]在实际的结构中,纱筒200一般为硬纸筒,纱筒200上缠绕有原材料纤维丝线,第一支架300与第二支架500均优选为陶瓷支架,丝线从纱筒200中引出并依次穿过第一支架300的通孔600、张力传感器400以及第二支架500的通孔600,第一支架300与第二支架500的通孔600能够对纤维丝线起到导向作用;张力传感器400为现有的检测张力数值的传感器,张力传感器400可检测纤维丝线的实时张力并生成电信号传至控制器计算分析处理,控制器得出决策命令后调节电机800的力矩,通过电机800的力矩调节可保持纤维丝线的张力恒定,同时可针对不同的纤维材料设定不同的张力值。
[0025]该张力保持装置结构简单巧妙,通过张力传感器400实时感应纤维丝线在缠绕时的张力,并根据实时的张力控制电机800输出的力矩,从而使得纤维丝线保持一定的恒定张力。
[0026]优选的,所述张力传感器400具有至少三个滚轮410。需要指出的是,张力传感器400位于第一支架300与第二支架500之间,所以丝线位于第一支架300与第二支架500的部
分以穿插的形式通过各个滚轮410,张力传感器400通过各个滚轮410检测检测丝线的实时张力。
[0027]如图1

3所示,所述安装座100设置有可转动的气胀轴700,所述气胀轴700与所述电机800的转轴连接,所述纱筒200套设于所述气胀轴700上。
[0028]优选的,气胀轴700是一种通过高压充气后表面可以胀大的轴,气胀轴700可以快速的胀紧纱筒200,纱筒200通过气胀轴700的作用可快捷的进行安装和拆卸,在实际工作之前,将纱筒200安装在气胀轴700上固定。
[0029]如图1、图2所示,所述安装座100包括第一安装板110、连接板120以及第二安装板130,所述第一安装板110通过所述连接板12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30连接并且形成Z字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架300、所述张力传感器400以及所述第二支架500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10,所述纱筒200以及所述电机800均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30。
[0030]整个安装座100呈Z字形结构,在实际的结构中,第一安装板110垂直固定在连接板120的一面,第二安装板130垂直固定在连接板120的另一面,这样能够使第一安装板110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式可变张力的绕丝机张力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00),所述安装座(100)设置有沿丝线输送路径依次排列的纱筒(200)、第一支架(300)、张力传感器(400)以及第二支架(500),所述第一支架(300)以及所述第二支架(500)均设置有用于供丝线穿过的通孔(600);电机(800),所述电机(800)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00),并且所述纱筒(200)与所述电机(800)联动连接,所述张力传感器(400)与所述电机(800)电连接;在工作过程中,所述张力传感器(400)可检测丝线的实时张力并生成电信号传递至所述电机(800)的控制器从而控制所述电机(800)的力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式可变张力的绕丝机张力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传感器(400)具有至少三个滚轮(4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式可变张力的绕丝机张力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0)设置有可转动的气胀轴(700),所述气胀轴(700)与所述电机(800)的转轴连接,所述纱筒(200)套设于所述气胀轴(700)上。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天奇徐剑唐建波王君严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