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林林专利>正文

碳纤维高性能电热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70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碳纤维高性能电热线,包括外绝缘保护层、测温导电层、内绝缘层和碳纤维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测温导电层设置在内绝缘层和外绝缘保护层之间,内绝缘层包覆在碳纤维发热体的外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碳纤维高性能电热线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技术的电热器大都使用镍铬合金、铁铬铝合金和铜合金材料做电热体。由于这些电热体材料自身固有特性的原因,在使用中存在有很多不足,如通用镍铬合金材料、铁铬铝合金和铜合金材料制成的电热体,虽有可塑性和可弯曲性,但电热体在电加热使用过程中表面易氧化,由此造成局部电流过大,温度过高而被烧断。同时电热过程中有可见光存在,因此热效率低。上述电热材料虽有一定可塑性和可弯曲性,但是它们却很难制作成任意的几何形状的电热体,并不具有耐长久和随意弯曲性能而影响其应用范围。现有技术的电热线在特殊场合下使用还存在有功能少、安全性能差等问题,普通材料制成的电热线很难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可塑性好、工作过程无可见光、电热转换效率高、工作温度范围宽,同时具有柔性好,使用寿命长的碳纤维高性能电热线。本技术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采用碳纤维材料代替普通的镍合金等材料作发热体,采用硅橡胶、橡塑共混体或树脂类材料作绝缘层和绝缘保护层,并且在绝缘层和绝缘保护层之间设置金属导线用于测温或短路保护。附图说明附图为碳纤维高性能电热线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碳纤维高性能电热线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碳纤维高性能电热线,其结构是由外绝缘保护层1、测温导电层2、内绝缘层3和碳纤维发热体4构成,测温导电层2设置在内绝缘层3和外绝缘保护层1之间,内绝缘层包覆在碳纤维发热体4的外部。本技术的碳纤维高性能电热线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本使用新型的碳纤维高性能电热线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制作工艺简单、热效率高(达98%以上)、随机使用性强、可塑性好、使用范围宽,(工作温度在40℃-350℃范围;表面发热功率在0.2W/cm2-12W/cm2)碳纤维发热体与电源导线组成回路可使用直流1.5V电压驱动发热。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设计简单。2、热滞后小,升温快,发热温度均匀。3、表面使用温度在40℃-350℃;表面发热功率在0.2-12W/cm2之间,技术参数变异范围宽。4、可使用1.5V直流电压驱动发热。5、几何形状变异范围宽,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电热线不同外径尺寸的要求采用多层复合包覆绝缘层组成。6、电器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高达20年以上;7、应用环境可在水、油、空气和土壤中使用。应用范围可用于管道保温,地板加热,热疗保健品,保暖衣,暖风机,空调补充加热,水加热及油液体加热等等。在内外绝缘层之间设置测温导电层的作用是1、随机测量电热器的工作温度,为温控器提供温控信号。2、当电热体发生漏电时,电流可同构测温导电层入地,起到漏电保护。本技术的碳纤维高性能电热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宽以及具有测温和漏电保护等特点,并且本使用新型与金属材料二次机械复合后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是目前现有电热元件最佳替代产品。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权利要求1.碳纤维高性能电热线,包括外绝缘保护层、测温导电层、内绝缘层和碳纤维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测温导电层设置在内绝缘层和外绝缘保护层之间,内绝缘层包覆在碳纤维发热体的外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碳纤维高性能电热线,其结构是由外绝缘保护层、测温导电层、内绝缘层和碳纤维发热体构成,测温导电层设置在内绝缘层和外绝缘保护层之间,内绝缘层包覆在碳纤维发热体的外部。本技术的碳纤维高性能电热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宽等特点,并且本技术与金属材料二次机械复合后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是目前现有电热元件最佳替代产品。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文档编号H05B3/54GK2591918SQ0225624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李林林, 黄其杰, 姜浩 申请人:李林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林黄其杰姜浩
申请(专利权)人:李林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