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主代客泊车用4D毫米波雷达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350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主代客泊车用4D毫米波雷达模组。它包括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与两个级联的毫米波雷达模块分别连接,两个毫米波雷达模块分别与天线单元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与以太网模块、CAN模块和HMI报警模块分别连接,信号处理单元、毫米波雷达模块、以太网模块、CAN模块和HMI报警模块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电源管理模块通过两组输出电压不同降压电路分别与两个毫米波雷达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获取密集度较大的点云数据,并通过设置以太网模块将数据量较大的点云数据发出,满足自主泊车场景需求,可在使用期间进行温度监测,通过左右雷达区分信号保护电路,提高使用期间的安全性。期间的安全性。期间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主代客泊车用4D毫米波雷达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毫米波雷达
,具体涉及一种自主代客泊车用4D毫米波雷达模组。

技术介绍

[0002]自主代客泊车的场景是车辆进入停车场后,自动完成车位的寻找与自主停车,并且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实现对车辆周围障碍物及其他运动目标的识别与避障。物体分类对于雷达来说是很难准确识别,但它的优点是全天候性,对于外部场景的适应性很高。而摄像头的优势就是物体分类,但遇到室内光线不良,光线突然变化,迎着太阳光等强光场景时很难发挥功能。
[0003]现有自主代客泊车的方案是传统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融合或者单纯的摄像头方案,纯摄像头方案存在视角小,盲区大,且距离探测精度低,对环境要求高等缺点;摄像头与传统毫米波雷达融合可弥补视角小,盲区大的缺点,但是传统毫米波雷达只能提供二维目标信息,而且地下室电磁环境复杂,多径干扰严重等问题,传统雷达很难判断目标高度等信息。传统毫米波雷达点云比较稀疏,无法对目标进行分类与轮廓勾勒,无法和摄像头做深度学习进而达到雷达对目标进行准确分类的目的,无法弥补摄像头无法完成的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主代客泊车用4D毫米波雷达模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主代客泊车用4D毫米波雷达模组,包括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两个级联的毫米波雷达模块分别连接,两个毫米波雷达模块分别与天线单元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以太网模块、CAN模块和HMI报警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毫米波雷达模块、以太网模块、CAN模块和HMI报警模块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通过两组输出电压不同降压电路分别与两个毫米波雷达模块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CAN模块为两个,且其型号为TJA1043。
[0007]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MCU模块,所述MCU模块连接有FLASH模块和EEPROM模块。
[0008]进一步的,所述MCU模块还连接有左右雷达区分信号保护电路。
[0009]进一步的,所述MCU模块还连接有若干温度采样电路。
[0010]进一步的,所述MCU模块还连接有DBUG电路。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降压电路包括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毫米波雷达模块和电容C258的正极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258的负极与电阻R14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6的另一端与毫米波雷达模块和电阻R147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4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电压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压输出端与毫米波雷达模块连接,所述三
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44与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144并联有磁珠FB17。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容C259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259的负极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14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5的另一端与电容C257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257的负极端接地。
[0014]进一步的,所述左右雷达区分信号保护电路包括一端与MCU模块连接的肖特基二极管D6和电阻R69,所述电阻R69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6的负极端与电容的正极端和双向TVS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负极端和双向TVS管的另一端接地。
[0015]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集成两个毫米波雷达模块,可获取密集度较大的点云数据,并通过设置以太网模块将数据量较大的点云数据发出,满足自主泊车场景需求,同时通过设置温度采样电路来采集温度信号,可在使用期间进行温度监测,通过左右雷达区分信号保护电路,提高使用期间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自主代客泊车用4D毫米波雷达模组的原理框图;
[0017]图2是两个毫米波雷达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0018]图3是毫米波雷达模块的第一部分外围接线示意图;
[0019]图4是毫米波雷达模块的第二部分外围接线示意图;
[0020]图5是毫米波雷达模块的第三部分外围接线示意图;
[0021]图6是毫米波雷达模块的第四部分外围接线示意图;
[0022]图7是毫米波雷达模块的第五部分外围接线示意图;
[0023]图8是毫米波雷达模块的第六部分外围接线示意图;
[0024]图9是CAN模块的外围接线示意图;
[0025]图10是HMI报警模块的外围接线示意图;
[0026]图11是FLASH模块的外围接线示意图;
[0027]图12是EEPROM模块的外围接线示意图;
[0028]图13是左右雷达区分信号保护电路的原理图;
[0029]图14是DBUG电路的原理图;
[0030]图15是温度采样电路的原理图;
[0031]图16是降压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3]如图1至图1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主代客泊车用4D毫米波雷达模组,包括信号处理单元,其中,信号处理单元包括MCU模块1以及分别与MCU模块1连接的FLASH模块2和EEPROM模块3,MCU模块1的型号优选为FS32R294LA,FLASH模块2的型号优选为
MX25U256,EEPROM模块3的型号优选为AT24C64D。信号处理单元与两个级联的毫米波雷达模块4分别连接,两个毫米波雷达模块4分别与天线单元连接,两个毫米波雷达模块4的型号优选为TEF8232,其负责雷达发射信号的产生与接收带有目标信息的回波信号的处理,包括放大、滤波和变频等。现有采用一个毫米波雷达模块一般都是3个发射、4个接收通道,只能虚拟12个通道,这样的通道数太少,无法为高度上提供更多的通道,本技术将两个毫米波雷达模块4级联在一起,就是6个发射8个接收,可虚拟出48个通道,可以大幅提高俯仰角度上的探角精度。两个毫米波雷达模块4之间的连接方式可参见图2,图3至图8示意图出了其中一个毫米波雷达模块4的外围管脚接线方式。
[0034]信号处理单元1与以太网模块5、CAN模块6和HMI报警模块7分别连接。两个4D毫米波雷达模块的点云输出数据量非常大,1S的点云数量可达到1万个,需要以太网模块5来满足该数据的输出。CAN模块6的其型号优选为TJA1043,CAN模块6优选为两个,其中一个主要传输目标的航迹信息以及与车辆进行CAN报文的通信,另一个可用来实现与其它雷达模组之间进行信号传输,实现多雷达模组融合使用。图9示意出了其中一个CAN模块6的外围管脚连接方式,另一个CAN模块的INH管脚与电阻R196连接,其余管脚的接线方式与图9中的CA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主代客泊车用4D毫米波雷达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两个级联的毫米波雷达模块分别连接,两个毫米波雷达模块分别与天线单元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以太网模块、CAN模块和HMI报警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毫米波雷达模块、以太网模块、CAN模块和HMI报警模块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通过两组输出电压不同降压电路分别与两个毫米波雷达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主代客泊车用4D毫米波雷达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模块为两个,且其型号为TJA104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主代客泊车用4D毫米波雷达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MCU模块,所述MCU模块连接有FLASH模块和EEPROM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主代客泊车用4D毫米波雷达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模块还连接有左右雷达区分信号保护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主代客泊车用4D毫米波雷达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模块还连接有若干温度采样电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主代客泊车用4D毫米波雷达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模块还连接有DBUG电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主代客泊车用4D毫米波雷达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电路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男难张我弓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楚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