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小军专利>正文

新型B超介导绒毛抽吸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34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B超介导绒毛抽吸针,其主要特点是在导管上设有长度刻度和滑标,在导头的正前方设有一孔,在其周侧设有两组互相垂直方向的四个孔。同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提高抽吸成功率,最大限度减少对孕囊的损伤,避免了人为流产。(*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新型B超介导绒毛抽吸针诊断胎儿某些遗传性疾病常需要胚胎的绒毛组织作标本,过去的盲吸术以及使用的抽吸针,抽吸失败率较高,而对胚胎损伤较大,常造成术后流产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有效抽吸绒毛组织又能尽可能减少对胚胎损伤的新型B超介导绒毛抽吸针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抽吸针由针柄,导管、导头和针芯组成,在导管上设有长度刻度和滑标,在导头的正前方设有一孔,在其周侧设有两组互相垂直方向的四个孔。由于本技术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导管上的长度刻度和滑标,可按B超所测距离设定进针深度,以提高到位精度,减少对孕囊的损伤,导头在不同水平面多方向、多孔,吸孔能在不同方向(正面和侧面)接触孕囊抽吸绒毛、能防止单孔阻塞造成的抽吸失败,同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提高抽吸成功率,最大限度减少对孕囊的损伤,避免了人为流产。下面结构附图及实例,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针芯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具有针柄1、导管2,导头3和针芯4,在导管2上设有长度刻度5和红色滑标6,在导头3的正前方设有一孔,在导头3的周侧设有两组互相垂直方向的四个孔本技术用于在B超介导下抽吸绒毛标本作细胞染色体检查,以诊断有关遗传性疾病,使用时,先将针芯4插入导管2,根据B超测量的子宫颈外口到孕囊的距离,将导管2上的红色滑标定到所测的距离刻度上,在B超室时显示下,将送入子宫直达孕囊处,抽出针芯4,针柄1,接20ml注射器,生产适当针负压,将绒毛吸出。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B超介导绒毛抽吸针,由针柄、导管、导头和针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导管上设有长度刻度和滑标,在导头的正前方设有一孔,在其周侧设有两组互相垂直方向的四个孔专利摘要本技术为医疗器械
提供了一种新型B超介导绒毛抽吸针,其主要特点是在导管上设有长度刻度和滑标,在导头的正前方设有一孔,在其周侧设有两组互相垂直方向的四个孔。同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提高抽吸成功率,最大限度减少对孕囊的损伤,避免了人为流产。文档编号A61B10/00GK2396774SQ9925094公开日2000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8日专利技术者王小军, 郝建平 申请人:王小军, 郝建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B超介导绒毛抽吸针,由针柄、导管、导头和针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导管上设有长度刻度和滑标,在导头的正前方设有一孔,在其周侧设有两组互相垂直方向的四个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军郝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王小军郝建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